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产业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产业经济学
  • 戴伯勋,沈宏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62148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产业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读1

1 产业经济学源流1

1.1 对西方产业经济学的考察1

1.2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兴起6

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0

2.1 研究什么10

2.2 学科性质11

2.3 理论框架与篇章设计13

3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6

3.1 实证分析法16

3.2 规范分析法17

3.3 比较分析法17

3.4 博弈分析法17

4 教学建议19

4.1 学习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19

4.2 如何使用本书21

基础理论篇26

第一章 厂商理论26

1 厂商性质26

1.1 理论界域26

1.2 厂商为什么存在29

1.3 交易成本与机会主义行为29

2 厂商组织30

2.1 科层组织30

2.2 大厂商的内部组织31

2.3 所有权形式33

2.4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35

3 厂商目标37

3.1 利润最大化37

3.2 效用最大化38

3.3 收入最大化39

3.4 增长最大化41

3.5 长期利润最大化41

4 企业兼并43

4.1 兼并的动机43

4,2 兼并的类型45

4.3 防止兼并47

第二章 产业成长51

1 产业划分51

1.1 产业的概念51

1.2 产业的分类52

2 产业成长周期57

2.1 产业的形成57

2.2 产业的扩张62

2.3 产业的成熟64

2.4 产业的衰退65

3 产业的兴衰机理68

3.1 产业兴衰的动力机制分析68

3.2 产业兴衰的供求机理分析69

3.3 产业兴衰的内在本质性机理分析70

3.4 产业兴衰的外部推动机理分析71

3.5 产业兴衰的决策与协调机理分析72

3.6 产业兴衰的创新机理分析73

3.7 产业兴衰的竞争机制分析74

第三章 产业政策79

1 产业政策的基本内涵79

1.1 产业政策的概念79

1.2 产业政策的内容与类型80

1.3 产业政策的特点84

1.4 产业政策的功能85

2 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87

2.1 “市场失效”论:从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87

2.2 “政府失效”论: 从政府千预政策到自由市场制度的“复归”89

3 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组合91

3.1 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作用的争论——经济学的一个难题91

3.2 假设前提92

3.3 成本代价93

3.4 理论模型95

4 实施产业政策的原则与手段99

4.1 基本原则99

4.2 手段与措施101

产业组织篇108

第四章 产业组织基本理论108

1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108

2 可竞争市场理论110

2.1 可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110

2.2 可竞争市场的均衡111

2.3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简单评论112

3 交易费用理论113

3.1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113

3.2 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114

3.3 纵向兼并行为与节约交易费用117

4 博弈论与产业组织120

4.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20

4.2 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122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类型127

1 市场结构的衡量128

1.1 行业集中率128

1.2 洛伦茨曲线与吉尼系数128

1.3 赫芬达尔指数130

1.4 熵(E)指数130

2 完全竞争131

2.1 完全竞争模型的基本假定131

2.2 完全竞争的厂商均衡和行业均衡132

2.3 完全竞争的效率与福利134

3 垄断136

3.1 垄断厂商行为136

3.2 垄断的福利损失139

4 寡占联合卡特尔139

4.1 卡特尔:寡占联合决策139

4.2 中国彩电卡特尔:一个不可维持的协议142

5 产品差别化与垄断竞争142

5.1 产品差别化的类型与原因143

5.2 产品差别化的成本与收益144

6 进退壁垒144

6.1 进入壁垒144

6.2 退出壁垒147

7 中国产业市场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对策148

第六章 市场行为与策略152

1 价格行为152

1.1 价格歧视152

1.2 非统一定价的四种类型155

2 策略行为156

3 非合作策略行为157

3.1 掠夺性定价157

3.2 阻止进入定价159

4 合作策略行为161

4.1 卡特尔串谋161

4.2 影响串谋的因素162

5 广告行为165

5.1 劝说型广告166

5.2 信息型广告及其福利效果168

5.3 目标型广告和比较型广告171

5.4 广告的其他方面172

6 纵向限制173

6.1 纵向限制的目标173

6.2 纵向限制的形式174

第七章 技术创新与组织178

1 技术创新及其类型178

2 研究与开发179

2.1 研究与开发类型与创新动机179

2.2 研究与开发和厂商规模180

2.3 研究与开发竞争与均衡183

3 研究与开发和市场结构187

4 研究与开发风险及研究与开发合作188

4.1 研究与开发风险和成本188

4.2 研究与开发合作190

5 专利制度192

5.1 专利制度的效应192

5.2 专利的最优保护期194

5.3 专利特许和创新政策196

第八章 市场绩效与出清202

1 市场绩效的衡量202

1.1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202

1.2 市场绩效的衡量203

1.3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206

1.4 市场绩效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209

2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210

2.1 竞争性市场中的均衡和资源配置效率210

2.2 市场失灵与价格机制的局限212

3 市场出清机制的扩展214

3.1 时间引入一跨时期替代215

3.2 变动价格的固定成本215

3.3 存货的影响215

3.4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215

4 中国产业市场绩效分析216

第九章 产业组织政策220

1 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与目标220

1.1 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220

1.2 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221

1.3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与实施手段222

2 反垄断政策225

2.1 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225

2.2 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227

3 公共管制政策231

3.1 管制与管制政策的目标231

3.2 管制机构及工具235

3.3 发达国家电信业放松管制的实证分析239

3.4 中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方向245

产业结构篇250

第十章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250

1 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250

1.1 概念250

1.2 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形态252

1.3 黑箱理论254

1.4 一个新的研究模式256

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257

2.1 李斯特产业结构阶段论257

2.2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257

2.3 霍夫曼定理260

2.4 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262

2.5 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式264

3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265

3.1 高服务化266

3.2 重化工业化266

3.3 高加工度化270

3.4 知识技术集约化272

4 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273

4.1 内部动因273

4.2 外在动因278

第十一章 产业结构优化284

1 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284

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284

1.2 产业结构高效化284

1.3 产业结构高度化290

1.4 产业结构合理化295

1.5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部关系297

2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践方法299

2.1 政府作用与产业结构优化299

2.2 主导产业的选择301

第十二章 产业关联316

1 产业关联的内涵316

1.1 产业关联的实质316

1.2 产业关联的方式317

1.3 产业关联的效应318

2 产业关联分析工具319

2.1 投入产出表319

2.2 投入产出模型323

3 产业间的结构分析326

3.1 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分析327

3.2 产业间的三角型配置图328

4 产业间的波及效果分析331

4.1 产业间波及效果分析原理331

4.2 产业间波及效果分析工具331

4.3 分析方法的应用334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结构341

1 国际分工与对外贸易341

1.1 国际产业分工理论341

1.2 对外贸易与产业发展345

2 世界产业结构新格局350

2.1 全球经济一体化350

2.2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大趋势356

3 产业结构开放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360

3.1 产业结构开放效应360

3.2 产业结构开放度的决定362

3.3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366

第十四章 产业结构政策371

1 产业结构政策概述371

1.1 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与作用371

1.2 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与手段372

2 支柱产业支持政策374

2.1 支柱产业支持政策的意义与功能374

2.2 支柱产业支持政策的依据375

2.3 中国支柱产业支持政策376

2.4 日本支柱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377

3 衰退产业援助政策379

3.1 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的必要性和类型379

3.2 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的一般原则382

3.3 衰退产业援助手段383

3.4 中国衰退产业及其调整政策384

3.5 国外衰退产业的援助政策385

4 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387

4.1 实施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性387

4.2 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388

4.3 中国产业技术政策的现状及政策取向389

4.4 国外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391

5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393

5.1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393

5.2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的内容394

产业布局篇400

第十五章 产业布局理论400

1 区位论400

1.1 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400

1.2 贸易边界区位论→市场区位论403

1.3 竞争配置模型→区域经济模型407

2 区位指向规律409

2.1 区位因素分析409

2.2 区位指向类型与变化趋势412

2.3 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13

2.4 优势转移规律414

2.5 聚集与扩散414

2.6 均衡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415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论420

1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420

1.1 平衡增长理论420

1.2 大推进理论420

2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421

2.1 “不均衡的链条”与“连锁效应”421

2.2 循环累积因果论423

2.3 回流效应423

2.4 输出基础424

3 区域经济增长极425

3.1 增长极效应425

3.2 点轴连接426

4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427

4.1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427

4.2 地区产业选择的特殊性430

4.3 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产业结构趋同分析432

第十七章 产业布局政策440

1 产业宏观布局440

1.1 经济社会目标440

1.2 产业布局政策的类型442

1.3 产业布局中的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444

2 地区产业布局政策目标取向448

2.1 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布局政策448

2.2 效率与公平449

3 产业布局政策的实证分析450

3.1 国外产业布局政策的实践450

3.2 中国产业布局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453

后记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