图书介绍

西方哲学史 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哲学史 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
  • (挪)G.希尔贝克(Gunnar Skirbekk),(挪)N.伊耶(Nils Gilje)著;童世骏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753273288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66页
  • 主题词:哲学史-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哲学史 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附带浏览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1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共同体中的人1

泰勒斯3

阿纳克西曼德和阿纳克西米尼8

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芝诺9

居间的立场: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格拉14

德谟克利特15

毕达格拉斯学派18

第二节 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国思想之一瞥20

印度哲学的背景20

《奥义书》22

佛教哲学24

《薄伽梵歌》26

孔子27

道家哲学28

思考题30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30

原始文献30

二手文献30

原著选读30

注释31

第二章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33

第一节 智者派33

高尔吉亚35

特拉西马库斯36

普罗泰戈拉37

第二节 苏格拉底41

思考题45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6

原始文献46

二手文献46

注释46

第三章 柏拉图——理念论和理想国49

第一节 知识和存在51

理念和知识51

理念和善53

爱和教育54

对理念论的一些批评55

理念和整体56

几个类比56

理念论和人的角色58

第二节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善59

教育和社会分层59

权力和能力61

男子和妇女64

第三节 艺术的伦理责任65

思考题66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67

原始文献67

二手文献67

原著选读67

注释72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自然秩序和作为“政治动物”的人76

第一节 理念或实体7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77

实体和属性78

第二节 本体论和认识论79

一些基本概念79

四因说80

变化和宇宙论82

现实—潜能和分级的有机世界观83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和生态学85

第四节 知识和实践86

几种知识形式86

人类学和社会学89

善的生活92

正义的社会93

第五节 艺术——模仿和净化96

思考题98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98

原始文献98

二手文献99

原著选读99

注释102

第五章 后期古典时期105

第一节 确保个体幸福105

从希腊城邦到希腊化帝国105

新的格局:个体的人和普遍的法则106

第二节 伊壁鸠鲁主义——确保个人安康107

第三节 斯多亚主义——确保个人幸福109

斯多亚主义的主要观点109

犬儒学派110

希腊—希腊化时期的斯多亚学派111

罗马的斯多亚主义111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115

第五节 怀疑论116

“感官并不提供给我们确定的知识”117

“归纳不是一个有效的推理”118

“演绎并不产生新知识”118

“演绎不能证明它们的前提”118

“互相冲突的意见具有同样好的理由”119

第六节 古代的科学和其他学科121

历史编纂学121

医学121

法学123

数学124

物理学和化学125

天文学125

语文学126

古代的女科学家127

思考题127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127

原始文献127

二手文献127

原著选读128

注释128

第六章 中世纪130

第一节 基督教和哲学130

第二节 教皇和国王——一国两主132

第三节 奥古斯丁:信仰与理性135

哲学和神学136

驳斥怀疑论139

作为一个基督教的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奥古斯丁141

知识和意志143

第四节 共相的问题,以及经院学派145

柏拉图式的实在论146

亚里士多德式的实在论146

第五节 托马斯·阿奎那——调和与综合148

法律和正义149

本体论152

认识论155

人类学和道德哲学158

上帝与世界160

恶的问题163

第六节 帕多瓦的马尔西利奥和奥卡姆的威廉——从综合到怀疑论164

第七节 马丁·路德——意志主义和唯名论:惟有信仰166

第八节 大学传统169

第九节 阿拉伯哲学和科学173

思考题177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177

原始文献177

二手文献177

注释178

第七章 自然科学的兴起180

第一节 方法之争180

第二节 天文学——哥白尼和开普勒186

各门科学与经验概念186

哥白尼和日心体系188

开普勒和行星轨道189

第三节 物理学——伽利略和牛顿190

新发现190

“伽利略事件”192

宇宙的解构和自然的数学化194

牛顿:物理学的全胜197

第四节 生物科学199

第五节 作为主体的人201

天文学中的范式转换201

力学中的范式转换202

光学中的范式转换204

思考题205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05

原始文献205

二手文献205

原著选读206

注释207

第八章 文艺复兴与强权政治——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209

第一节 马基雅维利——作为权术的政治209

第二节 基于契约的政治和基于自然法的政治——阿尔图修斯和格劳秀斯214

第三节 霍布斯——个人和自保216

作为一架钟表的机械装置的社会216

作为理性规则的自然法222

运动理论222

自由和自由主义224

思考题225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25

原始文献225

二手文献226

原著选读226

注释233

第九章 怀疑和信念——处于中心的人234

第一节 笛卡儿——有条理的怀疑和对理性的信赖234

我思故我在235

上帝和唯理论237

机械论世界观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240

第二节 帕斯卡尔——人心的理性241

第三节 维科——作为一个模式的历史242

思考题246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46

原始文献246

二手文献247

原著选读247

注释251

第十章 作为一个体系的唯理论255

第一节 斯宾诺莎——神即自然255

实体和属性256

必然和自由260

第二节 莱布尼茨——单子和先定的和谐262

目的和原因——一个新的综合263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264

思考题265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65

原始文献265

二手文献265

原著选读265

注释267

第十一章 洛克——启蒙和平等268

第一节 认识论和知识批判269

概念澄清269

知识的来源271

第二节 政治理论——个人及其权利276

思考题281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81

原始文献281

二手文献282

原著选读282

注释289

第十二章 经验主义与知识批判291

第一节 贝克莱——对经验主义的内部批判291

“存在”就是“被感知”:唯心主义的经验论291

驱逐实体,引入上帝294

第二节 休谟——作为批判主义的经验主义296

经验主义认识论:“观念”和“印象”297

对知识的经验主义批判:因果性的概念299

道德哲学:“是”和“应当”的区分302

实践信心和约定304

经验论和唯理论:相互冲突的诸线索306

思考题308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308

原始文献308

二手文献309

原著选读309

注释315

第十三章 启蒙运动——理性和进步318

第一节 现代化和科学318

第二节 此世的幸福321

第三节 孟德斯鸠——权力分立和环境影响322

第四节 爱尔维修——个人和快乐324

第五节 经济自由主义326

亚当·斯密326

李嘉图和马尔萨斯328

第六节 卢梭——对启蒙运动哲学的逆反330

第七节 埃德蒙特·柏克——保守主义的逆反335

思考题340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340

原始文献340

二手文献340

原著选读341

注释345

第十四章 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347

第一节 杰里米·边沁和詹姆斯·穆勒——快乐计算和法律改革347

边沁347

詹姆斯·穆勒350

第二节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社会自由主义,以及作为合理性的一个条件的自由350

第三节 托马斯·希尔·格林355

第四节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356

思考题357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358

原始文献358

二手文献358

原著选读358

注释364

第十五章 康德——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365

第一节 先验哲学——认识论365

第二节 先验哲学——道德理论374

第三节 政治理论378

第四节 判断力——目的论和美学383

思考题385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386

原始文献386

二手文献386

原著选读387

注释391

第十六章 人文学科的崛起393

第一节 背景393

第二节 赫尔德和历史主义394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和诠释学398

第四节 历史学派——冯·萨维尼和冯·兰克399

第五节 德罗伊森和狄尔泰——人文学科的独特性401

第六节 历史学派的解体405

思考题406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06

原始文献406

二手文献406

原著选读407

注释408

第十七章 黑格尔——历史和辩证法410

第一节 反思,辩证法和经验410

先验条件:历史地造成的、文化上相对的411

作为自我教化的历程的经验413

辩证法和总体性414

第二节 主人与奴隶——为了承认和社会认同而进行的斗争417

第三节 作为理性的传统——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张力418

第四节 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421

第五节 评论和回应对黑格尔的种种责难422

“个人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没有一席之地”423

“黑格尔的哲学是集权主义的”424

“黑格尔是‘保守派’”424

“黑格尔的历史观是过分乐观的”425

“黑格尔的哲学没有伦理学的空间”425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胡言乱语”426

思考题426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27

原始文献427

二手文献427

原著选读427

注释429

第十八章 马克思——生产力和阶级斗争430

第一节 辩证法和异化431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435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39

第四节 剩余价值和剥削440

第五节 评论和回应对马克思的种种责难442

“马克思的理论是自我反驳的”442

“马克思的理论不是经验的理论”443

“马克思的有些预言错了”443

“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是根据不足的”444

“马克思忽视了‘自然条件’的重要性”445

第六节 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考察家庭445

思考题447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47

原始文献447

二手文献447

原著选读447

注释451

第十九章 克尔凯戈尔——生存和反讽453

第一节 直接交往和生存交往454

第二节 生命道路的三个阶段456

教化性的诠释456

综合性的诠释458

反讽—反思性的诠释459

第三节 主观性即真理461

第四节 民主政治是蛊惑民心462

思考题46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63

原始文献463

二手文献464

原著选读464

注释465

第二十章 达尔文——关于我们对人的看法的争论467

第一节 自然选择与人类起源468

第二节 达尔文主义和社会生物学471

思考题47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73

原始文献473

二手文献473

原著选读474

注释475

第二十一章 尼采和实用主义476

第一节 “上帝死了”——欧洲虚无主义477

第二节 对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的批判479

第三节 道德哲学480

第四节 超人、权力意志和永世轮回482

第五节 认识论485

第六节 真理即有用——美国实用主义487

思考题488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488

原始文献488

二手文献488

原著选读488

注释489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492

第一节 共产主义——列宁:政党和国家492

第二节 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495

第三节 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和议会主义497

第四节 法西斯主义——民族主义和秩序499

危机和行动501

政治和经济502

国家和种族主义504

思考题504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505

原始文献505

二手文献505

原著选读505

注释506

第二十三章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508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一种新的人论508

第二节 作为通向无意识之门的梦510

弗洛伊德关于性的理论512

心智装置513

第三节 压抑的文化和罪恶感516

第四节 精神分析和科学哲学519

思考题52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523

原始文献523

二手文献523

原著选读523

注释525

第二十四章 社会科学的兴起527

背景527

第一节 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的“大祭司”527

第二节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529

第三节 费迪南德·滕尼斯——共同体和社会530

第四节 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组织534

第五节 爱米尔·涂尔干——社会和社会凝聚力535

第六节 马克斯·韦伯——合理性和“英雄式的悲观主义”538

科学哲学和理想类型538

行动类型和合法化模式541

新教和资本主义544

韦伯对于他那个时代的病态的诊断:英雄式的悲观主义546

第七节 塔尔科特·帕森斯——行动和功能547

情感—情感中立性548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548

自我导向—集体导向548

归属—成绩549

专门性和多面性549

思考题550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550

原始文献550

二手文献551

原著选读551

注释553

第二十五章 自然科学的新进展555

第一节 爱因斯坦和现代物理学555

从“把自然看作技术”到“用技术来看待自然”555

物理学概述557

第二节 科学分叉和技术发展——科学的应用和跨学科的进路559

工具理性的有用性和限度:以规范的决策理论为例559

跨学科分析的必要性563

思考题566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567

原始文献567

二手文献567

原著选读567

注释569

第二十六章 当代哲学概观571

第一节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与经验主义571

新逻辑572

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574

第二节 卡尔·波普尔和“批判理性主义”577

第三节 托马斯·库恩——科学中的范式转换582

第四节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作为实践的分析哲学584

第五节 日常语言哲学和言语活动理论——奥斯丁和塞尔588

第六节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胡塞尔和萨特590

第七节 认同和承认——西蒙·德·波伏娃与女性主义哲学597

第八节 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601

思考题604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604

原始文献604

二手文献604

原著选读605

注释610

第二十七章 现代性和危机612

第一节 现代性之批判612

第二节 马丁·海德格尔——经由诗艺614

第三节 汉娜·阿伦特——积极生活(Vita Activa)616

第四节 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621

第五节 德里达、福柯和罗蒂——解构和批判625

第六节 尤根·哈贝马斯——经由论辩628

思考题633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633

原始文献633

二手文献633

原著选读634

注释635

译者后记6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