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论概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文论概要
  • 杨慧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709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西方国家-远距离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文论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7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7

一、关于“美”7

二、关于“艺术”8

三、关于“摹仿”9

四、关于“净化”或者“宣泄”9

第二节 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10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10

二、赫拉克利特12

三、德谟克里特14

四、智者学派15

五、苏格拉底17

六、小苏格拉底学派20

一、对以往“美”的定义之批判22

第一节 柏拉图22

第二章 古希腊文化的鼎盛至古罗马时代22

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摹仿说”26

三、对世俗艺术的批评与艺术的功用论30

四、天才与艺术的创造35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36

一、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出发点36

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38

三、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41

四、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42

第三节 古罗马时代的美学和文论44

一、“古罗马”时代的特殊背景44

二、贺拉斯46

三、朗吉努斯48

第三章 中世纪52

第一节 中世纪文论与中古人文学科的发展52

一、中世纪文学批评与基督教的核心观念52

二、语法学与诗学54

三、修辞学与诗学57

四、逻辑学与诗学59

五、古典时代晚期到加洛林王朝的文学批评60

第二节 奥古斯丁65

一、艺术“摹仿”上帝式的自由创造65

二、美在于“杂多的统一”67

三、诉诸心灵的审美观照69

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71

一、托马斯·阿奎那论“艺术家的观念”71

二、托马斯·阿奎那论“摹仿自然”75

三、托马斯·阿奎那论“美”与“善”77

第四章 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时代79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79

一、从基督教神秘主义到近代理性精神79

二、古典主义倾向的流变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差异82

三、卡斯特尔维特罗和锡德尼85

第二节 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文论88

一、布瓦洛及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论的源流88

二、新古典主义在欧洲各国的不同倾向90

三、“新古典主义精神”的实质92

第五章 启蒙主义时代97

第一节 启蒙时代的现代诠释学雏形97

一、启蒙话语与传统释经学的张力97

二、塞姆勒的“历时性阅读”99

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102

一、从“经验的理性”回到“怀疑”102

二、从“理性的设定”到“合理化”105

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106

一、狄德罗106

二、莱辛109

三、对启蒙主义“理性”的简单评价110

一、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所引出的问题114

第六章 德国古典美学(上)114

第一节 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背景114

二、德国唯理主义传统与“美学”的诞生117

三、康德的认识论革命及其影响118

第二节 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考122

一、康德美学的哲学基础122

二、康德哲学体系的独特意义125

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127

一、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127

二、“美”的分析论129

三、“崇高”的分析论134

第七章 德国古典美学(下)139

第一节 黑格尔美学的理论背景139

一、黑格尔与康德的不同立场139

二、黑格尔的早期思想143

一、“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145

第二节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145

二、艺术发展的三阶段148

第三节 黑格尔的“人物与环境”理论149

一、从“美”到“情境”149

二、情致与性格152

第四节 黑格尔关于悲剧和喜剧的讨论154

一、悲剧论154

二、喜剧论156

第八章 浪漫主义时代159

第一节 德国早期浪漫派159

一、浪漫主义与启蒙主义之别159

二、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诗论160

三、施莱格尔兄弟163

四、施莱尔马赫165

第二节 英国浪漫主义文论169

一、华兹华斯169

二、柯尔律治173

第三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论178

一、雨果178

二、斯塔尔夫人181

第九章 现实主义时代185

第一节 泰纳185

一、文学发展的“三要素”185

二、文学及文学批评的标准187

第二节 车尔尼雪夫斯基189

一、对黑格尔的批判189

二、现实主义的文学观191

第十章 20世纪西方文论的范式延伸194

第一节 以语言、结构、文本为圆心的形式批评194

一、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布拉格学派194

二、英美新批评196

三、结构主义与叙事学197

四、符号学198

第二节 以创作、接受、阅读为圆心的意义批评200

一、心理分析批评200

二、原型批评202

三、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204

第三节 以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为圆心的文化批评205

一、新历史主义批评205

二、女性主义批评207

三、后殖民主义批评209

第四节 结语:当代神学对文论研究的潜在价值210

一、文本的“敞开”与“确定性”的神学论证211

二、“理解”的限度与“客观性”的神学论证217

三、“间性”的寻求与“他者”的神学意义223

西方文论自测练习题及答案230

[附录]相关批评术语246

本书参考书目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