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社会主义行进中 共产党执政与党的建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方社会主义行进中 共产党执政与党的建设
  • 俞良早,汤德森,许开轶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423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方社会主义行进中 共产党执政与党的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俄共(布)与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1

第一节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与成长1

一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运动1

二 党的二大与党内的分歧2

三 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成长4

四 列宁关于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6

第二节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的政权建设8

一 二月革命胜利和列宁的《四月提纲》8

二 布尔什维克党掌握政权和巩固政权11

第三节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13

一 国内战争与战时共产主义13

二 俄共(布)十大与苏俄向新经济政策转变15

三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16

第四节 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18

一 列宁的若干重要著作18

二 列宁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贡献21

三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32

第五节 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40

一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成就40

二 工农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42

第二章 联共(布)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43

第一节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43

一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及教训43

二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及经验50

第二节 苏联建成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61

一 苏共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与1936年宪法61

二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形成62

三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特点68

第三节 民主政治建设与党的建设的教训72

一 30年代苏联的肃反运动72

二 30年代苏共组织建设中的问题76

第四节 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79

一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79

二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弊端83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初步胜利87

第一节 党的建立与党领导的革命战争87

一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87

二 党领导的革命战争89

三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若干重要著作93

四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若干重要著作96

第二节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99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意义99

二 恢复国民经济100

三 稳步推进各项工作102

四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04

五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重要著作105

第三节 民主政治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经验108

一 民主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108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110

三 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112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就114

一 经济建设方面114

二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118

三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119

第四章 越南、朝鲜等国社会主义的初步胜利123

第一节 越南、朝鲜等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和巩固政权123

一 越南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并开展抗美救国斗争123

二 朝鲜劳动党掌握国家政权并为抗美战争胜利而斗争127

第二节 越南、朝鲜等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31

一 越南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31

二 朝鲜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34

第三节 越南、朝鲜的执政党加强党建的历史经验136

一 越南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及其历史经验136

二 朝鲜劳动党加强党的建设及其历史经验138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苏共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143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与社会主义建设143

一 苏共二十大与反对个人崇拜143

二 党的领导制度的改革149

三 党的干部制度的改革152

四 平反冤假错案与民主制度建设154

五 垦荒运动与经济体制改革156

六 对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评价165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共与社会主义建设166

一 党对农业的新认识与农业体制的改革166

二 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169

三 经济体制改革171

四 对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的评价174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前进177

第一节 党的路线偏差与经济建设失误177

一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的前前后后及其偏差177

二 经济建设的失误182

第二节 党的路线严重偏差与“文化大革命”188

一 “文化大革命”理论的错误188

二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191

三 “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192

第七章 苏联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与社会主义挫折194

第一节 苏共新一届领导人执政与改革仓促启动194

一 戈尔巴乔夫上台与苏共出师不利的经济改革194

二 在原有体制框架内对苏共的建设和“改善”200

第二节 苏共的“革命性变革”与改革走向迷途202

一 1987年1月中央全会“根本改革”党的传统模式的开始202

二 “新思维”对苏共理论的系统“修正”205

第三节 改革重心的重大转移与苏共执政地位的动摇208

一 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208

二 苏共作用的不断被削弱与国家形势的混乱215

三 苏共用多党制取代共产党一党执政体制216

四 苏共组织的分裂218

第四节 苏共执政路线的彻底修正与改革进程的失控219

一 二十八大对苏共传统理论与模式的彻底放弃与苏共的彻底分裂219

二 经济改革计划的无休止争论和经济的全面恶化222

第五节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225

一 “8·19”事件与苏共垮台225

二 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与苏联的解体228

第八章 前进中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32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改革事业的发展232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的起步232

二 党的建设与政治建设237

三 党的十二大与改革的深入发展240

四 对外开放的扩大与“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244

五 党的十三大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46

六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48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改革事业的拓展249

一 沉着应对国际形势与党的执政地位日益巩固249

二 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加强党建的思想253

三 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8

四 改革开放再掀高潮259

五 党的十五大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262

六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263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改革事业的辉煌成就264

一 新世纪中国改革面临的形势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任务264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伟大意义267

三 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建设的新举措268

四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271

第九章 越南、朝鲜执政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发展274

第一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发展274

一 越南共产党六大与“革新开放”的路线274

二 革新开放的发展与党的建设276

三 革新开放的成就283

第二节 朝鲜劳动党的建设与“朝鲜式社会主义”286

一 党的领导与“朝鲜式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286

二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政策调整291

三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与党的建设295

第十章 东方社会主义展望301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301

一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与实质301

二 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305

第二节 理论创新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308

一 东方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表明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308

二 东方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311

第三节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315

一 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好坏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315

二 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是未来东方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保证316

参考文献324

后记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