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书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984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明代诗文中雅俗两大思潮的互动与消长18
第一节 雅俗两大思潮互动与消长的轨迹19
第二节 雅俗两大思潮消长的动因45
第二章 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说与古文创作54
第一节 宗法《左传》与“文必秦汉”说55
第二节 前七子时期“文必秦汉”说的考察59
第三节 后七子时期“文必秦汉”说的演变64
第四节 古文创作与古文理论的同步演进71
第三章 王廷相的诗歌意象论与嘉靖前期诗学演变86
第一节 《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的创作时间考87
第二节 王廷相诗歌意象理论来自诗歌创作上的动因93
第三节 嘉靖前期诗风的转向与王廷相诗歌意象理论的意义99
第四章 王廷相诗歌意象理论与气学思想的交融及艺术哲学的意义105
第一节 诗歌意象的本体论与“气者造化之本”106
第二节 诗歌意象的特征论与“生有有无”及“虚实皆气”110
第三节 建构诗歌意象的方法论与“会于人事”及“会通冥契”113
第五章 唐顺之与明代“毗陵诗派”考论119
第一节 “毗陵诗派早知归”——问题的提出与考察120
第二节 明代毗陵诗派成员考124
第三节 明代毗陵诗派的理论与创作特色135
第四节 对“毗陵诗派”的认定及其在嘉靖前后诗学演变中的意义143
第六章 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所记主人考论148
第一节 《任光禄竹溪记》所记主人与创作时间考148
第二节 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的创作心态和记主的人格精神153
第七章 明代嘉靖年间散文的时代风骨161
第一节 相聚在“风骨”旗帜下的秦汉文派和唐宋文派162
第二节 嘉靖年间两大社会悲剧与“风骨”散文的两大主题170
第三节 散文风骨的新内涵——儒家节义与启蒙精神的融合175
第八章 王世贞在士商契合中转向俚俗与性灵180
第一节 将视角由庙堂士林转向商贾市井180
第二节 在转向俚俗、畅舒心志上的士商契合185
第三节 “务谐俚俗”、抒发性灵的文学创作191
第四节 明代小品文与现代小品文接轨的前驱之一194
第九章 商贾与汤显祖及其文学启蒙思想198
第一节 亦儒亦侠的商贾艺术形象198
第二节 在睁眼看贾胡中转换视角202
第三节 融合商贾之气的士人心态206
第四节 《牡丹亭记·谒遇》中柳梦梅观看贾胡珍宝而“开怀抱”208
第十章 “随其所宜而适”哲学思想与徐渭的雅俗文学理论213
第一节 “随其所宜而适”——对朱熹《大学》《中庸》章句的突破214
第二节 在“天理”与“人欲”上“随其所宜而适”——文学上的“本色”论219
第三节 在“古”与“今”上“随其所宜而适”——文学上的发展观225
第四节 在“雅”与“俗”上“随其所宜而适”——文学上的“越俗越雅”论229
第十一章 明代文学思想转型期王世贞与徐渭之比较234
第一节 从两首咏物七绝说起234
第二节 吴越文化背景下王世贞与徐渭的异同240
第三节 王世贞的“剂”与徐渭的“畸”248
第四节 艺苑地位的变迁与徐、王的历史价值255
第十二章 “德、才、色”主体意识与明末吴江叶氏家族女性文学258
第一节 “德、才、色”女性主体意识的复苏259
第二节 情兼雅怨的家族女性文学群体264
第三节 情绵意深、雅丽多彩的群体诗风267
第十三章 吴伟业的负恩愧悔心态及其雅俗文学创作274
第一节 从《临终诗》其一说起274
第二节 报恩及愧悔心态与诗歌艺术精神279
第三节 报恩及愧悔心态与戏剧美学风貌283
第四节 吴伟业负恩愧悔的情感线索在明清性灵思潮演变中的作用288
第十四章 “一与多”的思路和吴伟业《圆圆曲》的主旨293
第一节 “一与多”的哲学与美学传统294
第二节 探究《圆圆曲》主旨的新思路300
第三节 “讲求益密,而寄托益深”304
第十五章 吴歌越吟——诗化的江南民间文化309
第一节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盛开”的江南民间文学时尚风景310
第二节 诗情画意的江南水文化313
第三节 江南情歌——男女“私情谱”315
第十六章 民歌与徐渭及明中后期俗文学思想318
第一节 徐渭五首拟民歌的文献价值318
第二节 徐渭有关女性文学创作的矛盾320
第三节 徐渭拟民歌与俗文学思想322
第十七章 明清民歌时调视野下的商贾形象326
第一节 新兴经济力量与时尚诗体联姻中商贾形象的多样性326
第二节 塑造商贩形象时在多种文体互动中彰显民歌的活力333
第十八章 明清区域商贾与文学互动研究339
第一节 明清区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缺憾339
第二节 加强明清区域商贾与文学互动中的特色研究342
第十九章 士商契合与古代文学思想的演变349
第一节 士商契合与文人心态的演变349
第二节 士商契合与中唐以后文学理论批评357
第三节 儒商精神及个性自由与雅俗文学创作366
后记373
热门推荐
- 1539695.html
- 606732.html
- 3289210.html
- 3434859.html
- 2016403.html
- 2158656.html
- 1139902.html
- 3060813.html
- 3615539.html
- 1824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5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7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9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6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8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8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2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4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