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腔修复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巢永烈主编;冯海兰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0667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口腔矫形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口腔修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口腔修复学的概况1
一、定义1
二、牙体、牙列缺损和缺失与发育畸形2
(一)造成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缺失的病因2
(二)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缺失的影响2
(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缺失的治疗2
(四)牙体发育畸形的治疗2
三、颌面缺损2
四、修复体的种类3
第二节 修复制作技术3
一、卡环、支架冷加工弯制技术3
二、塑料人工牙和基托热处理技术3
三、精密铸造技术4
四、金属烤瓷修复技术4
五、全瓷修复技术5
六、精密附着体技术5
七、CAD/CAM修复体制作技术5
八、种植修复技术6
九、激光焊接技术6
第三节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现状6
一、口腔修复的基础研究7
二、口腔修复的相关材料研究7
三、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8
四、口腔修复工艺学与口腔修复学的同步发展8
五、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8
六、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展望9
第二章 嵌体10
第一节 嵌体的分类与适用范围10
一、嵌体的分类10
二、嵌体的适用范围10
(一)适应证10
(二)禁忌证11
第二节 嵌体的牙体预备11
一、嵌体预备的基本要求11
二、各类嵌体的牙体预备12
(一)?面嵌体的牙体预备12
(二)邻?嵌体的牙体预备12
(三)后牙近中?远中嵌体的牙体预备12
(四)高嵌体及针型嵌体的牙体预备12
第三节 嵌体的制作13
一、合金嵌体的制作13
(一)蜡型的制作13
(二)嵌体的完成14
二、硬质树脂嵌体的制作14
(一)牙体预备14
(二)嵌体制作14
三、瓷嵌体的制作14
(一)机械加工瓷嵌体14
(二)热压铸陶瓷嵌体15
(三)常规粉浆涂塑瓷嵌体15
(四)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瓷嵌体15
第四节 嵌体的试戴和粘固及常见问题处理16
一、嵌体的试戴16
二、嵌体的粘固16
三、嵌体修复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6
第三章 贴面18
第一节 贴面的种类和适应范围18
一、贴面的种类18
二、适应证19
三、禁忌证19
第二节 贴面的设计和牙体预备19
一、牙体磨除量19
二、颈缘形态设计20
三、切缘形态设计20
四、邻面接触区设计20
五、牙体预备21
第三节 贴面的制作22
一、烤瓷贴面的制作22
二、热压铸瓷贴面的制作22
三、CAD/CAM瓷贴面的制作23
四、树脂贴面的制作23
第四节 瓷贴面的粘接23
一、粘接材料选择23
二、粘接面的处理23
(一)牙体釉质粘接面的处理23
(二)牙本质粘接面的处理24
(三)瓷贴面粘接面的处理24
三、粘接24
四、影响粘接效果的因素25
第五节 瓷贴面牙体预备的分型探讨25
一、三型分类法26
二、六型分类法27
三、其他分类法27
第四章 部分冠30
第一节 后牙3/4冠30
一、后牙3/4冠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0
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31
(一)上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31
(二)下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32
三、后牙3/4冠的制作32
第二节 嵌体冠32
一、嵌体冠的适应证32
二、嵌体冠的设计33
三、牙体预备33
(一)牙体预备的原则和要求33
(二)牙体预备的具体步骤33
四、制作工艺34
第三节 前牙美学部分冠34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34
二、牙体预备35
三、前牙美学部分冠的制作工艺35
第五章 桩核冠37
第一节 桩核的组成及其种类37
一、金属成品桩复合树脂桩核38
二、聚乙烯纤维树脂桩核38
三、碳纤维桩复合树脂桩核38
四、氧化锆瓷桩核38
五、铸造金属桩核38
第二节 桩核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9
一、适应证39
二、禁忌证39
第三节 桩核冠的固位和抗力40
一、桩的长度40
二、桩的直径40
三、桩的形态41
四、桩的适合性41
五、桩的粘固41
六、桩的材料42
七、桩核冠的箍结构42
第四节 桩核冠的制作42
一、牙体预备42
二、桩核的印模与蜡型43
(一)直接法43
(二)间接法43
三、金属桩核制作的工艺流程43
四、桩核的试戴和粘固44
五、复合桩核的制作44
第五节 截根牙、分根牙的手术及桩核冠治疗44
一、适应证44
二、术前准备45
三、半切术/截根术的操作45
四、截根牙及分根牙的修复46
五、修复疗效46
第六章 后牙铸造金属金冠48
第一节 后牙铸造金属全冠的材料和适应范围48
一、铸造金属4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49
(一)适应证49
(二)禁忌证49
第二节 后牙铸造全冠的设计49
一、铸造全冠边缘位置、形态和适合性50
二、铸造全冠的固位力设计51
三、咬合设计52
四、轴面形态设计53
第三节 后牙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53
一、步骤53
二、缺损牙冠的预备55
第四节 后牙铸造全冠的制作56
一、排龈处理56
二、印模和模型56
三、蜡型、包埋和铸造57
第五节 铸造全冠试戴和粘固57
一、试戴57
二、粘固58
第六节 严重磨耗后牙的铸造金属全冠修复59
一、牙列重度磨耗的病因及临床表现59
二、后牙重度磨耗的修复治疗原则59
三、后牙重度磨耗牙的修复60
第七节 影响铸造金属全冠边缘适合性的因素60
一、测定铸造金属全冠适合性的方法61
二、影响铸造金属适合性的因素61
第七章 金属烤瓷冠63
第一节 金属烤瓷冠用合金或金属的种类及瓷粉63
一、铬合金64
二、金合金64
三、钛及钛合金64
四、瓷粉64
第二节 金属烤瓷结合力65
一、金瓷结合的理论66
二、金属和瓷粉的匹配67
三、影响金瓷结合力的因素68
(一)金属的表面处理68
(二)金属和烤瓷的热膨胀系数匹配69
(三)金属烤瓷冠的正确设计和制作69
第三节 金属烤瓷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69
一、适应证69
二、禁忌证70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的界线70
第四节 金属烤瓷冠的设计70
一、金属基底冠的设计70
二、瓷层在舌、腭侧覆盖面的设计71
三、咬合接触区的金瓷结合部的设计72
四、邻接区的设计72
五、颈缘的设计73
第五节 金属烤瓷冠的牙体预备73
一、前牙的牙体预备73
二、后牙的牙体预备74
三、缺损牙冠的牙体预备75
四、金属烤瓷冠牙体预备的注意事项75
第六节 金属烤瓷冠的印模制取和制作工艺76
一、印模76
二、模型和可拆卸代型76
三、蜡型77
四、金属基底冠77
五、塑瓷和烧烤77
六、染色和上釉78
第七节 金属烤瓷冠的试戴和粘固78
一、试戴78
二、粘固79
第八节 金属烤瓷冠破损的临床修补79
一、金属烤瓷冠瓷裂的原因79
二、金属烤瓷冠瓷裂的临床分级80
三、金属烤瓷冠破损的临床修补方法80
(一)复合树脂直接修补法80
(二)复合树脂间接修补法80
(三)瓷裂片粘固就位法81
第九节 金属烤瓷冠的全瓷唇缘技术81
一、全瓷唇缘的设计81
二、全瓷颈缘制作技术82
(一)肩台瓷技术82
(二)直接提取技术82
(三)其他技术82
第十节 牙色和比色83
一、相关的色彩学原理83
二、天然牙颜色的特点84
三、比色85
(一)比色的工作条件85
(二)常规的比色操作步骤85
(三)比色注意事项85
(四)三维比色板86
(五)比色中存在的问题86
四、影响金属烤瓷冠颜色的因素87
第八章 金瓷冠89
第一节 全瓷冠的特点89
一、美观89
二、生物学性能89
三、机械性能89
四、牙体磨除量90
五、制作技术要求90
六、费用90
七、X线透射性90
第二节 全瓷冠的修复系统91
一、热压铸造陶瓷系统91
二、玻璃渗透全瓷系统91
三、切削陶瓷全瓷系统92
四、电离沉积全瓷系统93
第三节 全瓷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93
一、适应证93
二、相对禁忌证94
三、选用全瓷冠的注意事项94
第四节 全瓷冠的牙体预备94
一、唇颊面预备95
二、舌面预备95
三、切端、?面预备95
四、邻面预备95
五、颈缘预备95
六、精修完成96
七、注意事项96
第五节 全瓷冠的制作96
一、多层制全瓷冠的制作96
二、热压铸全瓷冠的制作97
三、机加工全瓷冠的制作97
四、电离沉积全瓷冠的制作98
第六节 全瓷冠的试戴和粘固98
一、试戴98
二、粘固98
第七节 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的氧化锆增韧陶瓷99
一、ZrO2/A12O3复相陶瓷99
二、四方ZrO2多晶陶瓷100
第九章 固定桥102
第一节 概述102
一、牙列缺损对机体的影响102
二、牙列缺损的固定桥修复103
第二节 固定桥的组成和类型104
一、固定桥的组成104
二、固定桥的类型104
第三节 固定桥的适用范围108
一、缺牙的数目108
二、缺牙的部位108
三、基牙的条件108
四、咬合关系109
五、缺牙区牙槽嵴109
六、年龄109
七、口腔卫生109
八、余留牙情况110
第四节 固定桥修复的生理基础110
第五节 固定桥的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分析111
一、机械力学原理112
(一)简单支持梁的受力反应112
(二)简单固定梁的受力反应112
(三)固定桥的受力反应113
二、生物力学分析114
(一)固定桥表面的应力分析114
(二)固定桥基牙牙周组织应力分析114
第六节 固定桥的固位115
一、影响固定桥固位的因素115
(一)上下颌牙的排列关系115
(二)基牙受力的运动方式115
二、固定桥稳定性对固位的影响117
第七节 固定桥的设计119
一、基牙选择119
(一)桥基牙的设计要求119
(二)基牙数的确定121
二、固位体设计122
(一)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122
(二)固位体的类型123
(三)固位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24
三、桥体设计125
(一)桥体应具备的条件125
(二)桥体的类型125
(三)桥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26
四、连接体设计129
(一)固定连接体129
(二)活动连接体130
五、牙列缺损病例固定桥设计130
(一)单颗牙缺失的固定桥设计130
(二)多颗牙缺失的固定桥设计131
第八节 固定桥的修复治疗步骤132
一、基牙预备132
二、固定桥基底桥架制作133
(一)基底层支架整体制作133
(二)基底层支架焊接制作134
三、牙体塑形134
四、试戴及粘固134
第九节 固定桥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135
一、基牙疼痛135
二、龈炎135
三、固定桥松动136
四、固定桥破损136
第十章 翼板粘接固定桥138
第一节 金属翼板粘接固定桥的特点和适应范围138
一、定义138
二、结构特点138
三、固位力及固位特点139
四、优缺点139
(一)优点139
(二)缺点139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140
(一)适应证140
(二)禁忌证140
第二节 金属翼板粘接固定桥的设计140
一、基牙设计140
二、翼板设计141
(一)金属翼板固位体的基本要求141
(二)翼板的类型141
(三)前牙翼板的设计142
(四)后牙翼板的设计142
三、桥体143
四、共同就位道143
五、辅助固位形143
第三节 临床技术和制作要点144
一、基牙预备144
二、印模、模型、代型145
三、制作桥架145
四、桥体的烤瓷部分145
五、试戴145
六、粘接145
第四节 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46
一、基牙过敏146
二、龈炎146
三、基牙继发性龋146
四、金属翼板的松动、脱落146
五、金属翼板松动脱落后的再粘接处理147
第五节 影响牙体粘接效果的因素147
一、粘接面积147
二、翼板的设计148
三、金属粘接面的处理148
四、结合界面149
五、粘接剂的选择150
第六节 全瓷翼板粘接固定桥150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50
二、设计151
三、基牙预备151
四、制作工艺151
五、粘接面的表面处理和粘接151
第十一章 全口义齿153
第一节 概述153
一、定义153
二、牙列缺失的病因及患病率153
三、牙列缺失对患者的影响153
(一)牙列缺失对口腔功能的影响153
(二)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154
四、老年患者组织结构特点155
(一)口腔黏膜155
(二)唾液156
(三)神经肌肉系统157
(四)颞下颌关节病158
第二节 无牙颌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158
一、无牙上下颌解剖标志158
(一)牙槽嵴158
(二)口腔前庭158
(三)口腔本部160
二、无牙颌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162
(一)无牙颌的分区162
(二)义齿间隙和义齿表面163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163
一、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164
二、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165
(一)颌骨的解剖形态165
(二)基托的边缘165
(三)唾液的质和量165
三、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165
第四节 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准备166
一、与患者的交流166
二、口腔检查167
(一)颌面部167
(二)牙槽嵴167
(三)颌弓的形状和大小167
(四)上下颌弓的位置关系167
(五)上下唇系带的位置168
(六)腭穹隆的形状168
(七)肌肉的附着168
(八)舌的位置和大小168
(九)对旧义齿的检查169
三、修复前的外科处理169
(一)尖锐的骨尖、骨突和骨嵴169
(二)上颌结节169
(三)下颌隆突170
(四)唇颊沟加深170
(五)唇颊系带成形170
(六)增生的黏膜组织170
(七)松软牙槽嵴170
四、全口义齿与种植全口义齿的选择170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171
一、印模171
(一)印模的分类171
(二)印模的要求172
(三)取印模的步骤方法172
二、模型175
三、颌位记录176
(一)垂直颌位关系177
(二)水平颌位关系177
(三)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179
四、上?架181
(一)Hanau H2型?架182
(二)面弓182
(三)上?架的操作步骤183
(四)确定前伸髁导斜度184
(五)确定侧方髁导斜度185
(六)确定切导斜度185
(七)使用半可调节?架制作全口义齿的意义185
五、排牙186
(一)选牙186
(二)排牙原则190
(三)排牙的具体方法191
(四)平衡?194
六、试戴197
(一)义齿在?架上的检查197
(二)义齿戴入口腔后的检查197
七、完成198
(一)蜡型的完成198
(二)装盒199
(三)开盒和除蜡199
(四)填塞树脂199
(五)热处理后再上?架检查咬合199
第六节 戴牙199
一、义齿就位200
二、检查基托200
三、检查颌位关系200
四、检查咬合关系201
五、检查有无疼痛201
六、选磨201
(一)全口义齿选磨的意义201
(二)选磨的方法和步骤201
七、给患者的戴牙指导202
第七节 戴牙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202
一、疼痛203
二、固位不良204
三、发音障碍204
四、恶心205
五、咬颊、咬舌205
六、咀嚼功能差205
七、心理因素的影响205
八、义齿性口炎205
第八节 戴全口义齿效果的评价206
一、下颌运动轨迹检查206
二、肌电图检查206
三、咀嚼效率的测定207
四、固位力的测量207
五、语音分析207
六、患者心理因素对戴义齿后评价的影响208
第九节 全口义齿的修理208
一、基托折裂和折断的修理208
(一)原因208
(二)修理方法209
二、人工牙折断或脱落209
三、全口义齿重衬210
(一)直接法重衬210
(二)间接法重衬210
(三)自凝软衬材料重衬210
第十节 即刻义齿211
一、即刻义齿的优缺点211
(一)优点211
(二)缺点211
二、即刻义齿的适应证211
三、即刻义齿的制作212
(一)留记录212
(二)取印模212
(三)确定颌位关系212
(四)试牙212
(五)排牙212
(六)完成义齿213
(七)外科手术和义齿戴入213
(八)手术后的护理214
第十一节 单颌全口义齿214
一、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要求214
二、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特点214
三、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215
第十二节 义齿基托软衬材料的进展216
一、软衬材料的分类216
二、软衬材料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适应证及意义217
三、使用软衬材料的注意事项217
第十二章 可摘局部义齿220
第一节 概述220
一、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缺点220
二、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220
三、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21
四、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221
第二节 冠外直接固位体——卡环221
一、卡环的组成和作用221
(一)支托222
(二)固位臂222
(三)对抗臂222
(四)连接体222
(五)卡环体222
二、卡环固位臂与对抗臂的关系222
三、卡环臂与观测线的关系223
(一)观测仪223
(二)观测线223
(三)观测线的类型224
(四)卡环臂与观测线的关系225
(五)固位卡环臂与倒凹深度、坡度的关系225
四、卡环臂与固位力的关系226
(一)卡环臂的形态、长短和粗细与固位臂的关系226
(二)卡环材料对固位力的影响226
五、卡环的种类226
(一)铸造圆环形卡环226
(二)杆形卡环229
(三)锻制的圆环形卡环231
(四)铸造卡环的组合应用233
(五)铸造卡环与锻丝卡环的组合应用234
第三节 间接固位体234
一、混合支持式义齿的特点234
(一)支持组织的特点234
(二)混合支持式义齿的受力特点234
(三)支点线的特点235
二、间接固位体的作用235
三、间接固位体的设计236
(一)间接固位体与支点线的关系236
(二)间接固位体与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236
四、间接固位体的类型236
(一)支托236
(二)舌隆突杆(连续杆)和舌板238
(三)腭皱238
第四节 连接体238
一、大连接体238
(一)大连接体的作用238
(二)大连接体的设计要求238
(三)大连接体的类型与设计240
(四)上、下颌大连接体的选择246
二、小连接体246
(一)对小连接体的要求246
(二)小连接体类型246
(三)组织支点247
三、终止线247
第五节 人工牙与基托248
一、人工牙248
(一)人工牙的种类248
(二)选择人工牙的原则249
二、基托250
第六节 Kennedy分类及设计253
一、Kennedy分类253
(一)对分类的要求253
(二)Kennedy分类法254
二、Kennedy分类设计255
(一)混合支持式义齿255
(二)黏膜支持式义齿257
第七节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的治疗263
一、系统性疾病对修复治疗的影响263
二、口腔检查与制订治疗计划264
(一)初步检查诊断264
(二)制作诊断模型265
(三)诊断模型上?架265
三、修复前的口腔准备267
第八节 预备基牙270
一、导平面的预备271
(一)导面板的导平面预备271
(二)基牙舌面的导平面预备271
(三)小连接体的导平面预备272
(四)前牙导平面预备272
二、基牙轴面预备272
三、固位倒凹的预备273
四、消除干扰273
(一)消除干扰牙尖273
(二)调磨过大的倒凹273
(三)为连接体消除干扰274
五、小连接体位置的预备274
六、支托凹位置的预备274
(一)后牙?支托凹的预备274
(二)前牙支托凹的预备276
七、具有切削基台冠的制作277
八、制作暂时冠278
第九节 印模与模型279
一、印模材料279
(一)非弹性印模材料279
(二)弹性印模材料280
二、印模的种类280
(一)解剖式印模280
(二)功能性印模281
三、制取印模281
(一)制取上颌印模的要点281
(二)制取下颌印模的要点282
(三)制取上颌和下颌印模的注意事项283
四、灌注模型284
第十节 上?架及模型预备285
一、确定颌位关系285
(一)利用模型上的余留牙记录上下颌关系285
(二)利用蜡片记录上下颌关系285
(三)利用?托记录上下颌关系286
(四)利用?轨迹记录?关系286
二、上?架287
(一)上?架前的准备287
(二)上?架287
三、模型设计和准备模型288
(一)确定义齿的最终设计288
(二)准备工作模型288
第十一节 制作铸造支架蜡型及其铸造289
一、高熔铸造材料289
二、铸造步骤与方法290
(一)带模铸造290
(二)脱模铸造法294
三、激光焊接294
(一)激光焊接机的组成294
(二)激光焊接原理294
(三)适用范围294
(四)激光焊接的优点295
第十二节 弯制法制作支架及连接杆295
一、弯制法制作卡环及支架295
(一)弯制卡环295
(二)弯制连接杆296
二、铸造支架的弯制卡环制作296
第十三节 试戴支架296
一、检查支架296
二、临床试戴支架297
(一)使支架就位297
(二)支架的调?297
(三)试支架后的处理297
第十四节 人工牙的排列与试戴298
一、人工牙的选择298
(一)前牙的选择298
(二)后牙的选择298
二、人工牙的排列298
(一)前牙的排列299
(二)后牙的排列299
三、试戴300
第十五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完成300
一、完成基托蜡型300
二、装盒301
三、去蜡、填塞塑料301
四、义齿的热处理302
五、开盒、重上?架校正?关系303
六、打磨、抛光义齿303
(一)打磨303
(二)抛光303
第十六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及维护303
一、初戴303
(一)戴入义齿303
(二)义齿戴入后的检查304
(三)义齿基托组织面的调改304
二、戴牙须知304
三、指导患者305
四、戴义齿后的复诊治疗305
(一)黏膜疼痛、破溃305
(二)基牙疼痛306
(三)唾液增多、恶心306
(四)发音不清晰306
(五)咬颊(唇)、咬舌306
(六)咀嚼困难306
(七)固位不良307
(八)嵌塞食物307
(九)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307
第十七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307
一、可摘局部义齿的重衬307
(一)如何判断义齿是否需要重衬307
(二)重衬方法307
二、义齿基托折断的修理308
三、卡环臂、?支托折断的修理308
四、人工牙的修理308
五、咬合过低的处理309
六、大、小连接体的修理309
第十八节 暂时、过渡和治疗性义齿309
一、暂时性局部义齿309
(一)暂时性义齿的适应证309
(二)暂时性义齿的作用309
(三)暂时性义齿的制作310
(四)戴牙及医嘱310
二、过渡性局部义齿310
(一)适应证310
(二)制作方法310
三、治疗性可摘局部义齿311
(一)引起口腔软组织疾病的原因311
(二)口腔软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311
(三)对口腔软组织病变的治疗311
第十九节 临床修复过程中的感染控制312
第十三章 覆盖义齿316
第一节 概述316
一、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物学基础317
(一)牙根、牙周膜与本体感受器317
(二)牙槽骨的吸收与保存317
(三)义齿的支持与固位318
二、覆盖义齿修复的治疗原则319
(一)覆盖义齿修复的适应证319
(二)设计覆盖义齿的基本条件319
(三)覆盖义齿的相对禁忌证及临床注意事项319
三、覆盖义齿修复的优缺点319
(一)覆盖义齿的优点319
(二)覆盖义齿的缺点320
第二节 覆盖义齿修复的设计321
一、覆盖基牙的选择321
(一)牙周条件321
(二)牙体和牙髓情况321
(三)覆盖基牙的数目321
(四)覆盖基牙的位置321
二、覆盖基牙的类型322
(一)长冠基牙与短冠基牙322
(二)无金属顶盖基牙与有金属项盖基牙323
(三)种植覆盖基牙323
三、覆盖基牙上的附着体324
(一)临床应用原则324
(二)机械式附着体325
(三)磁性附着体325
四、特殊类型覆盖义齿326
(一)即刻覆盖义齿修复326
(二)过渡性覆盖义齿修复326
(三)可摘局部覆盖义齿修复326
第三节 覆盖义齿的制作327
一、覆盖义齿治疗计划327
二、覆盖基牙的准备327
(一)牙槽外科准备327
(二)牙体、牙髓及根尖周病变的治疗327
(三)牙周治疗327
(四)过渡性修复328
三、覆盖基牙预备与顶盖制作328
(一)长冠基牙的牙体预备328
(二)短冠基牙的牙体预备328
(三)金属顶盖的制作329
四、印模与模型329
五、颌位关系的记录329
六、基托设计329
七、义齿制作330
八、附着体的安放331
九、制作时的注意事项331
第四节 覆盖义齿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332
一、覆盖义齿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332
二、覆盖义齿修复后护理333
第十四章 附着体义齿335
第一节 附着体义齿的特点、分类和组成335
一、附着体的特点335
(一)固位和稳定335
(二)美观效果336
(三)咀嚼效能336
(四)基牙保存336
(五)制作工艺336
(六)应用范围336
二、附着体分类336
(一)根据附着体安放在基牙上位置分类337
(二)根据附着体固位原理分类337
(三)根据附着体精密程度分类338
(四)根据附着体之间结合形式分类339
(五)根据附着体制作工艺分类339
(六)根据附着体形态分类340
三、附着体义齿的组成340
第二节 附着体义齿的设计和治疗341
一、附着体义齿修复治疗步骤341
(一)修复前检查341
(二)修复前准备341
(三)基牙预备或种植体植入341
(四)附着体义齿制作342
(五)初戴与随访343
二、附着体的临床应用343
(一)冠内附着体343
(二)冠外附着体346
(三)根面附着体和种植体上部结构附着体348
三、附着体义齿的设计350
(一)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350
(二)附着体固位的可摘义齿351
第十五章 套筒冠义齿353
第一节 套筒冠义齿的组成353
第二节 套筒冠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55
一、套筒冠义齿适应证355
二、套筒冠义齿的禁忌证355
第三节 套筒冠义齿的特点356
第四节 套筒冠义齿修复的生理学基础357
第五节 套筒冠义齿的固位358
一、套筒冠固位体的固位原理358
二、圆锥型套筒冠内冠角度与固位力359
三、圆锥型套筒冠与义齿固位360
第六节 套筒冠义齿的设计360
一、基牙的选择360
(一)基牙的条件360
(二)基牙的类型361
二、套筒冠固位体设计361
(一)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361
(二)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按制作工艺分类362
(三)内冠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362
三、人工牙设计363
四、连接体设计364
五、基托设计364
第七节 套筒冠义齿的制作364
一、修复前检查、诊断364
二、修复前准备365
三、修复体制作365
(一)基牙的预备365
(二)临时义齿修复365
(三)工作模型的制作366
(四)内冠的制作366
(五)内冠的粘固366
(六)临时义齿的修整366
(七)修复体的制作366
第八节 套筒冠义齿初戴和戴入后出现的问题367
一、义齿的初戴367
(一)固位情况367
(二)咬合情况368
(三)随访368
二、修复体初戴后出现的问题368
(一)牙面折裂368
(二)修复体折断369
(三)基牙病变369
第十六章 磁性固位义齿371
第一节 磁性附着体固位义齿的概述371
一、磁性附着体的分类及特点371
(一)分类371
(二)主要特点371
二、磁性附着体的应用形式372
(一)衔铁的种类及制备372
(二)磁性附着体的应用形式373
第二节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374
一、基牙的选择374
二、应用磁性附着体的全口覆盖义齿的制作375
三、磁性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的优点375
四、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的适应证376
第三节 磁性附着体在其他义齿中的应用376
一、完全由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局部覆盖义齿376
二、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固定-可摘式局部义齿377
三、磁性附着体与卡环共同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379
四、磁性附着体与其他附着体共同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380
五、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过渡义齿380
第十七章 种植义齿382
第一节 种植体结构及种植义齿分类382
一、种植体结构382
(一)种植体382
(二)基台382
(三)相关辅助部件383
二、种植义齿分类383
第二节 种植体选择及植入位点设计384
一、种植区骨组织结构特点及种植体的选择384
(一)骨组织结构特点384
(二)种植体选择385
二、部分牙列缺损时种植体及植入位点的选择385
(一)植入位点385
(二)应注意的问题386
三、牙列缺失(无牙颌)的种植体植入位点及分布设计386
第三节 种植义齿修复的生物力学386
一、种植义齿修复中骨组织生物力学386
二、种植体及基台设计的力学原则387
(一)种植体颈部形态的设计387
(二)种植体体部的形态及其表面设计387
(三)种植体底部或下缘的设计387
(四)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结构387
三、种植义齿修复中的生物力学388
(一)种植义齿的结构力学388
(二)固定种植义齿的结构力学389
(三)种植覆盖义齿的结构力学390
第四节 种植体植入术前检查及准备390
一、种植体植入术前检查390
(一)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390
(二)几种常见系统性疾病处理对策391
二、种植外科模板制作392
(一)CAD/CAM树脂模板制作技术392
(二)人工制作树脂模板技术392
第五节 种植义齿修复设计393
一、种植义齿修复设计的基本原则393
(一)正确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393
(二)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393
(三)有益于口腔软、硬组织健康393
(四)坚固耐用393
(五)合理的?力传导和应力分散393
(六)美学393
二、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394
(一)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原则394
(二)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394
第六节 部分牙列缺损种植修复设计及制作397
一、部分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分类设计397
(一)种植体单冠及联冠修复设计要点397
(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修复设计要点397
二、部分牙列缺损种植义齿结构的制作要点(以烤瓷冠桥为例)398
第七节 无牙颌种植义齿修复的分类设计及制作399
一、无牙颌种植义齿的分类设计399
(一)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设计要点399
(二)无牙颌覆盖式种植义齿401
(三)无牙颌固定式与覆盖式种植义齿比较404
二、无牙颌种植义齿的制作要点405
(一)无牙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体制作405
(二)覆盖式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制作406
第八节 种植义齿的牙周维护409
一、种植体周病的预防、治疗和维护409
二、定期复查及维护期治疗409
第九节 种植义齿的检查标准409
一、种植义齿的评价指征409
二、成功标准411
第十节 口腔种植并发症及处理411
一、种植术中并发症411
二、种植术后早期并发症412
三、愈合期并发症413
四、修复后并发症414
第十八章 颌面缺损修复416
第一节 颌面缺损的病因及影响416
一、颌面缺损的病因416
(一)先天性因素416
(二)后天性因素416
二、颌面部缺损的影响417
第二节 颌骨缺损的修复418
一、颌骨缺损的修复前检查418
二、颌骨缺损的分类419
(一)上颌骨缺损的分类419
(二)下颌骨缺损的分类421
三、颌骨缺损的修复原则422
四、颌骨缺损的修复特点423
(一)印模特点423
(二)固位技术424
(三)颌位关系记录425
(四)咬合设计426
五、上颌骨缺损修复设计426
六、上颌骨缺损的修复技术433
(一)中空式上颌赝复体的制作433
(二)硅橡胶阻塞器与上颌义齿分段式修复体437
(三)种植体、杆卡式附着体固位的上颌修复体的修复技术438
七、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设计439
(一)第一类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设计440
(二)第二类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设计443
八、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技术445
第三节 颜面部缺损的修复446
一、概述446
(一)修复原则446
(二)颜面部缺损修复的印模特点与方法447
(三)固位特点447
(四)材料特点448
二、眼缺损的修复449
(一)临床检查449
(二)义眼设计449
(三)制作方法(成品义眼法)449
三、眶缺损的修复450
(一)临床检查450
(二)修复设计450
(三)制作方法451
四、耳缺损的修复452
(一)临床检查452
(二)修复设计452
(三)制作特点452
五、鼻缺损的修复454
(一)临床检查454
(二)修复设计454
(三)制作方法455
第四节 颜面器官赝复体的智能化设计与个体化快速制作456
一、颜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的建立456
(一)颜面部软组织三维数据的获取方法456
(二)颜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的重建457
二、颜面赝复体智能化仿真设计457
(一)负型颜面赝复体仿真设计理论457
(二)颜面赝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457
三、颜面赝复体的快速制作458
四、反求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集成在颜面赝复中的应用459
第十九章 牙周夹板461
第一节 牙周夹板的分类、适应范围及条件461
一、牙周夹板的分类461
二、牙周夹板的适应范围461
三、牙周夹板应具备的条件462
第二节 牙周夹板的作用机制462
一、牙周夹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462
二、牙周组织的代偿功能464
三、咬合关系464
第三节 牙周夹板制作464
一、暂时性牙周夹板的制作464
二、恒久性牙周夹板的制作465
(一)可摘式恒久性牙周夹板的制作465
(二)固定式恒久性牙周夹板的制作466
(三)固定可摘式牙周夹板467
(四)伴有缺失牙的恒久性牙周夹板的制作原则467
第四节 牙周夹板的咬合关系调整468
第二十章 咬合板470
第一节 咬合板的分类、作用机制与适应范围470
一、咬合板的分类470
二、咬合板的作用机制470
三、咬合板的适应范围471
第二节 常用咬合板的制作471
一、上颌全牙列咬合板的制作471
二、上前牙平面咬合板的制作471
三、上前牙斜面导板咬合板的制作472
第三节 咬合板的戴入调整及后续治疗472
一、全牙列咬合板的戴入与调整472
二、导板咬合板的戴入调整473
三、咬合板的后续治疗473
第四节 各类咬合板的应用473
一、松弛咬合板473
二、稳定性咬合板473
三、再定位咬合板474
四、调位性咬合板474
五、软弹性咬合板474
六、枢轴咬合板474
第二十一章 咬合重建修复476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476
一、适应证476
二、禁忌证476
第二节 咬合重建的口腔检查477
一、临床检查477
二、特殊检查478
三、模型分析479
第三节 咬合重建的治疗479
一、咬合治疗原则479
二、?重建的咬合调整479
第四节 咬合重建修复体480
一、过渡性咬合重建修复体480
二、永久性咬合重建修复体480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83
热门推荐
- 3075067.html
- 3910496.html
- 851208.html
- 1301432.html
- 2224685.html
- 2153376.html
- 3709677.html
- 1010836.html
- 2902165.html
- 350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5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9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9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6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9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0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7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