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制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晋藩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6067·27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法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奴隶制法律制度13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13
第一节 夏朝的法律及其本质13
一 夏奴隶制国家的产生13
二 由原始习俗到法律16
三 “禹刑”的内容及其本质18
第二节 商朝法律的内容及其特点20
一 法律形式21
二 刑事立法22
三 民事性质的法律规范24
四 婚姻家庭制度25
第三节 夏商的司法制度26
一 司法机关26
二 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27
三 “神判”与“天罚”29
一 周初的立法思想30
第一节 立法概况30
第二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770年30
二 周公制礼和吕侯制刑32
三 法律形式33
第二节 周礼的实质及其作用35
一 礼的起源及其发展35
二 礼的内容及其作用35
三 礼与刑的关系37
一 刑事法律规范39
第三节 西周法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39
二 民事性质的法律规范42
三 婚姻家庭制度43
四 西周法律是维护奴隶制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45
第四节 西周的司法制度47
一 司法机关47
二 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47
三 刑罚的执行51
一 井田制的崩溃和阶级关系的变动53
第一节 奴隶制法律制度的瓦解53
第三章 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革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53
二 奴隶制法律制度的瓦解55
第二节 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57
一 作“刑书”和铸“刑鼎”57
二 围绕公布成文法的论争58
第一节 新兴地主阶级的立法原则和李悝《法经》65
一 新兴地主阶级的立法原则65
第四章 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65
第二编 封建制法律制度65
二 李悝《法经》的内容及其本质69
第二节 商鞅对法律制度的改革74
一 改“法”为“律”74
二 明法重刑75
三 奖励耕战78
四 剥夺旧贵族的特权80
第三节 各诸侯国法律制度的变化81
一 法律性质的变化81
二 刑罚制度的变化84
三 司法制度的变化85
第五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87
第一节 秦朝的立法概况87
一 立法思想87
二 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88
三 云梦《秦简》90
第二节 秦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91
一 秦律的基本内容91
二 秦朝的刑罚制度104
三 秦律的基本特点116
第三节 秦朝的司法制度120
一 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120
二 司法机关120
三 诉讼程序和审判制度121
四 监狱管理制度123
五 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124
第一节 汉朝的立法概况126
一 汉初的立法思想126
第六章 汉朝的法律制度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26
二 两汉的立法活动128
三 汉朝的法律形式132
第二节 汉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136
一 汉律的基本内容136
二 汉朝的刑罚制度150
三 东汉法律内容的变化158
四 汉律的基本特点161
一 司法机关162
第三节 汉朝的司法制度162
二 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164
三 《春秋》决狱169
四 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171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公元220年——公元581年173
第一节 立法概况173
一 三国的立法概况173
二 两晋的立法概况175
三 南朝的立法概况176
四 北朝的立法概况178
第二节 法律的主要变化180
一 维护封建贵族的政治特权,“八议”入律, “官当”出现181
二 确立“重罪十条”182
三 在实行严酷的刑罚制度的同时,进行某些改革183
四 法律形式、立法体例的发展和法律概念的规范化186
第三节 司法制度188
一 司法机关188
二 诉讼制度190
三 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191
第八章 隋唐五代的法律制度公元581年——公元960年193
第一节 隋朝的法律制度193
一 隋朝的立法活动193
二 《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194
第二节 唐朝的立法概况197
一 唐初的立法思想197
二 唐律的制订与修改201
三 唐六典203
四 法律形式204
第三节 唐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205
一 唐律的基本内容205
二 唐律的主要特点223
三 唐律的历史地位226
第四节 唐朝的司法制度227
一 司法机关227
二 诉讼程序230
三 死刑复核及录囚制度231
四 监狱管理232
五 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233
第五节 五代的法律制度235
一 五代的立法活动235
二 五代法律的特点236
第九章 宋辽金元的法律制度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239
第一节 宋朝的法律制度239
一 立法概况239
二 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243
三 司法制度252
第二节 辽金的法律制度256
一 立法概况256
二 法律的主要特点258
三 司法制度259
第三节 元朝的法律制度260
一 立法概况260
二 法律的特点262
三 司法制度267
第十章 明朝的法律制度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270
第一节 明朝的立法概况270
一 明初的立法思想270
二 明律的制定与明大诰273
三 例的重要地位276
四 大明会典277
第二节 明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278
第三节 明朝的司法制度291
一 司法权由皇帝严格控制291
二 特务机关直接行使审判权292
三 司法机关与诉讼程序294
四 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参预和监督297
第十一章 清朝的法律制度公元1644年——公元1840年300
第一节 立法概况300
一 大清律的制定和统治者的立法思想300
二 条例与编例302
三 《清会典》与则例、事例303
第二节 清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304
四 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单行法304
一 以严刑峻法推行政治、思想高压政策305
二 严禁内外官交结,确保皇帝极端专制主义的统治308
三 维护满族居于优越地位的封建等级制度310
四 保护旗地旗产和封建财产关系313
五 限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16
六 继续确认封建家族主义的统治320
第三节 清朝的司法制度321
一 司法机关321
二 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323
三 对少数民族地区司法管辖的深入326
第三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332
第十二章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公元1840年——公元1911年332
第一节 清末的预备立宪332
一 预备立宪的发生及其实质332
二 《钦定宪法大纲》334
三 谘议局和资政院章程335
四 《重大信条十九条》337
一 立法概况339
第二节 清末立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39
二 清末立法的主要内容342
三 清末立法的基本特点346
第三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349
一 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349
二 司法制度的改革350
第十三章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公元1851年——公元1864年353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立法概况353
一 关于政权组织355
第二节 太平天国法律的基本内容355
二 关于土地制度357
三 刑事立法358
四 婚姻立法361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司法制度362
一 司法机关362
二 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362
第四节 太平天国法律的革命性和局限性363
一 夹杂严重的封建主义毒素364
二 充斥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365
三 未能把法律的锋芒始终对准阶级敌人365
第十四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公元1912年1月——公元1912年3月368
第一节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68
一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368
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71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革命法令的内容及其特点377
一 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377
二 提倡人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378
三 振奋民族精神,废除封建恶习380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381
第四节 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383
第十五章 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公元1912年——公元1928年386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宪法及其本质386
一 《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387
二 《中华民国约法》390
三 《中华民国宪法》392
一 立法概况394
第二节 北洋政府立法的内容及其特点394
二 法律的内容和特点396
第三节 北洋政府的司法制度401
一 司法机关401
二 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402
三 军法与军事审判403
四 判例与解释例的广泛应用404
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是国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和立法基础406
第一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和组织法406
第十六章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公元1925年7月——公元1927年7月406
二 国民政府组织法407
第二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革命立法410
一 刑事立法410
二 土地劳动立法412
三 关于解放妇女和婚姻继承方面的立法415
第三节 司法机关和诉讼制度416
一 司法机关的设置416
二 武汉国民政府司法制度的改革417
第十七章 国民党政府的法律制度公元1927年——公元1949年421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的立法概况421
一 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由来421
二 立法的三个阶段423
三 立法特点425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宪法426
一 国民党政府的制宪活动426
二 《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431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刑法435
一 刑法和特别刑事法规的制订435
二 刑事立法的内容和特点436
第四节 国民党政府的民商法440
一 民商法的制订440
二 民商法的内容和特点441
第五节 国民党政府的司法制度448
一 司法机关体系与审级448
二 审判制度449
三 刁难人民的诉讼程序450
四 特务参预司法审判活动454
第四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460
第十八章 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公元1927年——公元1937年460
第一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460
一 《宪法大纲》的制定与修改460
二 《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460
三 《宪法大纲》的基本特点及历史意义463
一 土地立法464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革命立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464
二 劳动立法472
三 婚姻立法475
四 刑事立法478
第三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481
一 司法机关的任务与组织481
二 诉讼原则和审判制度483
一 施政纲领的制定487
第一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487
第十九章 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公元1937年——公元1945年487
二 施政纲领的内容488
三 保障人权条例489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革命立法的基本内容与特点490
一 刑事法规490
二 土地和民事法规493
三 劳动法规497
四 婚姻法规499
一 法院组织500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500
二 诉讼制度502
三 马锡五审判方式506
四 调解制度508
五 狱政制度510
第二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公元1945年8月——公元1949年9月512
第一节 宪法原则和施政纲领512
一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512
二 各解放区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513
一 土地法大纲516
第二节 人民民主政权革命立法的内容和特点516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和民事立法518
三 劳动立法521
四 刑事立法523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526
一 摧毁反动司法机关建立各级人民法院526
二 司法制度的新发展527
三 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530
热门推荐
- 681791.html
- 1339567.html
- 2929608.html
- 1810584.html
- 65070.html
- 2953808.html
- 3484495.html
- 776960.html
- 1347745.html
- 760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7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9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8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5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0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5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