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Builder 6.0 COM程序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C++Builder 6.0 COM程序设计
  • 田丰,胡湘渝,吴成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208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C语言-程序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Builder 6.0 COM程序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COM概述1

1.1 COM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1

1.2 COM的起源2

1.2.1 OLE和组件技术2

1.2.2 COM——面向对象组件模型4

1.2.3 COM的发展5

1.3 组件技术和接口7

1.3.1 组件的特点7

1.3.2 组件的规则9

1.3.3 组件的分类9

1.3.4 接口的特性13

1.3.5 接口规则14

1.3.6 接口的设计和实现16

1.4 COM的特性18

1.4.1 可复用性19

1.4.2 与语言无关性19

1.4.3 对进程的透明性20

1.5 COM和面向对象技术21

1.6 COM的利与弊22

1.6.1 COM的优点22

1.6.2 COM的局限性23

1.7 程序实例24

1.7.1 程序1:DDE技术24

1.7.2 程序2:模拟接口29

1.8 本章小结33

2.1.1 组件对象模型基础34

第2章 COM的实现规则34

2.1 COM编程基础34

2.1.2 对象复用39

2.2 如何管理COM对象40

2.2.1 COM组件在注册表中的信息40

2.2.2 注册COM组件的操作45

2.3 类工厂46

2.3.1 类工厂简介47

2.3.2 类工厂和COM库48

2.3.3 类工厂对组件生存期的控制50

2.4 COM库51

2.4.1 COM库的初始化51

2.4.2 COM库的内存管理52

2.4.3 组件程序的装载和卸载55

2.5 本章小结57

第3章 开发COM客户应用程序58

3.1 COM客户程序概述58

3.2 引入类型库信息60

3.2.1 使用Import Type Library引入类型库信息61

3.2.2 使用Import ActiveX引入类型库信息63

3.2.3 分析引入类型库信息后生成的代码64

3.3 控制引入的对象65

3.3.1 使用组件包装器65

3.3.2 创建包含数据感知组件的程序67

3.3.3 程序1:建立包含数据感知控件的应用程序67

3.3.4 使用数据感知的ActiveX控件……………………………………………3.3.5 程序2:创建包含ActvieX控件的应用程序71

3.3.6 如何编写基于类型库定义的代码74

3.3.7 为没有类型库的服务器创建客户程序77

3.4 本章小结78

第4章 COM服务器对象79

4.1 COM的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的联系79

4.2 创建COM服务器对象80

4.3 创建COM对象概述81

4.4 设计COM对象81

4.5 使用COM对象生成向导82

4.5.1 COM对象生成向导使用指南82

4.6 指定ATL选项85

4.7.1 给对象接口添加属性87

4.7 定义COM对象接口87

4.5.2 为COM对象制定不同的线程模式87

4.7.2 给对象接口添加方法88

4.7.3 提供客户事件88

4.7.4 管理自动化对象的事件89

4.8 自动化接口89

4.8.1 双向接口90

4.8.2 派发接口90

4.8.3 自定义接口90

4.9 调度数据91

4.9.1 自动化兼容的类型91

4.9.2 自动化调度的类型限制91

4.10.1 程序1:Inproc服务器92

4.10 程序实例92

4.9.3 自定义调度92

4.10.2 程序2:COM服务器程序100

4.11 本章小结109

第5章 COM应用技术背景分析110

5.1 可连接对象110

5.1.1 客户与可连接对象的关系111

5.1.2 可连接对象的基本结构112

5.1.3 客户方的基本结构113

5.2 可连接对象的实现114

5.2.1 枚举器114

5.2.2 源对象和IConnectionPointContainer接口115

5.2.3 链接点和IConnectionPoint接口116

5.2.4 建立链接过程117

5.3 客户、源对象和接收器的协作过程118

5.3.1 接收器的实现118

5.3.2 事件的激发和处理120

5.3.3 与出向接口有关的类型信息121

5.4 结构化存储121

5.4.1 结构化存储基础122

5.4.2 存储对象和流操作124

5.5 结构化存储的特性127

5.5.1 访问模式128

5.5.2 事务机制130

5.5.3 命名规则131

5.5.4 增量访问132

5.6.1 名字技术基础133

5.6 命名和绑定技术133

5.6.2 IMoniker接口135

5.6.3 复合名字对象141

5.7 统一数据传输146

5.7.1 统一数据传输基础知识146

5.7.2 数据传输机制149

5.8 本章小结155

第6章 DCOM156

6.1 DCOM的基本结构157

6.1.1 从COM转向DCOM157

6.1.2 DCOM对象的定位158

6.1.3 列集159

6.1.4 DCOM特性160

6.2 对象激活161

6.2.1 创建DCOM组件161

6.2.2 远程创建进程内组件:代理进程163

6.3 连接管理164

6.3.1 有效地控制远程对象的生存期164

6.3.2 pinging机制165

6.3.3 连接点管理165

6.3.4 连接传递166

6.4 并发管理166

6.4.1 线程模型166

6.4.2 消息过滤器169

6.5.1 安全性策略170

6.5 DCOM安全模型170

6.5.2 安全性配置172

6.6 程序实例173

6.6.1 程序1:使用DCOM173

6.6.2 程序2:DCOM实例176

6.7 本章小结185

第7章 自动化对象186

7.1 自动化概述186

7.1.1 自动化的产生和发展187

7.1.2 属性和方法187

7.1.3 类型库和ODL188

7.1.4 IDispatch接口188

7.1.5 自动化兼容的数据类型190

7.1.6 参数顺序、可选参数和命名参数192

7.1.7 IDispatchEx接口194

7.2 自动化对象的实现195

7.2.1 类型库支持196

7.2.2 Invoke函数实现196

7.3 异常处理197

7.4 程序实例199

7.4.1 程序1:Variant变量199

7.4.2 程序2:创建OLE自动化服务器202

7.4.3 建立Office Word自动化应用程序208

7.5 本章小结213

第8章 ActiveX技术215

8.1 概述215

8.2.1 ActiveX控件中的成员217

8.2 ActiveX控件结构217

8.2.2 ActiveX控件的许可证机制219

8.2.3 用ActiveX控件构建块220

8.2.4 属性和方法221

8.2.5 ActiveX控件注册信息224

8.3 属性页225

8.3.1 属性页和属性表225

8.3.2 通过IPropertyNotifySink实现数据绑定228

8.4 容器229

8.4.1 必需的接口229

8.5 分发ID230

8.4.2 可选方法230

8.5.1 事件处理231

8.5.2 永久特性231

8.6 ActiveX技术中的接口231

8.6.1 IOleObject和IOleClientSite接口231

8.6.2 IOleControl和IOleControlSite接口233

8.6.3 自定义ActiveX控件的接口237

8.7 ActiveX和Internet237

8.8 ActiveX控件实例238

8.8.1 编写ActiveX控件238

8.8.2 在程序中调用测试控件249

8.8.3 将控件发布到Internet251

8.8.4 创建一个数据感知的ActiveForm255

8.9 本章小结257

8.8.5 总结和提高257

第9章 COM+258

9.1 COM+概述258

9.1.1 COM+应用程序的概念259

9.1.2 COM+应用程序的类型259

9.2 开发COM+程序需要完成的任务260

9.2.1 设计COM组件260

9.2.2 创建COM+应用程序260

9.2.3 管理COM+应用程序261

9.3 Windows DNA261

9.4 组件服务配置262

9.5 设计COM+应用程序263

9.5.1 COM+设计理念和原则263

9.6.1 上下文265

9.5.2 设计COM+应用程序的基本要素265

9.6 COM+提供的服务265

9.6.2 事务处理267

9.7 Windows 2000中COM的新特性273

9.7.1 同步机制273

9.7.2 异步COM275

9.7.3 管道276

9.8 程序实例283

9.8.1 程序1:无名管道283

9.8.2 程序2:有名管道284

9.8.3 程序3:COM+应用程序291

9.9 本章小结302

参考文献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