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体育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雪红,张虹,陈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00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学校体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校体育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校体育学概述1
一、学校体育学的概念1
二、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性质1
三、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2
四、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2
五、学校体育学学科体系介绍3
本章小结5
第二章 学校体育课程的历史沿革及其思想演变6
第一节 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6
一、古代教育中的体育思想6
二、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7
三、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发展10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2
一、学校体育思想启蒙12
二、军国民体育思想及其影响13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影响13
四、自然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14
五、苏联体育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16
六、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17
第三节 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18
一、终身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19
二、各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20
三、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22
本章小结23
第三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24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24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24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25
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27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29
一、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9
二、学校体育是我国国民体育的基础29
三、学校体育是传播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教育因素30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31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概述31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32
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33
四、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36
本章小结38
第四章 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39
第一节 课程与体育课程39
一、课程的概念40
二、体育课程的概念41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本质43
一、体育课程的形态与结构43
二、体育课程的特点45
三、体育课程的本质46
四、课程的类型47
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51
一、教学的概念51
二、体育教学的概念52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52
第四节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55
一、体育课程的生理学基础56
二、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56
三、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57
四、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58
五、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58
本章小结59
第五章 学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和目标60
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功能60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目标62
一、体育课程目标63
二、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简介64
三、《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的区别70
本章小结70
第六章 体育课71
第一节 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71
一、体育课的类型71
二、体育课的结构74
第二节 体育课的准备77
一、备课的意义77
二、备课的形式77
三、备课的内容和要求77
第三节 体育课的实施79
一、体育课堂常规79
二、体育课中队列队形的运用80
三、体育课中场地器材的布置81
四、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81
第四节 体育课密度的测定与计算85
一、体育课的密度的概念和意义85
二、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节86
三、体育课的密度的测定与计算86
四、体育课的密度的分析89
第五节 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测量与分析89
一、体育课的生理负荷89
二、体育课的心理负荷93
第六节 体育课的评价96
一、体育课程评价96
二、体育课堂教学评价98
三、体育课程学习评价104
本章小结111
第七章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113
第一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意义、特点和原则113
一、课余体育锻炼的概念和意义113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115
三、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116
第二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与组织形式118
一、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118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120
第三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实施129
一、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的制订129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实施131
三、课余体育锻炼的评价132
本章小结133
第八章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34
第一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134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134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135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137
一、学校运动队137
二、基层训练点138
三、体育特长班138
四、体育俱乐部138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138
一、运动队的组建139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订141
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144
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146
五、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149
本章小结151
第九章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152
第一节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152
一、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152
二、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153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154
一、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154
二、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155
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156
四、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159
本章小结162
第十章 体育教师164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地位、作用和特征164
一、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164
二、体育教师的特征166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168
一、课堂管理的内容168
二、课堂管理的过程171
三、师生之间的互动172
四、课堂与外部的互动173
第三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与研究174
一、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174
二、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175
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178
一、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178
二、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181
本章小结185
参考资料187
热门推荐
- 1072220.html
- 58230.html
- 336993.html
- 378275.html
- 1701688.html
- 3255889.html
- 3402570.html
- 883029.html
- 614418.html
- 3206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6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4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8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5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6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6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0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8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1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