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体运行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波)尼古拉·哥白尼著;徐萍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4945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日心地动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体运行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5
第一章 宇宙是球形的5
第二章 地球也是球形的5
第三章 大地和水如何构成统一的球体7
第四章 天体的运动是匀速的、永恒的或复合的圆周运动9
第五章 圆周运动对地球是否适宜,地球的位置在何处11
第六章 天比地大,无可比拟13
第七章 为什么古人认为地球静居于宇宙中心16
第八章 以往论证的不当和对它们的批驳17
第九章 能否赋予地球几种运动,地球是不是宇宙的中心21
第十章 天球的顺序22
第十一章 地球三重运动的证据28
第十二章 圆周的弦长32
第十三章 平面三角形的边和角47
第十四章 球面三角形53
第二卷79
第一章 圆圈及其名称79
第二章 黄道倾角、回归线间的距离以及它们的测量方法80
第三章 天赤道、黄道与子午圈相交的弧和角;由这些弧和角所确定的赤经和赤纬的计算82
第四章 对黄道外任一天体,若黄经、黄纬已知,测定其赤经、赤纬和过中天时黄道度数的方法89
第五章 地平圈的交点90
第六章 正午影子的差异91
第七章 如何相互推求最长的白昼、各次日出的间距和天球的倾角以及白昼之间的余差94
第八章 昼夜的时辰及其划分104
第九章 黄道弧段的斜球经度;当黄道任一分度升起时,如何确定在中天的度数105
第十章 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106
第十一章 关于表格的使用113
第十二章 通过地平圈的两极向黄道所画圆的角与弧114
第十三章 天体的出没115
第十四章 恒星位置的研究和恒星在星表中的排列117
第三卷154
第一章 二分点与二至点的岁差154
第二章 证明二分点与二至点岁差不均匀的观测史156
第三章 可以说明二分点和黄赤交角移动的假想160
第四章 振动或天平动如何由圆周运动形成163
第五章 二分点岁差和黄赤交角不均匀运动的证明165
第六章 二分点岁差与黄道倾角的均匀行度169
第七章 二分点的平均岁差与视岁差的最大差值有多大177
第八章 这些行度之间的个别差值和表示这些差值的表179
第九章 二分点岁差讨论的回顾与改进182
第十章 黄赤交角的最大变化有多大185
第十一章 二分点均匀行度的历元与非均匀行度的测定187
第十二章 春分点岁差和黄赤交角的计算189
第十三章 太阳年的长度和非均匀性191
第十四章 地心运转的均匀性和平均行度196
第十五章 证明太阳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初步定理203
第十六章 太阳的视不均匀性212
第十七章 太阳的第一种差(周年差)及其特定差值的解释217
第十八章 黄经均匀行度的分析220
第十九章 太阳均匀行度的位置与历元的确定223
第二十章 拱点飘移对太阳造成的第二种差(双重差)224
第二十一章 太阳的第二种差的变化有多大228
第二十二章 怎样推求太阳远地点的均匀与非均匀行度231
第二十三章 太阳近点角的测量及其位置的确定231
第二十四章 太阳均匀行度和视行度变化的表格显示232
第二十五章 太阳视行度的计算234
第二十六章 可变的自然日235
第四卷241
第一章 古人关于太阴圆周的假说241
第二章 那些假说的缺陷243
第三章 关于月球运动的另一种见解246
第四章 月球的运转及其行度的详情248
第五章 在朔望出现的月球第一种差的说明257
第六章 关于月球黄经或近点角均匀行度之论述的验证269
第七章 月球黄经和近点角的历元269
第八章 月球的第二种差以及第一本轮与第二本轮的比值271
第九章 表现为月球离开第一本轮高拱点的非均匀运动的剩余变化272
第十章 如何从给定的均匀行度推求月球的视行度273
第十一章 月球行差或归一化的表格显示277
第十二章 月球行度的计算281
第十三章 如何分析和论证月球的黄纬行度282
第十四章 月球黄纬近点角的位置284
第十五章 视差仪的研制287
第十六章 如何求得月球的视差289
第十七章 月地距离的测定以及取地球半径为1单位时月地距离的数值291
第十八章 月球的直径以及在月球通过处地影的直径294
第十九章 如何同时推求日和月与地球的距离、它们的直径以及在月球通过处地影的直径及其轴线296
第二十章 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大小及其比较299
第二十一章 太阳的视直径及其视差300
第二十二章 月球的可变视直径及其视差302
第二十三章 地影变化可达什么程度302
第二十四章 在地平经圈上日月各视差值的表格显示305
第二十五章 太阳和月球视差的计算313
第二十六章 如何分离黄经和黄纬视差314
第二十七章 关于月球视差论述的证实318
第二十八章 日月的平合与平冲319
第二十九章 日月真合与真冲的研究322
第三十章 如何区分在食时出现的与其他情况下的日月合冲323
第三十一章 日月食的食分324
第三十二章 预测食延时间325
第五卷333
第一章 行星的运行和平均行度333
第二章 用古人的理论解释行星的均匀运动和视运动347
第三章 由地球运动引起的视非均匀性的一般解释348
第四章 行星自身运动看起来如何成为非均匀运动351
第五章 土星运动的推导355
第六章 对土星新观测到的另外三次冲日现象362
第七章 土星运动的分析372
第八章 土星位置的测定373
第九章 由地球周年运转引起的土星视差,以及土星(与地球)的距离374
第十章 木星运动的说明378
第十一章 最近观测到的木星的其他三次冲日现象383
第十二章 木星均速运动的证实392
第十三章 木星运动位置的测定392
第十四章 木星视差及其相对于地球运转轨道的高度的测定393
第十五章 火星397
第十六章 近来观测到的其他三次火星冲日402
第十七章 火星运动的证实407
第十八章 火星位置的确定408
第十九章 以地球周年运动轨道为单位的火星轨道的大小409
第二十章 金星412
第二十一章 地球和金星轨道直径的比值414
第二十二章 金星的双重运动416
第二十三章 金星运动的分析419
第二十四章 金星近点角的位置425
第二十五章 水星425
第二十六章 水星高、低拱点的位置428
第二十七章 水星偏心距的大小及其圆周的比值429
第二十八章 为什么水星在离近地点为60附近的距角看起来大于在近地点的距角433
第二十九章 水星平均行度的分析436
第三十章 水星运动的最近观测440
第三十一章 水星位置的测定449
第三十二章 进退运动的另一种解释450
第三十三章 五颗行星的行差表452
第三十四章 如何计算这五颗行星的黄经位置458
第三十五章 五颗行星的留与逆行459
第三十六章 如何测定逆行的时间、位置与弧段465
第六卷471
第一章 五颗行星的黄纬偏离的一般解释471
第二章 这些行星在黄纬上运动的圆周理论473
第三章 土星、木星与火星轨道的倾斜度有多大478
第四章 对这三颗行星其他任何黄纬值的一般解释481
第五章 金星和水星的黄纬484
第六章 与远地点或近地点的轨道倾角有关的、金星和水星的二级黄纬偏离角489
第七章 金星和水星这两颗行星的倾角数值492
第八章 金星和水星的称为“偏离”的第三种黄纬500
第九章 五颗行星黄纬的计算508
热门推荐
- 3286489.html
- 596865.html
- 1670781.html
- 3551792.html
- 512505.html
- 1596499.html
- 382736.html
- 1268409.html
- 325912.html
- 2964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4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8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6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4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2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8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3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