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道德·德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化·道德·德育
  • 王殿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780193146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德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道德·德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文化反思与文化建设1

第一节 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2

一、从“中体西用”到“兼收并蓄”3

二、“西方中心论”与“殖民地文化心理”5

三、从“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5

一、“中国特色”与中国文化8

第二节 “走自己的路”与中华文化历史命运的新转折8

二、文化观念的变革与新的文化自觉9

三、儒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新定位18

第三节 文化建设与中国文化再次走向世界29

一、中国进入了文化建设的新时代31

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34

三、再次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3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44

第一节 从“四大发明”到“四书五经”46

一、决意“向中国人宣传福音”47

第二节 利玛窦发现与传播中国文化47

二、建“寺”隐“堂”借“佛”传“耶”48

三、用西方“圆形”地图改变中国人的“天圆地方”观50

四、疏“佛”近“儒” 融入主流社会52

五、糅合“耶儒” 推动“儒学西传”53

第三节 欧洲百年“中国文化热”54

一、康熙与路易十四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推动55

二、欧洲人“重新发现了中国”57

一、中西文明的融合与欧洲的启蒙思想60

第四节 中国儒家思想与欧洲现代文明60

二、儒学与西方经济学63

三、儒学与西方哲学65

四、儒学与西方民主66

五、儒学与西方的平等、竞争68

六、儒学与西方道德69

七、儒学与西方教育70

第三章 文化与德育72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的兴衰73

第一节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73

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76

三、军事占领与文化征服78

第二节 “文以载道”的德育观80

一、语言文字与德育81

二、蒙学与德育85

三、经典与德育89

第三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95

一、“人”与“物”,“道”与“器”96

二、文化生命的传递97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99

一、校园文化的民族性99

二、校园文化与校训100

三、校园文化与学校建筑文化101

四、人文课程与人文讲座102

第四章 新世纪对道德的呼唤106

第一节 “代价论”及其代价107

一、对美国“性文化”的评说107

二、家庭解体降低了新一代国民素质110

三、青少年中的性混乱对未来人口结构与素质的威胁113

四、性商业发达对社会道德的摧残114

五、性自由给艾滋病的传播火上浇油116

第二节 新世纪对道德的呼唤121

一、新世纪面临的道德难题121

二、联合国对道德重建的新贡献123

三、中国开始了道德建设126

第三节 寻求人类共同伦理128

一、全球伦理与“底线伦理”129

二、中国儒学与全球伦理131

三、全球伦理与现实伦理132

四、全球伦理与和而不同133

第五章 道德及其价值136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发展137

一、“道”与“德”137

二、明人伦141

三、道德发展143

一、道德与经济活动的目的、方向和动力146

第二节 道德与经济146

二、企业道德与企业形象147

三、道德与契约经济148

第三节 道德与政治151

一、“立国为民”与“以德治国”152

二、“以德治吏”与“为政以德”153

三、“道德教化”与“以德治国”155

第四节 道德与法律156

一、道德与法律同源一致157

二、道德与法律相对存在159

三、道德与法律作用互补159

第六章 中华传统道德及其现代转化163

第一节 中华传统道德163

一、中华道德精神163

二、中华道德的历史演变165

三、中华道德修养论170

第二节 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173

一、孙中山、蔡元培对中西道德的融合174

二、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再认识与新转化177

三、中华美德与公民道德180

第三节 中华道德与东亚文明183

一、中华伦理与日本文明185

二、中华伦理与韩国文明189

三、中华伦理与新加坡文明197

第一节 寻求中国学校德育新定位202

一、学校德育在理论上的回归与科学定位202

第七章 建设中国学校德育202

二、学校德育在实践中的新定位205

三、中华美德在学校德育中的新定位207

第二节 研究和借鉴美国学校道德教育210

一、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历史演变的启示210

二、“价值中立”与“心理教育”219

三、失败的性教育223

第三节 借鉴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230

一、新加坡学校的“东亚价值观”与《儒家伦理》教育231

二、韩国学校的“忠、孝、礼”与公民道德教育237

三、中国台湾学校的《生活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240

四、香港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251

第八章 中华美德德目及内容体系263

第一节 当今急需建构中国学校的德目新体系263

一、中国古代德目体系的参照263

二、建构德目新体系的探讨264

第二节 传统德目的现代转化266

一、“忠”的本质是一种“责任”266

二、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269

三、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274

四、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276

五、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278

六、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282

七、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284

八、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286

第三节 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内容体系289

一、中小学教育实验用书289

二、高等学校教育实验用书294

第九章 学校德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297

一、“互动”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299

第一节 “互动”的理念与模式299

二、家庭、学校、社区三维互动301

三、学校内部的道德教育互动302

第二节 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内容、载体与机制304

一、“年”与“节日”是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结合点304

二、“过中国年”的实验305

三、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运作机制314

第三节 学校的“孝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315

一、历来政府兴孝道315

二、当代百姓创造现代版“孝经”316

三、当代学校的“孝育”318

四、“行孝”不“愚孝”321

第四节 学校“礼”的教育与社区礼的建设互动324

一、礼的价值及其建设的定位325

二、开发中华民族“礼”的教育资源326

三、当代“礼”的教育重在培育人格326

四、在师生互动中进行礼的教育328

五、学校与社区“礼”的互动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