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灵长城 中华爱国主义传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心灵长城 中华爱国主义传统
  • 张岱年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61909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灵长城 中华爱国主义传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张岱年1

第一章 绪论4

第一节 爱国主义传统与传统爱国主义9

第二节 中华爱国主义传统的内涵结构16

第三节 作为历史范畴的中华爱国主义传统26

第二章 爱国主义传统中若干问题辨析30

第一节爱国与忠君34

●屈子何由泽畔来34

●“抗心卫主,遗身固节”:爱国与卫君38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爱国与弃君43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爱国与谏君47

●弘道传统51

第二节爱国与祟道51

●爱国情怀54

●担当意识56

第三节爱国与民族情感60

目录60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民族气节60

●“为谁一步一回头”:民族意识62

●几点简单评价68

第四节爱国与正统意识72

●“知正统必当扶”72

●“世适平,目即清”74

第三章 爱国主义传统的发展轨迹78

第一节爱国主义情感的萌发83

●五帝时期:“夏”的称谓及其他83

“普天率土”观念的产生88

●夏商西周时期:夷夏融合和88

第二节 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96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概念的演变和96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96

●秦汉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中的爱国精神102

第三节 爱国主义传统的发展和深化118

●从魏晋到明清(一):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118

目录127

●从魏晋到明清(二):祖国观念的发展和127

民族亲和力的增强136

第四章 爱国主义传统的类型136

第一节 乡土之爱139

●地缘群体和乡土社会139

●月是故乡明:审美化的现实142

●适彼乐土:艰难的超越145

●衣锦还乡:体验与阐释147

●狐死首丘:隐喻与象征150

第二节亲情之爱152

●宗法制度与亲缘群体152

●割不断的亲情154

●亲亲之爱:克己与爱人157

●亲亲之爱的泛化和提升158

第三节民族之爱161

●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161

●民族自我意识与民族之爱162

●和亲与民族关系的调适164

目录167

●“亲亲百年,各延长兮”167

●爱“国”和爱“中国”169

第四节 国家之爱169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171

●中流击楫的豪情与请缨无着的焦虑173

第五节文化之爱177

●龙凤传人与龙凤意象177

●人文精神与文化之爱181

●经世致用的文化之爱182

●自强进取的文化之爱183

●良性循环的文化之爱184

第五章 爱国主义 传统的理性形态:忧患意识186

第一节 忧患意识:从萌芽到形成189

●忧患观念产生的前前后后189

●忧患精神的第一次高潮195

●风雨中磨砺的忧患精神203

●进亦忧,退亦忧的唐宋忧患传统213

目录213

第二节 忧患传统的发展213

●迈向理性拯救的宋明理学222

●启蒙救亡中的忧患精神228

第三节忧患传统理性内涵的沉思237

●高度理性化的文明使命心态237

●理性忧患传统的复杂效应240

第六章爱国主义传统的内化形式:242

民族凝聚力246

第一节 民族凝聚力的成因和功能246

●民族凝聚力的成因246

●民族凝聚力的功能253

第二节 民族凝聚力的体现257

●中华民族的内聚力257

●个体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259

●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262

第三节 民族凝聚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容266

目录266

●奴隶制时期266

●封建制时期267

●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268

第四节 与民族凝聚力相关的两个问题271

●民族凝聚力与爱国主义271

●民族凝聚力与开放意识275

第七章 爱国主义传统中反映的280

传统道德精神280

第一节 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中以群体为依归283

●义利之间283

●民本思想284

●群体观念288

第二节 重视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291

●小农生产为基础的经济结构291

●从宗法制度到家国同构观念293

●群体为重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础295

第三节在家庭与国家关系中以国家为本位297

目录297

●家庭的社会功能297

●相沿持久的忠孝观念298

●光宗耀祖的功名观300

第四节 仁爱精神与爱国主义传统304

●仁爱精神的内核304

●仁爱精神与爱国306

代结语:筑起我们新的长城310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