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教育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10000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教育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教育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教育应该是什么1
第一节 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2
一、受教育者3
二、教育者8
三、教育中介客体9
第二节 教育过程的结构及其矛盾11
一、教育过程的总体结构13
二、教育过程的次级结构14
第三节 当代教育的本质18
一、以人自身为对象的实践活动18
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活动20
第二章 人类的发展与教育24
第一节 主体人格的历史生成24
一、群体主体状态下的依附人格25
二、个人主体的独立人格25
三、类主体的自由个性人格27
第二节 古代的依附性教育28
一、原始的适应性教育29
二、古代人身依附关系的训练30
三、中世纪的神学教育30
第三节 近现代的个人主体教育31
一、自然主体教育31
二、理性主体教育33
三、价值主体教育34
第四节 当代的类主体教育36
一、以全人教育为面36
二、以自由活动为线41
三、以个性发展为点45
第五节当前我国主体教育的价值选择47
第三章 个体生命发展与教育51
第一节 个体生命发展的影响源51
一、个体生命发展的含义51
二、影响个体生命发展的因素53
三、教育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作用63
第二节 个体生命发展的教育意义66
一、个体生命发展的水平与教育66
二、个体生命发展的特征与教育69
三、个别差异与教育72
第三节 教育的本体功能75
一、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76
二、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78
三、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81
四、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85
第四章 教育目的88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88
一、我们是否需要教育目的88
二、教育目的的含义91
三、教育的“应然”目的与“实然”目的92
四、教育目的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93
五、教育目的的层次94
第二节 近代西方教育目的的不同取向96
一、“自然人”的教育目的取向97
二、“精神人”的教育目的取向98
三、“社会人”的教育目的取向101
四、“新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取向102
五、“完美生活预备”的教育目的取向105
第三节 传统教育目的观的现代转换107
一、从“客体论”到“主体论”的教育目的108
二、从“再现过去社会状态”到“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态”的教育目的109
三、从“个体主义”到“共同体主义”的教育目的111
第四节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现代教育的目的113
一、培养世界历史性:现代社会的要求114
二、世界教育改革对世界历史性个人的昭示117
第五章 教育主体121
第一节 教师121
一、教师角色的新定位121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125
三、教师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135
第二节 学生141
一、学生是“人”141
二、学生是儿童143
三、学生是权利的主体144
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146
第六章 教育系统的产生与发展151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教育实体的产生151
一、教育的起源151
二、教育实体的产生156
第二节 学校教育系统的发生与制度化教育的形成160
一、学校教育系统的发生160
二、制度化教育与学制163
三、制度化教育的反思166
四、制度化教育的改革168
第三节 走向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170
一、作为与制度化教育相对的终身教育171
二、以终身教育为基石的学习化社会174
第四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变革178
一、旧中国的学制改革178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84
三、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189
四、我国当前学制的改革与发展192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198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属性198
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198
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202
三、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204
第二节 教育社会史的考察205
一、依据生产关系性质划分的教育社会史的阶段206
二、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的教育社会史的阶段212
三、依据生产方式划分的教育社会史的阶段218
第三节 社会子系统的变迁与教育变革225
一、社会生产力变迁与教育变革225
二、社会政治制度变迁与教育变革228
三、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230
四、传播媒介变迁与教育变革236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与当代教育243
第一节 当代教育的社会基础243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43
二、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49
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256
四、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作用262
第二节 当代教育的社会功能270
一、教育的生产力发展功能270
二、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273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276
四、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278
第三节 当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超越性280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81
二、教育的社会超越性282
附录285
热门推荐
- 2093661.html
- 1678894.html
- 3524031.html
- 2814166.html
- 2047120.html
- 3073212.html
- 2193665.html
- 3186402.html
- 2963469.html
- 3189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3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6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7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8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0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9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