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策略丛书 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防治 联发联控战略及路线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策略丛书 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防治 联发联控战略及路线图
  • 郝吉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4884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空气污染控制-研究-华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策略丛书 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防治 联发联控战略及路线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来源与减排潜力研究1

1.1 京津冀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的气象和气候背景3

1.1.1 京津冀地区霾形成的气象条件及污染物输送通道3

1.1.2 京津冀地区雾霾日数及能见度的特征分析及变化趋势11

1.1.3 气候条件对京津冀地区霾日数的影响15

1.1.4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17

1.2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21

1.2.1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特点22

1.2.2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24

1.2.3 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的部门分担29

1.2.4 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特征34

1.3 京津冀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分析38

1.3.1 京津冀地区PM2.5 污染特征分析38

1.3.2 京津冀地区臭氧污染特征分析42

1.3.3 京津冀地区大气PM2.5 的来源解析43

1.3.4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57

1.3.5 现有监测体系用于研究京津冀大气污染问题的局限性73

1.4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减排面临的挑战74

1.4.1 京津冀能源结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挑战75

1.4.2 京津冀产业布局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挑战76

1.4.3 京津冀农业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挑战76

1.4.4 京津冀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挑战77

1.4.5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社会经济驱动78

参考文献80

第2章 京津冀区域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83

2.1 京津冀区域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85

2.1.1 京津冀区域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分析86

2.1.2 京津冀区域能源分配图的绘制和分析113

2.1.3 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129

2.1.4 主要结论140

2.2 京津冀区域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41

2.2.1 京津冀区域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141

2.2.2 京津冀区域2030年能源、产业发展情景分析155

2.2.3 主要结论177

2.3 国外类似区域能源、产业转型的经验借鉴178

2.3.1 日本东京都市圈发展的经验借鉴178

2.3.2 美国“铁锈地带”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190

2.3.3 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194

2.3.4 主要结论198

2.4 京津冀区域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战略构思198

2.4.1 基本认识198

2.4.2 战略思路和目标201

24.3 重点任务203

2.4.4 保障措施206

2.5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区域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建议207

参考文献210

第3章 京津冀主要耗能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研究215

3.1 京津冀及其主要耗能行业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217

3.1.1 京津冀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17

3.1.2 京津冀主要耗能行业发展现状和污染物排放特征230

3.2 京津冀主要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措施263

3.2.1 电力行业263

3.2.2 钢铁行业270

3.2.3 建材行业275

3.2.4 石化化工行业283

3.2.5 民用部门287

3.3 京津冀主要耗能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293

3.3.1 情景设置293

3.3.2 污染物排放预测294

3.4 京津冀主要耗能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建议307

3.4.1 总体情况307

3.4.2 存在的问题309

3.4.3 政策建议310

参考文献311

第4章 京津冀区域农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研究313

4.1 京津冀地区农业源氨排放的时空分布315

4.1.1 京津冀地区种植业氨排放的时空分布316

4.1.2 京津冀地区养殖业氨排放的空间分布326

4.1.3 京津冀地区总氨排放的时空分布331

4.1.4 京津冀地区总氨排放的强度336

4.1.5 减少农业源氨排放的技术分析337

4.2 京津冀地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340

4.2.1 京津冀地区作物秸秆340

4.2.2 京津冀地区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342

4.2.3 京津冀地区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策略344

4.3 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农业源污染防治战略344

4.3.1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344

4.3.2 农村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分布349

4.3.3 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的可行性分析358

4.3.4 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实例分析361

4.3.5 京津冀区域农村生活能源结构优化建议366

4.4 京津冀区域现代农田林网发展与大气联发联控战略367

4.4.1 农田林网及其效益367

4.4.2 我国农田林网发展现状371

4.4.3 京津冀区域农田林网建设情况372

4.4.4 京津冀农田林网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375

4.4.5 国内外农田林网发展经验借鉴377

4.4.6 京津冀区域农田林网发展趋势分析379

4.4.7 京津冀农田林网优化改造模式380

4.5 小结381

参考文献383

第5章 京津冀区域可持续高效率的交通系统发展战略387

5.1 京津冀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排放控制现状389

5.1.1 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分析389

5.1.2 排放控制现状分析394

5.1.3 区域移动源交通和排放控制一体化的协调机制400

5.1.4 区域移动源交通及排放控制一体化面临的障碍和挑战402

5.2 基于区域路网的高分辨率交通排放清单404

5.2.1 建立全路网的交通源活动水平数据库404

5.2.2 京津冀区域机动车排放模型更新和完善408

5.2.3 建立基于路网的高分辨率交通排放清单414

5.2.4 京津冀区域机动车排放规律演变分析419

5.3 京津冀移动源排放控制技术措施发展趋势和减排潜力研究423

5.3.1 国内外移动源排放控制体系分析423

5.3.2 建立移动源排放控制技术措施库434

5.3.3 京津冀交通源排放趋势预测的多情景设计436

5.3.4 交通源PM2.5 排放减排目标和控制措施减排潜力评估437

5.4 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排放综合控制政策建议441

5.4.1 面临的挑战和国际经验的启示441

5.4.2 主要政策建议443

参考文献445

第6章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监测监管体系研究449

6.1 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现状分析451

6.1.1 监测点位布设概况451

6.1.2 监测点位代表性分析451

6.1.3 监测能力概况453

6.1.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453

6.1.5 监测结果评价体系454

6.1.6 信息发布体系456

6.1.7 大气污染源监测体系现状459

6.2 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462

6.2.1 环境监测法律法规不完善,监测机构职责定位和事权划分不明晰462

6.2.2 监测范围和要素指标覆盖不全463

6.2.3 监测技术体系不完备,立体监测等新技术应用不足464

6.2.4 监测数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465

6.2.5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信息公开与共享程度不够466

6.2.6 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467

6.2.7 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机制不健全467

6.3 加强监测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468

6.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环保部门职责定位与事权划分468

6.3.2 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469

6.3.3 加强立体监测体系建设471

6.3.4 健全环境监测质控体系480

6.3.5 构建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信息公开与共享482

6.3.6 建立监测与执法联动机制482

6.3.7 加强对社会化环境监测工作的引导和管理484

参考文献485

第7章 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规划与中长期路线图489

7.1 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设定491

7.1.1 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和标准的差距491

7.1.2 国外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浓度降低的案例和启示492

7.1.3 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浓度降低的趋势496

7.1.4 京津冀区域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各阶段目标497

7.2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物输送及其空气质量影响498

7.2.1 周边省份对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498

7.2.2 京津冀区域城市间大气污染输送及其空气质量影响503

7.2.3 基于污染物跨界输送规律的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策略510

7.3 多源排放控制与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响应511

7.3.1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现状的模拟与验证511

7.3.2 源排放-区域空气质量非线性响应模型建立521

7.3.3 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的非线性源解析525

7.4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情景分析530

7.4.1 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530

7.4.2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景分析538

7.4.3 京津冀区域不同排放控制情景的空气质量预测541

7.5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路线图和政策建议543

7.5.1 产业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战略543

7.5.2 能源革命与清洁能源发展战略543

7.5.3 农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544

7.5.4 区域可持续高效率的交通系统发展战略545

7.5.5 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监管战略545

7.5.6 区域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战略546

7.6 小结549

参考文献549

索引5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