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 基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 基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研究
  • 张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050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 基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篇第一章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一、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社会背景3

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指导原则与主要任务6

(一)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指导原则6

(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7

(三)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主要任务7

三、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内容与实施9

(一)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内容9

(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11

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实施的意义14

(一)有利于本科教育健康发展15

(二)有利于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15

(三)有利于高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15

(四)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16

(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16

(六)有利于东西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16

第二章 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一、教学团队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征18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18

(二)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20

(三)教学团队的特征23

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教学团队的功能定位24

(一)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25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5

(三)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26

(四)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26

(五)促进学科专业的建设26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27

(一)团队发展、建设及凝聚力理论27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32

(三)绩效管理理论33

(四)自组织理论34

第三章 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一、教学团队建设的现实考察37

(一)东中西部教学团队建设的比较分析37

(二)不同学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比较分析38

(三)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建设的比较分析39

二、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40

(一)缺乏明确统一的团队建设目标40

(二)缺乏必备的团队资源保障41

(三)缺乏严格完善的团队规范体系41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团队规模和结构42

(五)教学团队内部管理问题多42

三、教学团队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44

(一)教学团队自身认识的局限44

(二)教学团队资源分配不合理44

(三)教学团队成员个体自主性的影响45

(四)教学团队考核与评价机制的缺陷45

第二篇 分析篇第四章 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一、博弈论基础49

(一)博弈论的发展49

(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50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模型51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纳什均衡53

(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53

(三)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贝叶斯纳什均衡54

(四)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55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总体框架56

(一)教育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博弈57

(二)高等学校与教学团队之间的博弈59

(三)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博弈60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博弈61

第五章 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教学团队建设资源分配的博弈分析一、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资源分配的内涵与外延63

(一)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资源分配问题的溯源63

(二)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资源分配的内容及过程64

(三)资源分配与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关系66

二、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67

(一)教育主管部门对资源分配存在区域不均和学科差异67

(二)高校对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划拨初衷背道而驰70

(三)高校对教学资源的分配缺乏效率72

三、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资源分配的博弈过程73

(一)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资源分配的行为特征分析73

(二)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74

(三)高校之间竞争教学团队建设资源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76

(四)博弈结论分析78

第六章 高校与教学团队之间管理权限的博弈分析一、高校与教学团队之间管理权限的内涵与外延79

(一)管理权限界定79

(二)管理权限内容80

二、高校与教学团队之间管理权限分配存在的问题83

(一)管理权限分配不平衡83

(二)团队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84

(三)资源浪费严重与分配不均共存85

(四)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团队不匹配85

(五)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利益冲突86

三、高校与教学团队之间管理权限的博弈分析过程87

(一)博弈假设87

(二)博弈分析88

(三)博弈结果90

第七章 成员教师之间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一、成员教师之间团队建设的内涵和外延93

(一)成员教师之间团队建设的界定93

(二)成员教师之间团队建设的内容93

二、教学团队中成员教师之间利益冲突的现状及协调99

(一)成员教师之间利益关系的历史溯源100

(二)教学团队中成员教师的利益冲突的现状102

(三)教学团队中成员教师的利益冲突的协调103

三、教学团队中成员教师之间的博弈分析104

(一)博弈假设分析104

(二)博弈过程分析105

(三)博弈结果分析109

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之间绩效评价问题的博弈分析一、教学团队绩效评价问题的内涵与外延113

(一)教学团队绩效评价的内涵113

(二)教学团队绩效评价的要素与内容114

二、教学团队绩效评价中的师生关系分析117

(一)教学团队绩效评价中师生关系的演变118

(二)教学团队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师生合作与互动119

(三)教学团队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师生冲突120

三、教师与学生关于教学团队绩效评价的博弈过程122

(一)博弈假设122

(二)博弈分析122

(三)结论124

第三篇 借鉴篇第九章 欧美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与借鉴一、欧美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评估的经验借鉴129

(一)依靠民间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估130

(二)依靠独立“第三方”对高校进行评估132

(三)分散化的多元高校评估方式132

二、欧美协调高校与教学团队间关系的经验借鉴133

(一)合理的高校行政权力与教学团队间关系134

(二)完善的高校与教学团队间的聘任形式136

三、欧美协调高校教学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经验借鉴137

(一)高超的教学团队管理能力138

(二)有序的教学团队内部组织方式142

(三)合理的评价和激励体系144

四、欧美教学团队与学生互动关系的经验借鉴145

(一)教学团队与学生间完善的导师制度145

(二)教学团队与学生间融洽的关系氛围146

(三)教学团队与学生间良好的互动作用146

第十章 亚洲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与借鉴一、亚洲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评估的经验借鉴148

(一)政府与第三方相结合的教师评估体制148

(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体系150

(三)完备且具特色的评估体制安排151

二、亚洲协调高校与教学团队间关系的经验借鉴152

(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融合152

(二)实行公平合理的教师评聘制度155

三、亚洲协调高校教学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经验借鉴156

(一)强调团队和谐的作用157

(二)努力均衡和满足团队成员之间的利益需求159

(三)通过合理的考核体制对教师的价值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162

四、亚洲教学团队与学生互动关系的经验借鉴164

(一)以学生为本165

(二)以平等主体和教学相长为指导原则166

(三)提倡师生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166

第四篇 对策篇第十一章 教学团队建设投入机制的设计一、政府投入机制170

(一)坚持以政府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170

(二)加强高校评估和拨款的联系172

二、教学投入机制174

(一)加大教学团队建设的经费投入174

(二)改善教学硬件条件175

(三)健全课程评估体系176

三、投入管理机制177

(一)增加政策导向力度177

(二)规范教学日常管理179

第十二章 教学团队评价机制的构建一、教学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83

(一)设计的目标与原则183

(二)维度的确定184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185

二、教学团队评价模型的构建187

(一)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187

(二)整合DEA-FAHP的评价系统模型187

三、教学团队评价实施路径的选择189

(一)构建基于战略导向的团队组织结构189

(二)培育体现高等教育价值理念的团队文化192

(三)侧重对教师教学业绩的客观评价193

(四)改革高校教学团队激励制度194

第十三章 教学团队协同机制的构建一、教学团队协同机制构建要素的配备197

(一)自愿组合的原则197

(二)差异性的团队成员结构198

(三)出色的团队领袖198

(四)科学的目标规划199

(五)合理角色的规划199

二、教学团队协同机制运行路径的选择200

(一)协同教学的内涵与分类200

(二)协同教学的意义201

(三)协同教学的具体运行方案202

三、教学团队协同机制配套制度的建设204

(一)合理的双层考核制度204

(二)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205

(三)科学的冲突管理制度206

第十四章 和谐师生关系长效机制的构建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修养提升208

(一)提升教师道德修养209

(二)树立新型施教观念210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沟通交流212

(一)拓展师生沟通渠道212

(二)扩大师生交流领域213

三、和谐师生关系的支撑:学生素质建设214

(一)加强学生学习教育215

(二)强化学生尊师意识216

四、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学校环境建设217

(一)促进校园文化建设217

(二)调整学校管理对策218

第五篇 案例篇第十五章 湖南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案例分析一、湖南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建设过程223

(一)历史沿革223

(二)团队构成224

(三)团队建设条件224

二、湖南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建设成效227

(一)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情况227

(二)团队学科建设情况228

(三)团队人才培养情况229

(四)团队教改教研情况230

(五)团队对外合作交流情况231

三、湖南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建设中的各方博弈232

(一)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分配博弈233

(二)高校与教学团队之间的管理权限博弈235

(三)成员教师之间的团队建设博弈237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绩效评价博弈239

(五)团队建设各方博弈中存在的问题241

四、湖南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的发展计划以及延伸思考242

(一)湖南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的发展计划242

(二)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延伸思考244

图4.1 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总体框架56

图5.1 2006年西南地区及东部五省市高校升学比率69

图5.2 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的资源配置博弈树75

图5.3 高校之间竞争教育资源的博弈树77

图11.1 教学团队建设投入机制设计169

图11.2 教育资源配置的木桶现象176

图12.1 四个维度指标的因果关系186

图12.2 高校教学团队综合评价模型数据流程188

图12.3 高校教学团队显性评价模型数据流程188

图12.4 高校教学团队非显性评价模型数据流程189

图12.5 某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团队结构191

图14.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长效机制框架208

图14.2 互动教学模式示意211

表3.1 东中西部教学团队比较38

表3.2 不同学科教学团队比较38

表3.3 不同学校规格科研经费统计(2007年)40

表3.4 不同学校隶属科研经费统计(2007年)40

表4.1 博弈的分类及对应的均衡概念52

表5.1 2009年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情况67

表5.2 2009年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及其构成比例68

表5.3 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资源配置的博弈支付矩阵76

表5.4 高校之间竞争教育资源的博弈支付矩阵77

表6.1 高校与教学团队博弈90

表7.1 教师博弈报酬结果105

表7.2 团队成员“搭便车”博弈107

表7.3 团队成员“智猪博弈”特例109

表8.1 教学团队绩效评价系统115

表8.2 教学与科研的对比分析121

表8.3 团队教师的教学博弈123

表8.4 团队教师的学生评教博弈124

表9.1 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140

表11.1 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170

表12.1 高校教学团队评价指标体系186

表14.1 师生课后网络交流常用工具统计213

表14.2 学习成绩与师生关系相关度215

表15.1 团队建设部分成果基本情况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