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indows信息系统开放源码平台移植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Windows信息系统开放源码平台移植指南
  • 谢永强主编;王朝君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1727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窗口软件,Windows-程序设计-指南;Linux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Windows信息系统开放源码平台移植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1

第1章 信息系统移植基础2

1.1 Windows平台信息系统2

1.1.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2

1.1.2 一个典型的Windows信息系统组成4

1.2 开放源码平台信息系统6

1.2.1 开放源码平台的发展历史6

1.2.2 一个典型的开放源码平台信息系统组成7

1.3 移植的主要原因与范围8

1.3.1 引起移植的主要原因8

1.3.2 移植的范围9

1.4 小结10

2.1 移植的技术可行性11

第2章 信息系统移植中的关键问题11

2.2 移植过程中人的因素12

2.3 移植的成本问题13

2.4 移植过程对新技术发展的考虑14

2.5 小结15

第3章 信息系统移植的决策建议16

3.1 决策的过程16

3.2 移植的策略17

3.2.1 完全移植策略17

3.2.2 部分移植策略17

3.3 一般性建议17

3.4 小结18

第二部分 信息系统移植技术指南19

4.1 Windows域中新增加GNU/Linux桌面20

4.1.1 增加简单配置的GNU/Linux桌面的设置20

第4章 操作系统环境的移植20

4.1.2 增加复杂配置的GNU/Linux桌面的设置21

4.2 Windows域中增加GNU/Linux服务器23

4.3 Windows域控制器移植23

4.4 GNU/Linux桌面替换Windows客户端23

4.5 小结24

第5章 文件系统移植25

5.1 Windows环境文件系统描述25

5.1.1 文件系统的功能25

5.1.2 Windows文件系统25

5.1.3 NTFS文件系统权限管理26

5.1.4 NTFS访问控制28

5.1.5 文件服务功能30

5.2.2 Samba介绍31

5.2.1 移植功能需求31

5.2 文件系统Linux平台移植方法31

5.2.3 文件服务器的比较33

5.2.4 利用Samba进行文件服务的移植34

5.3 小结37

第6章 打印服务移植39

6.1 Windows环境打印服务描述39

6.1.1 Windows打印服务介绍39

6.1.2 Windows的两种打印方法41

6.1.3 打印服务的特性43

6.2 打印服务Linux平台移植方法43

6.2.1 移植功能需求44

6.2.2 打印系统CUPS体系描述45

6.2.3 打印数据传输的标准46

6.2.5 驱动程序的实现方法48

6.2.4 打印机控制协议48

6.2.6 使用CUPS/Samba进行打印服务移植49

6.3 小结51

第7章 网络服务移植52

7.1 Windows环境网络服务描述52

7.1.1 Windows因特网名字服务WINS52

7.1.2 域名系统(DNS)53

7.1.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55

7.2 网络服务Linux平台移植方法57

7.2.1 移植功能需求57

7.2.2 Samba的nmbd支持因特网名字服务57

7.2.4 ISC的dhcpd58

7.3 小结58

7.2.3 Bind9支持域名系统(DNS)58

第8章 系统审计与管理服务移植59

8.1 Windows环境系统审计与管理服务描述(含系统管理)59

8.1.1 SMS 2.059

8.1.2 服务器监控60

8.2 系统审计与管理服务Linux平台移植方法60

8.2.1 移植功能需求60

8.2.2 软件管理移植61

8.2.3 网络管理移植61

8.2.4 服务器管理移植62

8.2.5 更高复杂度系统的移植62

8.3 小结62

9.1.1 目录服务介绍63

9.1.2 Windows活动目录63

9.1 Windows环境目录服务描述63

第9章 目录服务移植63

9.1.3 Kefberos认证机制65

9.1.4 目录结构的新特性66

9.1.5 DNS名字空间68

9.2 目录服务Linux平台移植方法69

9.2.1 移植功能需求69

9.2.2 LDAP和OpenLDAP70

9.2.3 使用Linux/OpenLDAP移植目录服务71

9.3 小结72

第10章 认证服务移植73

10.1 Windows环境认证服务描述73

10.1.1 Windows域介绍73

10.1.2 Windows域的目录服务75

10.1.3 Windows域的认证机制76

10.2 认证服务Linux平台移植方法77

10.2.1 移植功能需求77

10.2.2 使用OpenLDAP和Samba移植认证服务77

10.3 小结79

第11章 Web服务移植81

11.1 Windows环境Web服务描述81

11.1.1 Web服务及XML语言81

11.1.2 Windows上的Web服务82

11.2 Web服务Linux平台移植方法83

11.2.1 移植功能需求83

11.2.2 Apache的功能描述84

11.2.3 从ISS移植到Apache86

11.3 小结88

12.1.1 客户端与服务器体系89

12.1 Windows环境数据库系统描述89

第12章 数据库移植89

12.1.2 数据库存储与处理体系91

12.1.3 用户控制管理体系92

12.2 数据库系统Linux平台移植方法93

12.2.1 移植功能需求93

12.2.2 选择目标数据库移植94

12.3 小结97

第13章 群件构建模型移植98

13.1 Windows环境群件构建模型描述98

13.1.1 Exchange服务器架构98

13.1.2 通信协议与方式100

13.1.3 用户功能101

13.2.2 选择Novell OpenExchange移植102

13.2 群件构建模型Linux平台移植方法102

13.2.1 移植功能需求102

13.2.3 选择Kroupware移植105

13.2.4 选择Exchange4Linux移植107

13.2.5 选择Samsung Contact移植109

13.2.6 选择Novell GroupWise移植114

13.2.7 选择phpGroupware移植115

13.2.8 移植解决方案比较116

13.3 小结119

第14章 终端服务器和瘦客户端移植120

14.1 Windows环境终端服务和瘦客户端描述120

14.1.1 终端服务和瘦客户端的概念120

14.1.2 Windows终端服务和瘦客户端121

14.2.1 移植功能需求122

14.2 终端服务和瘦客户端Linux平台移植方法122

14.2.2 选择LTSP项目移植123

14.2.3 选择NX终端服务移植124

14.3 小结125

第15章 桌面Office应用移植126

15.1 Windows环境Office应用描述126

15.1.1 微软Office概述126

15.1.2 微软Office编程环境127

15.2 Office应用Linux平台移植方法129

15.2.1 移植功能需求129

15.2.2 Linux平台Office办公套件130

15.2.3 选择OpenOffice/StarOffice移植133

15.3 小结144

16.1.1 中间件技术概述145

16.1.2 微软COM技术和Net平台145

16.1 Windows环境中间件技术描述145

第16章 中间件技术移植145

16.2 中间件Linux平台移植方法148

16.2.1 移植功能需求148

16.2.2 选择GNOME的CORBA技术移植148

16.2.3 选择J2EE移植149

16.3 小结152

第17章 高可用性系统移植153

17.1 高可用性系统描述153

17.1.1 高可用性目标与标准153

17.1.2 高可用性方法与分类154

17.2 Linux平台HA移植方法156

17.2.1 移植功能需求156

17.2.2 Linux平台高可用性方法156

17.3 小结158

18.1 Linux环境中的病毒防护159

18.2 Linux环境中的时间服务159

第18章 其他功能组件技术移植159

18.3 Linux环境中的用户界面160

18.4 Linux环境中的备份与恢复160

18.5 小结161

第三部分 信息系统移植实施指南163

第19章 信息系统移植的组织与实施164

19.1 移植过程概述164

19.2 确定移植的目标168

19.2.1 明确目标168

19.3 决策者和选择用户的介入169

19.3.1 管理决策层的介入169

19.2.2 为目标环境创造良好的用户接受度169

19.3.2 选择用户介入的时机171

19.4 实施移植的技术前提171

19.4.1 决定初始条件171

19.4.2 覆盖功能需求171

19.5 移植实施的组织结构172

19.5.1 项目组172

19.5.2 项目成员172

19.5.3 外部专家顾问172

19.5.4 定义项目的组织形式173

19.6 建立移植实施的计划173

19.7 移植的控制与管理174

19.8 用户与系统管理员的培训175

19.9 小结175

20.1 完全替换性应用移植策略176

第20章 完全替换类信息系统移植的策略与实例176

20.1.1 工作站计算机177

20.1.2 Web服务器178

20.1.3 文件系统178

20.1.4 打印服务178

20.1.5 网络服务178

20.2 大中型组织机构的移植实例179

20.2.1 数据库管理系统179

20.2.2 组件180

20.2.3 目录服务180

20.2.4 系统管理服务180

20.3 提供IT服务的特殊机构移植实例180

20.3.1 数据库管理系统181

20.3.2 应用服务器181

20.4.1 数据库管理系统182

20.4.2 组件182

20.3.3 系统管理服务182

20.4 小型组织机构移植实例182

20.4.3 目录服务183

20.4.4 系统管理服务183

20.5 小结184

第21章 部分替换类信息系统移植的策略与实例185

21.1 选择性应用移植策略185

21.2 服务器端的移植实例186

21.2.1 用户管理和认证186

21.2.2 文件和打印服务187

21.3 小结187

附录A Windows平台与Linux平台功能软件对应表188

参考文献1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