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预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志强,赵艳萍,倪捷编著 著
- 出版社: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0746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公路运输-交通运输事故-事故分析;公路运输-交通运输事故-事故预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预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全球道路交通安全状况1
1.1.1 全球、地区和国家的交通安全状况估计1
1.1.2 全球、地区和国家的交通安全趋势2
1.1.3 道路交通伤害的人群分布3
1.1.4 社会经济状况及居住地点4
1.1.5 其他卫生、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损失5
1.2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7
1.2.1 交通安全形势严峻7
1.2.2 机动化水平低,但交通事故率高8
1.2.3 高速公路事故量大10
1.2.4 国内外交通事故特征比对11
1.3 安全科学基本概念12
1.3.1 安全(Safety)12
1.3.2 危险(Danger)12
1.3.3 风险(Risk)12
1.3.4 安全性(Safety Property)13
1.3.5 可靠性(Reliability)13
1.3.6 交通安全(Traffic Safety)13
1.3.7 事故、事件、交通事故(Accident,Event,Traffic Accident)14
1.4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内容与作用14
1.4.1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内容14
1.4.2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框架15
1.4.3 道路安全工程的作用18
1.4.4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组成对道路安全性的影响19
第2章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22
2.1 道路安全22
2.1.1 道路安全基本要求22
2.1.2 公路构造特征的安全因素23
2.2 交通事故与道路因素24
2.2.1 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24
2.2.2 道路主要构成要素对安全的影响25
2.3 道路交叉口32
2.3.1 公路平面交叉口32
2.3.2 道路立体交叉口34
第3章 道路线形与交通安全39
3.1 道路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41
3.1.1 直线长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
3.1.2 平曲线要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2
3.1.3 平曲线设置频率对安全的影响分析45
3.1.4 平曲线转角方向和大小与交通安全的关系46
3.2 道路纵断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47
3.2.1 坡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7
3.2.2 坡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8
3.2.3 竖曲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8
3.2.4 新型缓和竖曲线的应用50
3.3 道路横断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54
3.3.1 道路几何特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54
3.3.2 道路线形组合与交通安全的关系56
第4章 公路设计一致性62
4.1 交互式公路安全设计模型与设计一致性模型的应用62
4.1.1 IHSDM简介62
4.1.2 设计一致性模型63
4.1.3 DCM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其分析评价65
4.2 线形设计连续性分析与评价68
4.2.1 设计一致性模型在我国线形安全中的应用68
4.2.2 我国双车道公路线形连续性及舒适性分析69
4.2.3 实例分析71
4.2.4 85MSR评价法73
第5章 车辆与交通安全76
5.1 车辆使用与交通安全76
5.1.1 混合交通76
5.1.2 车辆超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76
5.1.3 爆胎77
5.1.4 雨天78
5.2 先进安全车辆79
5.2.1 欧美日先进安全汽车80
5.2.2 ASV设计原则81
5.2.3 ASV的主要内容81
5.2.4 日本已量产的ASV技术介绍85
5.2.5 美国智能安全车辆设计89
5.3 改善车辆致害因素91
5.3.1 人体的耐冲击性与伤害标准92
5.3.2 保护乘员空间93
5.3.3 车体前部构造与耐冲击性能94
5.3.4 其他方面的车体构造与耐冲击性能95
5.3.5 乘员约束装置的保护原理96
5.3.6 安全带和安全气囊97
5.3.7 其他构件安全设计100
第6章 交通安全心理102
6.1 驾驶人的个性特征102
6.1.1 英国汽车保险公司计算保险费的要点102
6.1.2 结论104
6.2 驾驶信息处理105
6.2.1 信息处理过程105
6.2.2 注意108
6.2.3 视觉探测110
6.2.4 知觉与知觉判断111
6.2.5 决策与决策时间116
6.2.6 反应能力120
6.3 驾驶适应性123
6.3.1 适应性123
6.3.2 驾驶适应性的评价指标124
6.3.3 工作能力125
6.3.4 驾驶能力132
6.4 驾驶疲劳机理与评价135
6.4.1 驾驶人注意力涣散(驾驶疲劳)机理136
6.4.2 驾驶人疲劳机制144
6.4.3 驾驶人注意力状态检测和评价方法145
第7章 道路交通速度管理151
7.1 速度特性151
7.1.1 交通的速度特性151
7.1.2 速度的道路特性153
7.2 交通事故中的速度因素155
7.2.1 速度因素的道路交通事故及伤害155
7.2.2 基于速度的交通事故分析159
7.3 车速审计162
7.3.1 运行车速在道路安全审计中的评价指标162
7.3.2 标定两项道路安全评价指标164
7.4 基于速度的交通工程对策165
7.4.1 道路在规划和设计时应考虑安全性问题165
7.4.2 安全性评价166
7.4.3 提供可见度好的、防撞的和智能型的车辆166
7.4.4 制定和实行速度限制166
7.4.5 限速相关技术手段167
第8章 交通安全系统分析169
8.1 交通事故宏微观分析方法170
8.2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174
8.2.1 事故多发点174
8.2.2 常用道路事故多发点分析方法175
8.2.3 事故多发点分析方法的应用176
8.3 交叉口的交通冲突180
8.3.1 定型交叉口交通事故模型180
8.3.2 交通冲突方法181
8.4 交通安全分析软件简介184
8.4.1 交通事故再现软件Pc-Crash185
8.4.2 安全评价软件SafeNET简介189
8.4.3 微电脑事故分析软件MAAP193
8.4.4 步行者与自行车碰撞分析软件PBCAT196
第9章 交通安全评价197
9.1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198
9.1.1 绝对数198
9.1.2 相对数198
9.1.3 当量事故数与当量事故率199
9.1.4 致死率200
9.1.5 事故强度分析法200
9.1.6 系统分析法201
9.1.7 交通冲突方法201
9.2 公路交叉口交通安全的评价201
9.2.1 交叉口交通情况202
9.2.2 交叉口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202
9.2.3 平面交叉口203
9.2.4 立体交叉口206
9.3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207
9.3.1 用事故率系数线性图评价交通安全性207
9.3.2 按安全系数图评价路线211
第10章 道路交通事故机理215
10.1 交通事故机理215
10.1.1 多米诺骨牌理论216
10.1.2 轨迹交叉论216
10.1.3 P理论216
10.1.4 能量意外释放论217
10.1.5 事故因果连锁论217
10.1.6 事故致因综合分析方法218
10.1.7 罗姆瑟事故模型218
10.1.8 哈顿矩阵模型219
10.1.9 哈默差错理论220
10.2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222
10.2.1 事故倾向性222
10.2.2 证明事故倾向性存在的方法223
10.2.3 事故趋势理论的数学基础226
第11章 事故鉴定分析技术229
11.1 交通事故调查230
11.1.1 事故调查目的和调查项目230
11.1.2 事故现场的调查要领230
11.2 碰撞简述232
11.2.1 碰撞类型232
11.2.2 碰撞的基本原理233
11.3 碰撞分析238
11.3.1 偏心正碰撞238
11.3.2 正面碰撞240
11.3.3 追尾243
11.3.4 台球式追尾246
11.3.5 侧面碰撞248
11.3.6 翻滚路面外253
11.3.7 柱子碰撞254
11.3.8 翻滚254
11.3.9 车辆火灾255
11.3.10 废气中毒死亡257
11.3.11 摩托车事故259
11.3.12 自行车事故的碰撞速度260
11.3.13 行人事故261
11.4 交通事故痕迹的分析与鉴定264
11.4.1 概述264
11.4.2 痕迹鉴定技术270
11.4.3 案例分析279
第12章 交通事件检测技术282
12.1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283
12.1.1 事件检测方法283
12.1.2 AID系统框架的构成283
12.1.3 评价指标284
12.2 事件的检测285
12.2.1 检测系统的功能及结构框架285
12.2.2 交通流预测模块287
12.2.3 事件确定与评估模块289
12.2.4 智能控制模块289
12.3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290
12.3.1 常用的交通参数采集技术290
12.3.2 固定交通检测器空间布置方法分析292
12.4 事件的算法293
12.4.1 概述293
12.4.2 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经典算法294
12.4.3 交通事件检测算法比较298
第13章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299
13.1 交通事故预防对策299
13.1.1 预防交通事故的原则299
13.1.2 交通事故预防存在的问题302
13.1.3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体系303
13.1.4 建立交通事故三级预防机制305
13.2 防御性驾驶310
13.2.1 防御性驾驶的概念310
13.2.2 防御性驾驶的主导思想311
13.2.3 防御性驾驶的要点(SMARRT原则)312
13.3 驾驶人安全培训的科学方法318
13.3.1 判断能力与动作能力的基础训练318
13.3.2 判断能力与动作能力结合驾驶技能的训练319
13.3.3 稳定驾驶人情绪的训练319
13.3.4 注意力分配检测319
13.3.5 驾驶适应性检测和训练321
第14章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322
14.1 交通安全理念322
14.1.1 交通安全管理322
14.1.2 交通安全理念323
14.2 国外交通安全管理324
14.2.1 美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324
14.2.2 英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327
14.2.3 德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328
14.3 日本道路交通现状及对策328
14.3.1 交通安全形势328
14.3.2 交通安全对策329
14.3.3 实施交通安全教育329
14.3.4 对老龄驾驶人采取的措施330
14.3.5 驾校、驾照330
14.3.6 警察的智能交通系统331
14.3.7 改善交通事故多发地点的道路交通环境332
14.3.8 考虑环境问题的交通管理方法研究333
14.3.9 综合停车对策的推进333
14.3.10 加强对严重交通违章行为的执法力度334
14.3.11 确保高速公路上交通的安全和畅通334
14.3.12 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的高度化、合理化和推进交通事故受害人对策334
14.4 道路交通安全对策335
14.4.1 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335
14.4.2 道路安全目标(Road-Safety Target)336
14.4.3 安全审核(Safety Audit)337
14.4.4 宽恕的交通设计(Sustainable Safe Traffic)337
14.4.5 运输信息技术(Applied Transport Telemetric,ATT)的应用338
14.4.6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Emergency Relief System)338
14.4.7 交通平抑技术(Traffic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339
14.4.8 伤害监测系统(Injury Surveillance System)340
参考文献341
热门推荐
- 1067641.html
- 3528661.html
- 3524946.html
- 712461.html
- 660919.html
- 559399.html
- 1351565.html
- 1998182.html
- 2152253.html
- 1664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5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9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0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7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0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5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9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7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1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