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鄂尔多斯西缘与西南缘深部结构与构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清河等著(江苏省地震局)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1641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鄂尔多斯西缘与西南缘深部结构与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1
一、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及特征1
(一)华北陆块(Ⅰ)1
(二)秦祁昆造山带(Ⅱ和Ⅲ)2
(三)松潘-甘孜印支造山带(Ⅳ)4
(四)扬子陆块(Ⅴ)4
二、主要地层4
(二)古生代地层6
(一)前古生代地层6
(三)中生代地层8
(四)新生代地层8
三、岩浆岩9
(一)前古生代9
(二)早古生代11
(三)晚古生代11
(四)中生代11
(一)盆地构造12
四、盆地和褶皱构造12
(五)新生代12
(二)褶皱构造14
五、断裂构造15
(一)北西或北西西向断裂构造15
(二)北东方向断裂构造18
(三)北北西方向断裂19
(四)近东西方向断层19
(五)南北方向断裂21
六、构造演化25
第二章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及其结果28
一、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获得的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29
(一)景泰-白银人工地震测深剖面29
(二)门源-平凉-渭南人工地震测深剖面29
(三)郑州-银川人工地震测深剖面32
(四)徽县-礼县人工地震测深剖面35
(五)天水地震区人工地震测深35
(六)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获得的地壳与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39
(七)速度差异分析49
(一)利用人工地震体波获得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及介质泊松比50
二、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及介质泊松比50
(二)利用天然地震面波获得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60
三、地壳上地幔Q值结构66
(一)人工地震获得的天水地震区Q值结构66
(二)天然地震面波获得的地壳上地幔Q值结构70
四、重力、航磁的主要结果71
(一)重力场特征71
(二)天水地区重力剖面测量结果与地壳结构81
(三)航磁反演结果86
五、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的大地电磁解释结果96
(一)概况96
(二)主要观测结果98
(三)关于低阻层的讨论107
(四)有关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思考108
(一)地温场特征111
(二)岩石热导率的测定与计算111
六、地热场主要结果111
(三)大地热流的分布114
(四)岩石圈热结构117
七、现代构造应力场124
(一)研究方法124
(二)主要结果125
第三章 联合解释方法及结果139
一、密度-速度联合反演方法139
二、大地电磁和地热资料的联合反演方法141
三、天水地震区综合地球物理剖面的建立及模拟结果分析142
四、下地壳地震波速度与电性的联合数值模拟及结果147
(一)部分熔融模型147
(二)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区下地壳部分熔融模型149
(三)速度和电阻率的计算150
(四)结果的分析与讨论150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缘及西南缘地壳结构的主要特征153
一、天水地区地壳结构的主要特征153
(一)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二维地壳速度结构153
(二)天然地震获得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156
(四)S波速度结构特征157
(三)Q值特征157
(五)重力、航磁特征158
(六)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159
(七)地热特征159
二、通渭-西吉-海原-中宁地区地壳结构的主要特征162
(一)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二维地壳速度结构特征162
(二)天然地震获得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特征163
(三)Q值分布163
(四)S波速度结构特征164
(五)重力、航磁特征164
(六)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164
(七)地热特征165
三、银川地堑地壳结构的主要特征167
(一)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地壳速度结构167
(三)Q值特征168
(四)S波速度结构特征168
(二)天然地震获得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168
(五)重力、航磁特征169
(六)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169
(七)地热特征169
四、鄂尔多斯台坳与台缘地壳结构的主要特征171
(一)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171
(二)天然地震获得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172
(五)重力、航磁特征173
(四)S波速度结构特征173
(三)Q值结构173
(六)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174
(七)地热特征174
五、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179
第五章 深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地质解释184
一、深部地球物理模型184
(一)深部地球物理场分区特征参数184
(二)深部地球物理场的主要特点185
(一)深源岩石的分布187
二、深源岩石的性质与分布187
(三)深部地球物理模型187
(二)岩相学特征189
(三)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190
(四)岩石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194
(五)深源岩石与构造的关系194
(六)玄武岩物源探讨195
三、深部地球物理模型的地质解释196
(一)地壳结构196
(二)莫霍面201
(三)上地幔软流层203
四、本研究区地球动力学问题205
(一)新构造应力场205
(二)现代构造应力场207
(三)现代地壳垂直形变208
(四)有关地球动力学问题的探讨211
第六章 大地震形成的深部环境与条件214
一、地震活动特征214
二、研究区深部结构与地震的相关关系216
三、1654年天水8级地震形成的深部环境与条件219
(一)地震基本参数219
(二)发震断裂219
(三)深部结构特征221
(四)天水大地震形成的深部环境与条件226
四、1920年海原8.6级地震形成的深部环境与条件229
(一)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基本参数229
(二)地质构造230
(三)极震区深部结构233
(四)海原大地震的孕育环境236
五、1739年平罗8级地震形成的深部环境与条件238
(一)平罗大地震的基本参数238
(二)基本地质特征238
(三)震源区的深部特征243
(四)平罗大地震的孕育环境244
参考文献247
后记256
热门推荐
- 3241959.html
- 929307.html
- 3546591.html
- 885173.html
- 652458.html
- 3410191.html
- 2884535.html
- 3097294.html
- 2219800.html
- 2469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6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7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8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8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9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6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1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4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5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