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用学诠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用学诠释
  • (比)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著;钱冠连,霍永寿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149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语用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用学诠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语言资源的语言学:语言理论各并列学科1

0.2 语言使用的语言学:语用综观(语用视角)3

目 录7

语用学的大格局——译者序7

0.3 语用学与跨学科性8

0.4 语言的表意功能10

译文说明11

0.5 一个永无止境的任务?12

0.6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13

0.7 全书鸟瞰14

作者为中文版所写的序17

第一编 语用综观(语用视角)18

导言18

1语言与语言使用19

1.1.1 指示现象20

1.1 语用学的常见论题20

原版序言23

1.1.2 言语行为25

1.1.3 内隐意义30

意义完全外显的不可能性30

传达内隐意义的规约手段32

外显的策略性避免37

1.1.4 会话43

1.2 常见论题的共同性49

1.3 意向性问题54

1.4 语言使用的类型57

1.5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59

1.6 研究课题60

2 关键概念65

2.1 做出选择65

2.2 变异性、协商性和适应性69

2.3 适应性和普遍性74

2.4 四个研究角度77

2.5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80

2.6 研究课题82

第二编 语言表意功能的若干问题86

导言86

3语境87

3.1 总体画面87

3.2 交际语境的要素89

3.2.1 语言使用者:发话人与释话人90

发话人的多种发话声型[voices]90

释话人的多种角色95

当发话人成为释话人时99

会话人数量的影响100

3.2.2 心智世界101

3.2.3 社交世界105

3.2.4 物理世界110

时间指称110

空间指称113

物理世界中的发话人与释话人116

言语的“物质”条件117

3.3 语言信道与语言语境119

3.3.1 语言信道119

3.3.2 语言语境120

语境衔接121

互为语境性123

话语序列[sequencing]125

3.4 语境的生成126

3.4.1 视野线128

3.4.2 语境的调控129

3.4.3 语境化130

3.5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131

3.6 研究课题132

4 结构134

4.1 语言、语码与风格135

4.2 话语构建的要素140

4.2.1 语音结构141

4.2.2 词素与词142

4.2.3 小句与句子145

4.2.4 命题148

4.2.5 超句单位152

4.3 话语与话语束153

4.4 话语构建的原则157

4.4.1 句子性话语构建159

4.4.2 超句性话语构建162

4.4.3 话语束的构建165

4.5 综合的选择过程167

4.6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168

4.7 研究课题169

5 动态性171

5.1 交际动态性的“定位”172

5.1.1 时间维度172

5.1.2 动态性与语境174

5.1.3 动态性与结构175

5.2 活动、事件、表意框架176

5.3 意义生成的策略181

5.4 互动性意义生成的动态性183

5.4.1 布达佩斯歌剧院183

5.4.2 伯克利咖啡店185

5.4.3 从布鲁塞尔到法兰克福190

5.4.4 从贝拉吉奥到利纳特193

5.5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197

5.6 研究课题198

6 意识突显性200

6.1 社会心智201

6.2 感知与呈现、规划、记忆204

6.2.1 感知与呈现204

6.2.2 规划210

6.2.3 记忆211

6.3 意识突显性程度212

6.4 工具性语用意识[metapragmatic awareness]217

6.4.1 工具性语用意识的标记语219

行为的本质227

6.4.2 工具性语用学[metapragmatics]和语言性227

概念、实践活动与语言意识形态228

自我监控231

6.5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231

6.6 研究课题232

第三编 课题与趋势236

导言236

7 微观语用问题237

7.1 语言资源需要语用综观237

7.1.1 小品词的排序237

7.1.2 施为性问题241

7.2 小型互动的语用学253

7.2.1 非正式交谈254

7.2.2 一例具有公共制度特征的事件258

7.3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262

7.4 研究课题263

8 宏观语用问题267

8.1 宏观层面上的语言资源的语用综观(语用视角)268

8.2 语言使用中的宏观过程269

8.2.1 跨文化和跨国度交际269

石头——只管向四面八方打269

谁引爆了埋在会议下的地雷?275

8.2.2 语篇与意识形态279

8.2.3 大范围社会性辩论的语用学分析283

8.3 小结与进一步阅读297

8.4 研究课题297

9 语用学全景298

9.1 本学科的构成传统溯源299

9.2 学科划界问题306

9.3 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的早期与同期理论309

9.4 再论跨学科性316

9.5 进一步阅读320

参考文献321

附录关键词汉英对照表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