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年中国戏剧史 1900-200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邹红,王翠艳,黎萌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80761878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中国戏剧-戏剧史-1900~20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年中国戏剧史 1900-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编 新的戏剧文学形态的生成与发展6
第一章 现代戏剧文学的早期形态6
第一节 春柳社及春柳派的戏剧文学探索7
一、春柳社的戏剧文学探索7
二、“春柳派”的戏剧文学探索11
第二节 进化团派的戏剧文学探索13
一、王钟声与春阳社及通鉴学校13
二、任天知及“进化团”简况14
三、进化团派剧目及其文学特点15
第二章 中国现代戏剧写作规范的建立18
第一节 写实主义的社会问题剧创作潮流19
一、开风气之先的《终身大事》19
二、欧阳予倩的剧本创作20
三、洪深的剧本创作22
四、陈大悲、汪优游的剧本创作24
第二节 田汉、郭沫若的浪漫抒情剧25
一、田汉在20年代的 剧本创作26
二、郭沫若20年代的历史剧创作30
第三节 丁西林、熊佛西等的趣味喜剧32
一、丁西林的喜剧创作32
二、熊佛西的喜剧创作35
三、余上沅的喜剧创作37
第三章 中国现代戏剧文体的成熟38
第一节 曹禺的戏剧创作39
一、曹禺的生平及创作历程简述39
二、曹禺的“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41
第二节 夏衍的早期戏剧创作46
一、夏衍的生平及戏剧创作概况46
二、夏衍的早期戏剧代表作:《上海屋檐下》48
第三节 李健吾的戏剧创作50
第四章 血与火洗礼中的戏剧创作56
第一节 写实主义的沉潜和深化57
一、曹禺在40年代的戏剧创作57
二、夏衍在40年代的戏剧创作:《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61
三、于伶、吴祖光、宋之的的戏剧创作63
第二节 历史剧创作的繁荣65
一、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65
二、阿英、阳翰笙等人的历史剧创作69
第三节 喜剧创作的兴盛72
一、陈白尘的讽刺喜剧创作72
二、老舍的喜剧创作74
第五章 和平年代的理性书写76
第一节 老舍与他的《茶馆》等剧作77
第二节 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历史剧创作81
一、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81
二、田汉的历史剧创作83
三、曹禺的《胆剑篇》85
第六章 探索与新变88
第一节 苏叔阳、李龙云等人的“京味话剧”89
一、苏叔阳与他的话剧创作89
二、李龙云和他的话剧创作92
三、何冀平与她的《天下第一楼》94
四、过士行与《闲人三部曲》97
第二节 高行健、刘树纲等人的探索戏剧100
一、高行健与他的探索戏剧100
二、刘树纲与他的探索戏剧103
第三节 锦云等人新形态的现实主义剧作104
一、锦云与《狗儿爷涅槃》104
二、陈子度、朱晓平等人的《桑树坪纪事》107
第二编 新的戏剧演出形态的生成与发展112
第一章 西风东渐与演出形式新变112
第一节 春柳社及春柳派对现代戏剧演出规范的探索113
一、春柳社以《黑奴吁天录》为代表的演剧探索113
二、春柳社以《热泪》为代表的演剧探索114
三、春柳派对于现代戏剧演出规范的探索115
第二节 进化团派的演剧艺术116
一、春阳社及通鉴学校的演剧实践116
二、以“天知派戏剧”为代表的进化团派戏剧的演出风格117
第二章 导演制的确立与现代戏剧演出规范的形成120
第一节 民众戏剧社与以陈大悲为代表的“爱美剧”运动121
一、《华伦夫人之职业》的演出及其失败121
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与“爱美的戏剧”的提出122
三、以陈大悲等人为代表、以北京为中心的“爱美剧”运动123
第二节 戏剧协社与中国话剧写实主义演剧体制的建立124
一、戏剧协社简介125
二、洪深与中国话剧写实主义演剧体制的初步建立126
三、《少奶奶的扇子》与中国写实主义演剧体制的全面成熟127
第三章 剧场艺术与广场艺术的分野130
第一节 职业化演剧与剧场艺术的繁荣131
一、中国旅行剧团的演剧实践131
二、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四十年代剧社等戏剧团体的演剧实践133
第二节 广场戏剧的兴起与戏剧大众化进程的推进135
一、街头剧与广场剧135
二、活报剧、茶馆剧 、游行剧 、谐剧137
第四章 话剧民族化的尝试140
第一节 中国话剧民族化的历史进程141
一、文明戏的尝试141
二、“爱美剧”和“国剧运动”143
三、从大众化到民族化145
四、关于“民族形式”的思考147
第二节 焦菊隐话剧民族化的理论与实践150
一、焦菊隐的话剧民族化实践150
二、焦菊隐话剧民族化的指导思想156
第三节 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与话剧民族化162
一、焦、黄二人戏剧思想之比较162
二、焦、黄地位之消长与中国话剧发展进程166
第五章 小剧场戏剧与实验戏剧174
第一节 小剧场戏剧的探索与实践175
第二节 林兆华的实验戏剧探索178
一、《绝对信号》:中国实验戏剧起步的信号179
二、《车站》:“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180
三、《野人》:意识流戏剧与“舞台上没有不能表现的东西”181
四、《哈姆雷特》:现代意识烛照下的“第二主题”——“人人都是哈姆雷特”181
第三节 孟京辉的实验戏剧探索183
第四节 牟森的实验戏剧探索189
第三编 戏剧思想史192
第一章 戏剧作为启蒙工具192
第一节 戏剧作为传播新思想的媒介194
第二节 “文学进化论”视野下的新剧观196
一、对“大团圆结局”的批判:从“悲剧”到写实主义198
二、对传统戏曲之审美价值的争论199
第二章 爱美剧与唯艺术论202
第一节 爱美剧运动的兴起与戏剧审美意识的自觉203
第二节 从“职业的”到“爱美的”:以陈大悲的思想发展为例205
第三节 “职业化”的双重含义:商业的和唯艺术的209
一、爱美剧运动与戏剧艺术意识的自觉210
二、“职业性”的双重含义与爱美剧之后的职业剧运动211
第三章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戏剧思潮214
第一节 浪漫主义戏剧思潮215
一、西方浪漫主义戏剧思潮215
二、中国现代戏剧思潮中的浪漫主义218
第二节 现实主义戏剧思潮221
一、西方现实主义戏剧思潮221
二、中国现代戏剧思潮中的现实主义222
第三节 现代主义戏剧思潮227
一、象征主义戏剧思潮229
二、表现主义戏剧思潮233
三、未来主义戏剧思潮237
第四章 关于戏剧大众化的讨论240
第一节 工具论主导下的早期戏剧大众化探索241
一、“寓提高于普及”与“再生的创造”:爱美剧运动中民众戏剧的探索241
二、熊佛西:大众性与先锋性的统一243
第二节 戏剧大众化的理论自觉:左翼戏剧和抗战时期戏剧的大众化建设246
一、“大众”的政治内涵之转变247
二、从教育大众到服务大众248
三、以戏剧本质论为基础的大众化观念248
四、抗战时期戏剧大众化:“普遍”与“深入”249
第五章 旧话重提与新的拓展252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复归与发展253
一、现实主义:从复归传统到社会问题剧的新发展253
二、新现实主义:从功能观到美学观255
第二节 戏剧观论争:走向多元化261
一、话剧的现代性与“现代化”261
二、重提话剧民族化264
三、话剧本体之问及其消解265
第三节 复调:多重空间版图中的中国话剧思想发展268
一、地理版图的拓展:“华文戏剧”概念的熔铸268
二、实验戏剧与专业话剧:在消费文化与政治立场之间269
第四编 二十世纪中国戏曲发展史272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运动272
第一节 新式知识分子对于戏曲改良的理论倡导273
第二节 新式知识分子的剧本写作实践275
第三节 戏曲艺人的改良实践277
第二章 新旧交替中的困惑与探索280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对于戏曲的批判281
第二节 为戏曲辩护的声音284
第三章 求新求变中走向繁荣288
第一节 京剧艺术的鼎盛289
第二节 新兴剧种的孕育与成熟295
一、越剧295
二、评剧297
第四章 战争背景下的戏曲改革与演出活动300
第一节 国统区的戏曲改革与演出活动301
一、“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领导下的戏曲演出与文艺宣传301
二、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下的戏曲改革与文艺宣传301
三、四川艺人的戏曲改革与文艺宣传302
四、广西桂林的戏曲改革和演出活动302
第二节 解放区的戏曲改革与演出活动305
一、解放区戏曲艺术活动概述305
二、以延安平剧研究院为代表的平(京)剧改革和创作306
三、延安的秦腔“现代戏”创作308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310
第一节 戏曲改革运动的充分展开311
一、专门戏改机构的先后设立311
二、以“五五”指示为代表的专门戏改方针的拟定311
三、规模盛大的戏曲会演机制的初步形成313
第二节 戏曲改革运动的实绩313
一、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313
二、新编古代戏316
三、现代戏创作319
第六章 戏曲艺术在政治震荡中的曲折发展320
第一节 极“左”思潮下戏曲艺术的曲折发展轨迹321
一、“以政治带动艺术”与“以现代剧目为纲”321
二、“两条腿走路”与“三者并举”321
三、戏曲舞台的“一花独放”“百花肃杀”322
第二节 传统戏与新编历史剧的成绩324
一、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324
二、新编历史剧和古代戏的创作329
第三节 以“革命样板戏”为代表的“现代戏”创作332
一、“样板戏”代表剧目介绍332
二、“样板戏”的成就与缺陷336
第七章 新时期戏曲艺术的振兴与繁荣338
第一节 方针政策的调整与体制的变迁339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戏曲方针与政策339
二、90年代的戏曲方针与政策339
三、文艺汇演与评奖机制340
四、戏曲危机与新的改革341
第二节 新编古代戏的创新与突破342
一、魏明伦等与《巴山秀才》342
二、陈亚先与《曹操与杨修》343
三、郭启宏与《南唐遗事》345
第三节 现代戏及整理改编剧的成功与突破347
一、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347
二、新文学名著的戏曲改编348
20世纪中国戏剧大事记350
参考文献380
后记382
热门推荐
- 1025685.html
- 1748333.html
- 3798263.html
- 901459.html
- 1888016.html
- 1672038.html
- 948839.html
- 2889373.html
- 3032545.html
- 3419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6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0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8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8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9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7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6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6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7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