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研究 基于社会演化的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于维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112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经济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研究 基于社会演化的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研究范畴的界定7
第一节 历史合理性的概念辨析7
第二节 现代经济法的概念与形态9
一、经济法语源的形成9
二、德国现代经济法概念诸理论11
三、日本现代经济法概念诸理论16
四、苏联现代经济法概念诸理论18
五、中国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沿革19
六、有经济法但无经济法概念的国度:英美法系国家25
第三节 现代经济法的形态26
一、战争经济下的现代经济法形态26
二、灾变经济下的现代经济法形态27
三、市场经济下的现代经济法形态27
四、计划经济下的现代经济法形态28
第四节 小结:本书所采取的界定29
一、现代经济法的概念与完整形式只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29
二、现代经济法概念正式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29
三、现代经济法的概念应包括所有形态的现代经济法30
四、现代经济法的法律功能在于调整社会经济生活30
五、现代经济法的法律形式是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30
六、现代经济法概念产生前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与政策为前经济法31
第二章 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的基础:社会演化的逻辑32
第一节 社会演化逻辑建构的基础理论32
一、汤因比的文明变迁论32
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36
三、中国的进化论哲学:严复与《天演论》48
四、基于生物学基础的社会合作理论49
五、小结:反历史宿命论的社会演化53
第二节 社会演化中的社会形态59
一、良性发展的社会59
二、衰退与停滞的社会64
三、失去秩序的混乱社会67
四、震荡转型中的社会71
五、社会形态中的微循环72
第三节 社会压力:社会演化的推动力74
一、社会压力的概念74
二、社会承载力的概念78
三、社会压力与社会承载力的互动83
第四节 小结:社会演化逻辑的阐释86
第三章 社会压力与政府: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多重面孔89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压力间关系的理论基础89
一、社会、国家、政府概念的界定89
二、社会与国家(政府)关系源流92
三、理论的基点:马克思国家理论与法团主义97
四、政府对社会压力进行回应的推论与原因109
第二节 政府对社会压力进行回应的方式:政府对社会的干预111
第三节 社会压力与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112
一、人口的过度增长与衰退114
二、其他社会体系的竞争119
三、自然环境的挑战124
四、科学技术的落后134
五、社会内部利益团体(群体)间的剧烈冲突138
六、社会可支配资源、生产工具与公共财产的增加与减少147
七、市场机制的震荡与衰退152
第四节 小结: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同与不同157
第四章 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社会压力的政府回应158
第一节 分析模式:国家安全、政府利益、市场失灵的协同158
第二节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由非常到平时159
一、国家安全释义159
二、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可改善的国家安全166
第三节 市场失灵182
一、市场失灵的基础理论182
二、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现代性与前现代性185
第四节 政府利益187
一、政府利益的现代诠释187
二、政府利益的基本形态187
第五节 小结: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共通的历史合理性分析模式189
第五章 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政治正当性的现代转型191
第一节 疑问的起点: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191
第二节 现代经济法的生成的另一种视角:政治正当性形态的转换193
一、政治正当性的概念193
二、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政治正当性与范式转换197
第三节 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转型的思想史背景200
一、历史视角的选择:克劳塞维茨、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200
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战争与民族国家204
三、马克斯·韦伯的政治社会学:民族国家与正当性213
四、马克思的思想革命:革命、战争与现代性237
五、历史背景的思想史解读246
第四节 现代经济法的政治正当性转换:总体战的发轫247
一、总体战的源起249
二、总体战的相关理论250
三、总体战生成的基础253
四、总体战与政治正当性257
五、现代经济法的诞生:总体战促成了政治正当性的完整转型258
第五节 政治正当性结构与现代经济法258
一、政治正当性与意识形态258
二、政府的政治正当性结构与现代经济法262
第六节 小结:经济法的政治过程264
结语268
参考文献274
后记311
热门推荐
- 2132018.html
- 587372.html
- 1872153.html
- 2336882.html
- 2378429.html
- 1110577.html
- 368345.html
- 3199212.html
- 195794.html
- 1505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2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8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4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6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6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7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0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6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