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射频通信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雷文太,董健主编;石金晶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22940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3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147页
- 主题词:射频电路-电路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射频通信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1
1.1 SDR概述1
1.2 SDR关键技术2
1.3 SDR系统组成3
1.4 SDR平台的架构5
1.4.1以软件为中心的SDR架构5
1.4.2用于SDR信号处理的硬件结构7
1.5 SDR开发工具9
1.5.1基于可控制硬件的软件无线电平台10
1.5.2基于可编程硬件的SDR平台10
1.5.3基于通用处理器的软件无线电平台12
1.6 SDR典型应用14
小结16
思考与练习17
参考文献17
第2章 超宽带技术18
2.1超宽带技术概述18
2.1.1超宽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18
2.1.2超宽带技术的特点20
2.2超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21
2.2.1脉冲成形技术21
2.2.2调制与多址技术23
2.2.3接收机的关键技术25
2.3超宽带通信的系统方案27
2.3.1单频带系统28
2.3.2多频带系统29
2.4超宽带技术的应用及研究方向30
2.4.1超宽带技术的应用30
2.4.2超宽带技术的研究方向32
小结33
思考与练习33
参考文献34
第3章 人体区域无线通信系统36
3.1 WBAN概述36
3.2 WBAN物理链路实现技术37
3.2.1 ZigBee37
3.2.2 WLAN37
3.2.3 MICS38
3.2.4蓝牙技术38
3.2.5超宽带技术38
3.2.6 WBAN物理链路实现技术的对比分析39
3.3 WBAN系统中的MAC协议40
3.3.1 IEEE 802.15标准41
3.3.2基于PSMA和ER的MAC协议42
3.3.3 UWB242
3.3.4 U-MAC和DCC-MAC43
3.3.5冲激脉冲UWB的多波段MAC44
3.3.6脉冲串44
3.3.7仅发射的MAC44
3.3.8 WBAN系统中MAC协议对比分析45
3.4 WBAN通信场景下的MAC协议的设计和模拟46
3.4.1 UWB-WBAN系统实现方式46
3.4.2仿真模型47
3.4.3跨层设计50
3.4.4仿真场景和性能参数55
3.4.5仿真结果56
3.5基于超宽带冲激脉冲的收发端设计60
3.5.1 UWB发射机设计技术60
3.5.2 UWB接收机设计技术62
3.5.3 UWB传感节点设计63
3.6基于UWB MAC协议的WBAN系统实现65
3.6.1跨层MAC协议实现65
3.6.2多传感器EGG和温度监测系统的实现67
3.6.3双波段WBAN系统的在线评估68
小结73
思考与练习73
参考文献73
第4章 机器间通信系统75
4.1 M2 M通信概述75
4.1.1 M2 M基本概念75
4.1.2 M2 M通信的典型应用78
4.1.3 M2 M的发展81
4.2 M2M通信体系架构和标准83
4.2.1 3 GPP MTC架构83
4.2.2 ETSI架构84
4.2.3 EXALTED系统架构85
4.3 M2 M传输模型86
4.3.1 3GPP和ETSI中的M2 M传输模型86
4.3.2 M2 M传输模型架构86
4.4大规模M2 M网络的实用分布式编码方案87
4.4.1相关工作88
4.4.2信号模型89
4.4.3灵活的GMSJC91
4.4.4性能分析93
4.4.5性能评估98
4.5 IEEE 802.15.4用于M2 M网络通信的有效性分析102
4.5.1信道访问方案102
4.5.2模型建立103
4.5.3数值仿真和性能分析107
小结111
思考与练习111
参考文献112
第5章 量子通信系统113
5.1量子通信系统概述113
5.1.1量子密码通信系统113
5.1.2非最大纠缠量子通信技术114
5.1.3超纠缠量子通信技术114
5.1.4混杂纠缠量子通信技术115
5.1.5量子通信与光网络融合机理及实现115
5.1.6量子通信系统安全机制116
5.2量子通信基本原理及特点116
5.2.1量子通信系统模型116
5.2.2量子信道120
5.2.3量子密钥分发系统120
5.2.4量子隐形传态121
5.2.5量子密集编码123
5.2.6量子通信网络123
5.3量子通信协议125
5.3.1量子密钥分发125
5.3.2量子秘密共享128
5.3.3量子匿名通信129
5.4量子通信发展现状与展望129
小结132
思考与练习132
参考文献132
热门推荐
- 3761602.html
- 2235028.html
- 3785701.html
- 2472540.html
- 3493208.html
- 3537417.html
- 3599588.html
- 2084099.html
- 1810081.html
- 2025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5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2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8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3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9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