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
  • 邓敏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050602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记1

第一编:总论1

一、中国文学史的五个建设阶段1

1、文史混杂的筹建阶段2

序言:总结经验 继续开拓 张炯5

2、汉语文学史编写阶段5

回顾与展望 刘魁立7

3、各民族文学史编写阶段8

4、各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阶段9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建设历程11

5、《中华民族文学通史》编写阶段11

1、酝酿期(1955—1958)12

2、规划期(1958—1966)14

3、中断期(1966—1979)18

4、复苏期(1979—1986)18

5、收获期(1986— )22

三、对中国文学史著作的数量分析及总体评价26

1、中国各民族文学史建设轨迹图表27

2、中国各民族文学史著作的基本类型29

3、知名学者对中国文学史著作的总体评价33

第二编:内容论41

一、不同的文学史观41

1、前人的观点42

2、今人的看法44

3、本书的意见47

二、中国各民族文学史著作的基本内容49

1、主要文学样式及其相互关系50

2、重要作家和作品51

3、重要文学理论和文学流派53

4、重要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54

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著作的特殊内容55

1、民族概况及历史变迁55

2、文学源流及族际交流56

3、宗教哲学和文化环境57

4、民间歌手和民间艺人60

1、分类合编体61

第三编:体例论61

一、中国汉语文学史著作的常见体例61

2、作家纪传体63

3、作品评论体64

4、史话体65

5、编年体68

6、表解体68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著作的特殊体例69

1、大跨度的分期断代体70

2、双线式的条块并存体71

3、性质模糊的史概结合体72

4、概况概论体73

一、族际关系:“化合文学”论75

第四编:关系论75

1、化合文学的基本概念76

2、化合文学的广泛性与多样性77

3、化合文学的生成条件79

4、化合原理的普遍意义81

5、中国各民族文学的化合过程82

二、古今关系:“厚今薄古”辨94

1、古今厚薄大讨论95

2、实事求是待古今96

三、史论关系:“论从史出”谈97

1、一般文学史的史论关系98

2、民族文学史的史论安排102

3、《侗族文学史》的理论层次106

第五编:专题论110

一、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问题110

1、情爱是文学创作的最初动因111

2、氏族文学是民族文学的胚胎112

3、部落文学是民族文学的根基113

4、民族文学是盛开的文学花朵113

5、国家文学是民族文学的花圃114

6、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归宿115

二、民族文学史的分期问题115

1、民族文学史分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5

2、民族文学史常用的几种分期方法117

3、民族文学史的分期原则123

4、《侗族文学史》的分期125

三、民间文学生存年代判断问题130

1、历史是时间顺序的排列130

2、判断民间文学生存年代的几种方法131

3、办法要在实践中探索寻找135

四、民间文学作品的分类问题135

1、尊重科学,注重实际136

2、概念明确,前后统一137

五、两种文化斗争问题138

六、跨国问题139

第六编:著者论144

一、近现代知名的中国文学史著译者144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纂组织及其利弊163

三、要造就一大批中国各民族文学史家164

第七编:别论168

一、对同题多体作品的处理168

二、对民间文学作品异文的处理169

三、对多能作家和多能艺人的处理170

四、对跨代作家的处理171

五、对资料的觅集和处理172

六、对考证材料的处理174

七、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处理175

八、对音译语词的处理176

九、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处理177

附录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总目提要179

附录二:中国各民族文学史著作编年总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