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工、集聚与增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梁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606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社会分工-研究;产业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工、集聚与增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分工与集聚1
第一节 分工与专业化的演进1
一、劳动分工与技术专业化2
二、地域分工与地方专业化6
三、产业内分工与产品专业化11
四、价值链分工与垂直专业化15
第二节 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集聚18
一、分工与集聚理论史上的共同困境18
二、集聚是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21
三、分工与集聚的纽带——报酬递增与外部性24
第三节 集聚与分工利益的实现27
一、分工与市场范围27
二、集聚是分工利益的空间实现29
三、集聚与分工的相互促进33
第四节 分工与集聚的实践:论资源空间配置观36
一、资源空间配置的基本理念36
二、中国地域分工与资源空间配置的历史溯源39
三、生产要素为什么向沿海地区集聚?43
四、资源空间配置的科学发展观48
第二章 外部性与集聚53
第一节 金融外部性与集聚53
一、要素流动效应54
二、垂直关联效应57
三、资本创造效应59
第二节 技术外部性与集聚61
一、两种技术外部性61
二、技术外部性与集聚的互动63
三、理论难点与最新进展65
第三节 小结70
第三章 知识溢出与集聚73
第一节 知识生产和知识溢出73
一、知识生产函数73
二、知识溢出及其分类75
第二节 知识溢出的机制77
一、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缄默知识和黏性知识78
二、熟练劳动力流动与知识溢出79
三、企业家决策与知识溢出82
四、进一步的研究:大学的知识溢出85
五、一个经验检验87
第三节 知识溢出的测度89
一、技术流量法89
二、成本函数法91
三、生产函数法92
四、用专利引用数作为替代变量94
第四节 知识关联:学习的地理96
一、知识生产地在哪里?97
二、知识转移与学习型区域99
三、知识积累与外部效应106
第五节 知识异质性和集聚理论的微观基础110
一、水平知识差异、创新与集聚规模111
二、垂直知识差异、创新与集聚层级119
三、集聚和创新的经验证据122
第四章 贸易、本地市场效应与集聚127
第一节 HME的基本理论模型128
一、理论背景128
二、基本框架130
第二节 HME的理论发展132
一、放宽假设条件的HME理论133
二、HME与贸易成本139
三、多国经济模型和HME理论143
四、本地市场效应的福利含义145
第三节 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147
一、检验经典的本地市场效应148
二、检验修正的本地市场效应150
第五章 集聚与增长158
第一节 增长中的地理因素158
一、地理影响增长158
二、增长影响地理161
三、集聚与增长相伴随163
第二节 要素流动模型165
一、资本要素流动166
二、劳动要素流动175
第三节 垂直关联模型183
一、直接垂直关联184
二、间接垂直关联192
第四节 国外经验证据199
一、美国的经验证据199
二、欧洲的经验证据204
第五节 中国的经验证据(1985—2005年)207
一、集聚与增长的统计描述208
二、集聚与增长的计量检验214
三、主要结论221
四、几点启示223
附录227
第六章 集聚与收入不平等229
第一节 空间工资结构的理论考察230
一、CP模型中的工资结构230
二、工资结构的扩展考察235
第二节 空间收入差异的经验考察241
一、空间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241
二、经验证据245
第三节 基本结论253
第七章 集聚与经济政策256
第一节 集聚的政策含义与社会意愿解256
一、空间经济模型的政策含义256
二、最优集聚理论263
第二节 空间经济政策272
一、贸易政策273
二、区域基础设施政策283
三、财政政策287
第三节 财政转移与产业集聚293
一、文献回顾294
二、理论模型297
三、数值模拟309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对中国“市管县”行政体制的思考314
附录A321
附录B322
附录C324
第八章 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及其国际比较326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的分工状况327
一、区域分工指数327
二、区位基尼系数340
三、各省市地方化优势产业及其变化342
第二节 国际比较344
一、美国的经验345
二、中美区域分工的比较分析350
第三节 两大经济圈的内部分工356
一、中国省际合作——泛珠三角内部分工356
二、中国城际合作——长三角内部分工363
三、区域合作与分工层级373
附录389
参考文献399
后记423
热门推荐
- 1185198.html
- 469593.html
- 513169.html
- 3334242.html
- 2580785.html
- 1985904.html
- 1575721.html
- 1773639.html
- 3017245.html
- 445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6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2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6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0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3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6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6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3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2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