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学文化与南宋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石明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73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南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学文化与南宋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关于理学、理学诗论与南宋诗学1
一 南宋理学与诗学研究现状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及方法1
二 北宋理学及理学家诗学思想概述5
三 南宋理学与理学诗论发展概述13
四 理学与诗学的内在关系27
上编 南宋理学诗论39
第一章 朱熹诗学和湖湘学派的诗论39
第一节 朱熹的诗学思想39
一 朱熹的诗学渊源与诗歌创作40
二 朱熹理学与诗学的关系53
三 朱熹诗学的主要理论67
第二节 湖湘学派的诗论85
一 湖湘学人与朱熹的交往86
二 湖湘学派的学术特色及其诗论89
第二章 吕祖谦与永嘉学派的诗论110
第一节 吕祖谦和薛季宣的诗论110
一 吕祖谦的学术特点与诗文理论111
二 薛季宣诗论的性情说120
第二节 叶适的学术思想及其诗论124
一 道器论与对唐、宋诗的看法124
二 儒家道统论与诗教观132
三 实德思想与诗歌批评中的重道德倾向140
四 中和思想与诗歌审美理想144
第三章 陆九渊及其心学派的诗论149
第一节 陆九渊心学的诗学精神149
一 陆九渊的洒落心境与诗情150
二 心学功夫与诗人修养155
第二节 杨简心学及其诗歌思想163
一 心学的神秘体验与诗歌创作164
二 以“道心”解读《诗经》168
第三节 包恢的诗歌理论172
一 自然淡泊的诗美理想172
二 天籁自鸣的创作思想177
三 顿悟和渐修并重的诗歌主张181
第四章 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诗论185
第一节 真德秀的诗歌理论批评185
一 道德为本、文辞为末的价值观189
二 明义理、切世用的功用论192
三 “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门理义之秘”的创作论194
四 以诚为本、励学养气的修养论196
五 提倡质朴古淡的诗风198
第二节 魏了翁的诗歌理论批评201
一 “学”为本的诗人修养论202
二 对康节体诗的提倡与其诗论的审美取向210
第三节 何基、王柏、金履祥等人的诗论215
一 以义理解诗216
二 以道统谱诗统,奉濂洛风雅为正宗218
三 理学诗论的僵化色彩221
下编 理学对南宋诗学的影响229
第五章 理学与中兴诗人229
第一节 陆游的诗外功夫229
一 诗人明道的重要230
二 陆游的“养气”说与诗人修养论233
三 高尚人格与诗歌风格239
第二节 杨万里“诚斋”诗论的理学意蕴244
一 杨万里的学术师承与理学思想244
二 理学在诚斋诗论中的体现250
第六章 理学与南宋江湖诗学260
第一节 理学对刘克庄诗歌理论批评的影响260
一 刘克庄思想学问的理学渊源261
二 理学对其诗论的正面影响264
三 鉴于理学负面效应的折衷批评271
第二节 林希逸的学术思想与诗学观点278
一 林希逸学术思想的渊源与特色279
二 林希逸的主要诗学观点286
第三节 严羽诗学与理学文化的深层因缘297
一 严羽诗学方法与陆学精神297
二 严羽诗学审美趣味与朱熹诗学观点299
三 从“吟咏性情”到“别才别趣”:严羽诗学对理学诗学的超越303
第七章 理学与南宋江西诗学307
第一节 理学与南宋江西诗派的“活法”理论与实践308
一 吕本中的理学与“活法”诗学理论309
二 曾几的理学与“活法”诗学实践311
三 上饶二泉的理学与诗歌创作314
第二节 论方回的诗学与理学的关系316
一 学诗与学道317
二 格高之论与理学修养论325
三 圆熟平淡之论与理学人生境界332
四 诗法的深层理学内涵339
第八章 从南宋诗话探讨理学与宋诗学的理论建构345
一 文从道出:诗言志的性理阐释347
二 明道见性:诗歌功能论的道德指向349
三 有德者必有言:修养论的心性规范352
四 活法与悟入:明心见性的创作方法论355
五 涵泳与自得:重在悟道的诗歌鉴赏理论359
六 德先艺后:以人品定诗品的批评论362
七 由崇陶到倡邵:含蓄平淡诗美的理学旨归365
结语369
参考文献373
后记385
热门推荐
- 245205.html
- 1505967.html
- 2053123.html
- 3803084.html
- 3264657.html
- 876932.html
- 2601183.html
- 1379096.html
- 1534923.html
- 3255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6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4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3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6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2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7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7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