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家教
  • 木木,陈彦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55345030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家庭教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源于父母的以身作则和引导2

“只知道讲究穿着,瞎臭美,衣服好不好看有什么关系?能穿不就行了”——认为中学生不能讲究穿着2

“球有什么好踢的,你又不能做运动员”——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5

“星期天把你的衣服带回家,让妈妈给你洗吧”——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使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8

“爸妈都能在星期天晚起,为什么我就不能”——不注意以身作则,影响了孩子健康的作息习惯12

“宝贝,你上学快迟到了,快点儿吃”——造成孩子慌里慌张的坏习惯15

“不着急,晚了,爸爸可以开车送你去”——不端正态度,容易使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19

“妈妈说不用整理房间,因为我又不整天待在家里”——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念,使孩子养成邋里邋遢的坏毛病22

第二章 与孩子相处时,要懂得尊重和引导28

“别光顾着吃,跟妈妈说说最近在学校表现如何”——忙里偷闲,总是在餐桌上教育孩子28

“孩子毕竟还小,大人的心事还是不让他知道的好”——刻意掩饰自己,不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31

“你懂什么啊!就按我说的去做就行了”——家长专制思想,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话语权35

“你脑子里装的是浆糊吗?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说话太直接,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38

“爸妈错的时候都没有跟我道歉!那以后我做错了,也不跟他们道歉”——面子问题,父母做错事不愿先向孩子低头认错41

“妈,你怎么能随意翻看我的日记呢”——偷看孩子的隐私,导致亲子之间出现心理隔阂44

“爸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心里明白。可是他们整天在我耳边唠叨,真是烦死了”——总把对孩子的付出挂在嘴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48

第三章 敢于放手,适时引导,孩子才能更独立54

“怎么老是学不会?算了,别硬撑了,放弃吧”——不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失败,导致孩子做事缺乏毅力54

“这种事只有大人能做好,你不行的”——片面否定孩子,不支持孩子去做富有挑战性的事57

“一切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好,自己怎样吃苦受累都值”——过于关注和照顾孩子,使孩子的依赖性很强,不够自立61

“孩子正值青春期,不看紧点儿怎么行?所以平时我尽量不让他自由活动”——过多约束孩子,使孩子丧失独立的“空间”65

“你的将来我都给你想好了,老老实实按照这个路子去走,准没错”——一厢情愿,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未来69

“孩子,别怕,出了事情,有爸妈替你挡着呢”——处处保护孩子,使他不懂得自己保护自己72

“就这一个孩子,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舍得故意让他去吃苦”——不舍得把孩子放到艰苦环境中锻炼76

第四章 如何让孩子从家庭融入到社会82

“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多好!干吗非要跟那些朋友嘻笑打闹”——不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导致孩子自我封闭82

“跟人打交道,别老是闷不作声,要多说话多发言”——一味地鼓励孩子滔滔不绝,忽略了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倾听的重要作用86

“一个女孩子家,整天和男生黏在一块,成何体统!以后不许再跟男生来往”——剥夺孩子与异性交往的权利89

“什么?老师竟然故意为难你!不行!我找他们领导去”——不教孩子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93

“别把你的东西随便借给别人,万一弄丢了怎么办”——不鼓励孩子与人分享,使孩子难以融入集体和社会97

“你同学真的那样啊?快再跟妈妈说说还有什么其他小秘密”——出于好奇,纵容孩子谈论他人的隐私100

“XXX肯定在老师面前打你小报告了,不然老师怎么会知道这件事”——妄下结论,使孩子胡乱猜疑别人,引发交往矛盾104

第五章 正确地监督和引导,才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110

“作业做完了也别闲着!再做点儿练习题”——过分督促孩子,使孩子一提作业头就大110

“妈,我不想再上课外班了,我学得很累”——父母盲目地为孩子报过多的课外班113

“就你考这点儿分数,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啊”——孩子学习不好,父母不是讽刺、挖苦就是打骂117

“咱们全家的希望可都在你身上了,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啊”——盲目给孩子施加思想压力,使孩子患上考试焦虑症120

“不进个好学校,将来怎么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名牌大学”——想方设法让孩子进重点学校124

“搞什么实践活动,简直是不务正业!把课本知识学好就行了”——忽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127

“这是什么学习计划啊!怎么越学成绩越不见好”——帮孩子制订的学习计划不科学131

第六章 在教育和引导孩子性格方面,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36

“好了好了,别闹了,妈妈答应你还不行吗”——父母一次次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从而导致孩子形成任性的性格136

“行了!妈,你别再说了,我就是个白痴,什么都做不好”——对孩子进行贬抑性评价导致孩子自卑139

“你太棒了!比他们任何人都聪明”——过分夸赞,使孩子形成骄傲自大的性格143

“整天就知道看电视也不学习!惹急了我,把电视砸了”——父母不注意及时控怒,无形中使孩子形成了爱冲动的性格147

“想给同学买什么礼物就去买吧!咱家不缺钱”——狂妄自大,不自觉中使孩子形成了爱慕虚荣的性格150

“这就是你做出的选择?真幼稚!以后还是先想好再做决定吧”——引导不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优柔寡断154

“又不是你的错,干吗要原谅别人,主动道歉”——父母斤斤计较,导致孩子心胸狭窄,缺乏宽容心157

第七章 结合现代观念,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64

“不该花的钱绝对不能花,该花的钱也要想办法节省”——一味地教孩子节俭,扭曲了理财的内涵164

“想多要零花钱?可以,以后就用做家务来换取吧”——把孩子的零花钱和做家务简单挂钩167

“今年又得了多少压岁钱?全部交上来吧,妈妈替你保管”——没收孩子的压岁钱,不让孩子自己支配170

“把钱借给同学然后加收利息,你这想法还真不错”——教孩子赚钱的方式不当,让金钱污染了纯洁的友谊174

“这次考试要是能进入前3名,爸爸就奖你300块钱”——单纯地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成为拜金主义者177

第八章 面对孩子抽烟、吸毒等,父母该怎么办184

“以后不准再玩电脑了!再玩就把网线给你拔掉”——总是一味地限制孩子上网,结果使孩子在网瘾中越陷越深184

“去别的房间写作业去,爸爸要在客厅里抽烟”——父母不以身作则,容易让孩子过早接触到“烟毒”188

“儿子,来,尝一口。别怕,你是男子汉”——故意“教唆”孩子学喝酒,过早让孩子成为“酒鬼”191

“既然我这么没用,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不及时疏导孩子消极悲观的情绪,导致孩子产生自杀念头195

“没事!我家孩子胆小,不叮嘱他他不敢去碰毒品”——不对孩子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容易使孩子沾染吸毒的恶习198

“别这么没出息!他打你你一定要还手,绝不能被人欺负”——教孩子以暴制暴,使孩子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202

“今天我手气可真是好啊,逢赌必赢”——父母自控力差,让孩子过早地受到赌博的诱惑206

第九章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帮助孩子正视青春期的各种问题212

“哼!小小年纪就开始谈恋爱,看我不打断你的腿”——粗暴地禁止孩子早恋,导致孩子在感情的旋涡中不能自拔212

“哎呀!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呀!真不知道羞耻”——把孩子的自慰行为看作可耻,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216

“没事!你还小,等到了年龄妈妈再告诉你什么是月经”——对孩子来月经总是掖掖藏藏,使孩子生活在恐惧情绪中219

“你这孩子,这么小就干这种事情,肯定是胡思乱想了”——发现孩子遗精,就断定孩子有了“流氓思想”223

“竟然爱上了老师,这还了得!我找你们老师算账去”——认为“恋师情结”有悖人伦,不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青春期师生恋”227

“当初不让你恋爱,你偏不听,现在可好,被人甩了吧,活该”——对孩子的“失恋”冷嘲热讽,让孩子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231

“孩子整天就知道追星,说他也不听,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对偶像的崇拜,用错方法,反而适得其反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