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音乐教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廖乃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1096328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84页
- 主题词:音乐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音乐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有关音乐教育学1
音乐教育学的概念与内涵(2005)1
引言1
一、“音乐教育学”缕析3
1.音乐3
2.教育16
3.音乐教育26
4.学53
5.音乐教育学57
二、音乐教育学建立的范例59
1.裴斯塔洛奇的贡献60
2.费弗尔的贡献67
3.涅格里的贡献67
结语72
音乐教育学与人学(2005)73
音乐教育学与哲学(2006)90
(Ⅱ)有关音乐、音乐教育及其改革95
人本教育,乐本审美——音乐教育向何处去?95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求异存同,呈奇竞秀(2004)101
音乐的功能与音乐教育(1999)110
一、物理作用与生理作用110
二、音乐的心理作用115
1.振奋与松弛117
2.开放与控制118
3.专心与散心120
4.运动身心124
5.诉诸情感与理智124
6.悦人与育人126
7.促进认识与想象129
8.反映现实和超脱现实131
三、超脱自我,溶入大我132
四、面向实际,面向社会135
1.电影音乐、戏剧配乐、舞蹈音乐、体育音乐等135
2.家庭音乐、社交音乐、节庆音乐等136
3.劳动时的背景音乐136
4.广告音乐137
5.政治音乐138
6.宗教音乐138
7.治疗音乐139
五、“通过音乐进行教育”和“通过教育掌握音乐”140
关于音乐教育的改革144
一、音乐德学与音乐美学的统一144
二、音乐教育作为科学、艺术和人学的统一146
三、走向源泉和走向未来的统一147
四、音乐教育改革的先例和关键150
国民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生活的民族意义——兼论奥尔夫和科达伊的音乐教育体系(1996)155
一、现代人应具有的三种意识155
1.充实意识155
2.忧患意识156
3.改革意识161
二、音乐教育的本质和功能162
三、国民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国民音乐素质的标志172
1.社会音乐生活174
2.业余—学余的音乐教育180
3.学校音乐教育188
4.国民音乐素质的标志192
四、奥尔夫和科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本质194
1.民族性和人类性198
2.原本性201
3.实践性206
4.综合性208
5.即兴性209
6.模式性216
7.系统性217
8.音乐性219
五、奥尔夫和科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特殊意义220
1.立足于本民族和音乐的母语,同时促进国际性、洲际性和世界性220
2.音乐语言和风格的亲和性221
3.即兴性与系统性的统一222
4.声乐与器乐的统一222
5.走向教育和走向音乐的统一229
六、奥尔夫体系发展的方向和我们自己创造的基础231
1.师资的培养233
2.教材的建设234
3.乐器的改革和制造236
4.合唱的基本建设237
七、东、西方音乐教育的分与合240
(Ⅲ)有关音乐的审美和精神的审美244
审美的精神与精神的审美(1996)244
一、“通过音乐走向教育”和“通过教育走向音乐”244
二、美育与育美246
三、审美的精神与精神的审美253
音乐形式功能和表现功能的美学问题(1978)266
一、音乐形式功能和表现功能的认识史267
1.原始阶段268
2.古代268
3.中世纪271
4.文艺复兴273
5.17世纪275
6.18世纪的情绪学276
7.18世纪的象征学277
8.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美学279
9.音乐的自律论280
10.音乐的他律论285
11.20世纪287
二、音乐形式功能和表现功能的结构层291
1.音291
2.形292
3.性295
4.景296
5.情297
6.神298
7.意298
论音乐美的鉴赏(1980)301
一、音乐美和音乐美感303
二、音乐美的鉴赏过程310
音乐美的鉴赏八讲(1982—1984)315
一、音乐的直感——动听与动心315
二、音乐的功能——描绘与表现317
三、音乐形象和联想320
四、音乐中的诗情画意323
五、音乐表现的心理刻画326
六、音乐表现的精神境界329
七、音乐表现的抒情性、戏剧性与叙事性332
八、音乐的律动与色彩337
(Ⅳ)有关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343
传统、“传统”与改革——有关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断想(1985)343
音乐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发展方向(1986)348
一、音乐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于音乐教育出发点的改革348
二、当今音乐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前景351
有关中、小、幼音乐教育的几个问题(1986)357
一、当前问题的关键357
二、牢牢把握主要矛盾360
三、学校音乐教育的具体要求361
音乐教育要不要跟上现代化的时代步伐(1979)366
一、音乐实践手段和教学设备的现代化366
二、音乐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的现代化368
音乐教学实践的基本环节与途径(2000)377
小学音乐教材建设的具体规划(2001)383
1.基本原则383
2.主要学习内容、目的和要求386
低年级部分389
第一阶段二、三、四声390
第二阶段 五声(drmsl)428
第三阶段 自然七声音阶436
第四阶段 五声音阶的扩大440
高年级部分442
第一阶段 唱音程、唱变音443
第二阶段 带有专题学习目的的歌曲452
第三阶段 各种形式体裁的歌曲454
(Ⅴ)有关奥尔夫和科达伊的音乐教育体系457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历史形成457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58
二、“奥尔夫乐器”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463
按奥尔夫的精神(2000)467
奥尔夫与中国470
一、东方与西方470
二、Musics,Mozarts和Orffs472
三、求实与返璞归真474
四、本源—本性—本能476
五、亲和与离异481
六、标新立异482
1.外国与中国的接轨、民族与世界的接轨483
2.欢乐与成效的接轨483
3.儿童与成人的“接轨”488
4.单声部与多声部的“接轨”491
七、发展性与容他性492
奥尔夫与中国相遇(2003)495
奥尔夫音乐教学与一般音乐教学的比较(1985—1986)499
卡尔·奥尔夫及其学校音乐教育体系(1985)509
一、节奏第一511
二、精制乐器512
三、体系简单513
四、即兴演奏(或伴奏)513
五、饶有兴趣513
(第一卷)在五个音的范围内514
(第二卷)大调:固定不变的低音和其他级514
(第三卷)大调:属和弦515
(第四卷)小调:固定不变的低音515
(第五卷)小调:属和弦515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八个论点(1998)517
一、关于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517
1.哲理性517
2.艺术性517
3.实践性518
4.体系性518
二、从更高、更深的层次认识音乐教育体系的创建者519
三、“为什么”、“什么”和“怎么”的三位一体519
1.为什么?519
2.什么?520
3.怎么?520
四、学习音乐的六个层次和步骤521
1.热爱音乐521
2.做音乐521
3.感受音乐522
4.倾听音乐523
5.理解音乐524
6.审美音乐525
五、音乐的原本性525
原本性525
六、方方面面的接轨526
1.儿童与成年人527
2.业余与专业527
3.学校与社会528
4.民族与世界529
七、音乐语言的基本类别530
1.五声体系530
2.七声音阶531
3.非调性的十二半音体系531
4.非固定音体系531
八、音乐的结构和织体532
音乐始于人自身内——参加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学术会议的一点感受(1985)534
早期音乐教育与奥尔夫体系(1986)538
一、游戏般地学习,具有学习意义地游戏538
二、通过音乐学习音乐539
三、闻乐而动,动辄合乐539
四、自己设计,即兴奏乐540
歌唱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地位(2003)542
一、为什么歌唱?543
二、歌唱什么?544
三、怎样歌唱?547
学习科达伊,进行三维的歌唱教学(2005)550
前言550
一、通过包罗万象的视唱,打下扎实的音乐基础552
二、通过千锤百炼的重唱,使歌唱技能向纵深发展558
三、通过中外古今优秀的合唱,建造向高处攀登的艺术津梁565
结语567
(Ⅵ)有关合唱与钢琴教学571
意识·感悟·技能——心声合唱团的历程和方向(2008)571
一、意识的建立572
二、感悟的培养576
三、技能的磨练580
试论钢琴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1978)582
一、音乐感能和理解力的培养583
二、表现意欲的培养585
三、演奏技能的全面培养588
四、教材的安排592
五、进度的安排600
1.打基础的阶段602
2.重点培养快速弹奏的阶段604
3.重点培养臂重控制和歌唱性演奏的阶段605
4.重点培养双音层次和复调演奏的阶段606
5.重点培养手指伸张能力和八度、和弦演奏的阶段610
6.重点培养声部层次与乐曲结构处理的阶段612
7.重点培养某些有特殊困难的弹奏技术的阶段613
六、练习的安排614
1.时间与精力的问题615
2.用头脑指挥练琴的问题615
3.“活”练与“死”练的问题617
4.慢练的问题617
5.分手练的问题618
6.“冷”与“热”的问题619
钢琴练习的要则和方法(1979)620
一、钢琴练习的心理、生理和物理要则620
二、练琴方法的要则626
三、具体的练习方式629
喜读《换一种思路学钢琴》(2007)637
(Ⅶ)踏着前辈光辉的足迹前进643
再过一百年以后——贺绿汀恩师百年祭(2003)643
至人至乐,至情至性,至美至爱——纪念恩师范继森先生九十冥寿(2007)647
1.掌握整体与局部、细节的关系655
2.表现与造型的统一657
者继其声,善教者继其志——怀念吴乐懿老师(2007)662
热门推荐
- 2785254.html
- 3541078.html
- 2781811.html
- 378003.html
- 2570312.html
- 1968095.html
- 3690094.html
- 3765644.html
- 3429687.html
- 3792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9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1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3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9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8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6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5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