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理学”批判的批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梁忠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6814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理学”批判的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新理学”体系的基本面貌1
二、对“新理学”批判的基本概况4
三、对“新理学”批判的研究现状9
四、研究的意义11
第一章 对形上学的批判(上)14
第一节“新理学”形上学的思想要旨15
一、真际与实际15
二、理与气18
三、动静、阴阳与日新21
第二节 陈家康、张岱年对真际的批判25
一、哲学亦从实际出发25
二、“真”、“实”不二27
三、“过河拆桥”行不通27
四、对滥用形式逻辑的批判31
五、一切以客观真理为标准32
六、“真”的辨析33
第三节 陈家康、张岱年对理、气的批判34
一、理不离物、理气不二34
二、理有生灭、理有共殊38
三、事理孰为根本41
四、“气”的存在性困境42
五、阴阳乃矛盾的统一45
六、生产之物之理可创制47
本章小结:本原之惑48
第二章 对形上学的批判(下)52
第一节 赵纪彬对“纯客观论”的批判52
一、讲理不是理学的专利53
二、旁观还是主动变革54
三、真理是多元的吗57
四、知命、制命与胜命59
第二节 赵纪彬对“依照说”的批判61
一、是实例还是实体62
二、实际之外别无真际64
三、“不死”之渊源64
四、客观心本论的剖析65
五、无其器则无其道66
第三节 赵纪彬对动静、发展观的批判68
一、静是动的特殊状态69
二、四种“日新”的辨析73
第四节 周谷城对“理样本说”的批判82
一、理的本源批判82
二、理的所在批判84
本章小结:逻辑之困85
第三章 对文化历史观和生活方法论的批判90
第一节 文化历史观和生活方法论思想要旨91
一、“类型论”的中西文化观91
二、机械的历史发展图式96
三、人的生活方法97
四、人的基本生活方法99
第二节胡绳对文化历史观的批判99
一、肯定“类型论”文化观的进步性100
二、批判唯生产技术观点101
三、批判轻视思想启蒙和政治革命的观点102
四、批判机械的历史发展图式104
五、批判社会历史观上的守旧倾向106
第三节 胡绳对生活方法论的批判109
一、“人的生活方法”辨析109
二、道德应接受理智的审查112
三、“无情”未必真豪杰118
四、“无为”何以达理想126
五、“忠恕”如何对敌人132
本章小结135
第四章 对人生境界说的批判139
第一节 人生境界说的思想要旨140
一、高一层的觉解140
二、人生四“境界”142
第二节 周谷城对人生境界说的批判145
一、取消成果为空言发展145
二、单凭觉解不能发展146
三、功利与道德并非对立147
四、一切不介意则取消自由147
第三节 杜国庠对人生境界说的批判148
一、批判“境界说”的神秘性148
二、揭示“境界说”的空疏性149
三、部分与全体的逻辑辨析152
本章小结153
第五章 对中国哲学史观的批判158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观的思想要旨158
一、极高明而道中庸159
二、主流与逆转160
三、新统161
第二节 杜国庠对中国哲学史观的批判162
一、“中国哲学精神”辨析162
二、中国哲学问题意识辨析167
三、社会思潮根源的探析170
四、哲学史研究方法批判171
第三节 赵纪彬对中国哲学史观的批判173
一、中国哲学史是一部玄学史吗173
二、批判哲学史观的“基因论”176
三、“主流”与“逆转”的辨析177
本章小结179
第六章“新理学”批判的批判182
第一节对“真际”批判的批判183
一、“真际”概念再辨析183
二、“真际”的方法论困境188
三、形式逻辑的作用问题193
第二节 对理、气批判的批判196
一、理的存在处所之惑196
二、理可否由人创制199
三、“气”的能动性困境201
四、新旧理学区别问题203
五、唯心主义本质再剖析207
六、立场与方法的辨析210
七、自由观点的偏狭性211
八、道器关系再思考214
第三节 对动静、发展观批判的批判215
一、形上形下的忽视215
二、突变渐变的曲解216
三、批评方法的不当218
第四节 对文化历史观和生活方法论批判的批判219
一、“生产方法”概念的套用220
二、“生活方法”的抽象与具体221
第五节 对人生境界说批判的批判227
一、境界划分的强人所难227
二、境界说的评价问题227
第六节 对中国哲学史观批判的批判229
一、“高明”的标准问题229
二、“逆转”是否为异端230
三、高明与中庸是否对立230
四、理论贡献的评价问题232
本章小结236
余论:批判的意义与留下的思考238
一、批判的意义238
二、留下的思考243
参考文献254
后记257
热门推荐
- 2360355.html
- 3138206.html
- 483669.html
- 28120.html
- 1619155.html
- 2969211.html
- 2878251.html
- 289379.html
- 133251.html
- 2993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7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8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9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6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3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5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3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1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