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词学批评专题探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雅莉著 著
-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97895766885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3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7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代词学批评专题探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词学批评」概念之界说2
第二节 词学批评自诗学独立而出的文学史意义18
第三节 词学批评的文本形式和与现状评估31
第四节 宋代词学批评研究的理论思维45
第五节 词学批评视野的开展与思路的安排55
第二章 从本色论到辨体论的建立66
第一节 宋代以前本色词论的形成68
第二节 陈师道的「本色说」与晁补之的「当行说」72
第三节 李之仪的「自有一种风格」说76
第四节 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102
第五节 结语110
第三章 诗化破体论的新变113
第一节 苏轼的「自是一家」说117
第二节 黄庭坚的「知人以论词」说143
第三节 张耒的「性情之自然」说162
第四节 王灼的「诗词同源」说173
第五节 辛派词家的「陈经济之怀」说217
第六节 结语247
第四章 词法意识及填词门径的一脉相承252
第一节 李之仪和李清照的词法观254
第二节 沈义父《乐府指迷》的「论词四标准」265
第三节 张炎《词源》对沈义父的继承与发展297
第四节《词源》对陆辅之《词旨》的影响326
第五节 结语332
第五章 辨体与破体两种尊词指向的异流同归336
第一节 宋代以前文体观的发展337
第二节 词之「正体」与「别格」意识的形成340
第三节「破体」与「辨体」词论产生之背景346
第四节「辨体」与「破体」之争在北宋词坛的生成与演化350
第五节「辨体」与「破体」之争在南宋词坛的发展与归趋358
第六节 南宋风雅词论在辨体与破体的双向并行中发展368
第七节 结语382
第六章 正变观的发展384
第一节 正变观的源流385
第二节 北宋「本色批评」与「雅俗之辨」奠定了正变观的基础395
第三节 南宋词坛突破北宋主流以本色论词的局限405
第四节 词论的正变之争与实际创作的悖离: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在词作表现中交融412
第五节 豪放词始终未能成为词体正宗的原因418
第六节 从雅俗递变的角度看宋词正变论发展的极至425
第七节 结语427
第七章 词派意识的形成429
第一节 婉约、豪放在词学中的分野:由对苏词的评论而形成正变对照430
第二节 宋代朦胧词派意识的萌芽:由南宋人自觉以苏词为榜样而形成441
第三节 宋人是否以「婉约」与「豪放」分立词派?450
第四节 今人所言之苏辛词派是否成立?460
第五节 宋代词派意识对清词的影响467
第六节 结语469
第八章 词史观念的建构472
第一节「词史」的义涵473
第二节 宋代以前词史观的理论建构475
第三节 从词的「本源」出发以论词史源流478
第四节从「正变论」的角度建构词史489
第五节从「划分流派及总结词家之间的联系」以建构词史491
第六节 从词话的本事记载和选词以存史的方式来建构词史495
第七节 宋人在创作中以词存史:词史即时代与个人的心灵反映504
第八节 结语521
第九章 词品与人品关系论525
第一节 唐五代时期崇「娱宾说」,尚无词品与人品相关论述527
第二节 北宋初年尚「遣兴说」,词成为士大夫显现内心的途径531
第三节 北宋中期至南宋初年苏轼诗化理论开启词品与人品关系论543
第四节 宋室南渡后辛派词论强调道德人品与时代担荷的关系547
第五节 南宋末年江湖词人融寒士人格与晋宋风范的骚雅词品552
第六节 宋代词品与人品关系论的局限与修正557
第七节 结语570
第十章 比兴寄托说的生成与发展573
第一节 宋代以前词论中比兴寄托说的发展575
第二节 宋词所以富兴寄之因578
第三节 比兴寄托说在宋代词论中的生成与发展588
第四节 从比兴寄托说的发展历程看宋代士大夫生命历程的转折:从「不遇」而「怨悱」而「雅丽」612
第五节 结语616
第十一章 复雅观的发展轨迹及文化内涵619
第一节 宋代以前词体之复雅观620
第二节 北宋初年晏殊的「富贵闲雅」:升平时代世俗生活的文人化呈现625
第三节 北宋中期苏轼的「旷放高雅」:展现遭挫后道家式主体人格对「歌者之词」的变革635
第四节 北宋后期周邦彦的「浑厚和雅」:深厚的情感透过思索安排和音律讲究而表现640
第五节 南宋初年「政教中正之雅」:侧重从伦理教化功能与儒家言志观以评词649
第六节 南宋初中期辛派词论重情性的「诗化之雅」655
第七节 南宋中晚期姜夔不泥于情事本身的「清空骚雅」658
第八节 南宋末年吴文英讲究技巧创新之极致的「密丽秾雅」670
第九节 结语679
第十二章 结论687
第一节 词学批评在伦理传统与消费功能的矛盾中进行688
第二节 从具体评价上的「双重标准」进入到理论上的「复雅尊体」692
第三节 宋代词学批评对后代词学的影响707
参考书目711
热门推荐
- 2343220.html
- 923062.html
- 3035517.html
- 264321.html
- 2607016.html
- 718092.html
- 2356221.html
- 990961.html
- 2222384.html
- 2521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0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0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6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7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5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9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8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