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援助与发展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绩效评价 1981-200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援助与发展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绩效评价 1981-2002
  • 胡鞍钢,胡光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1386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国际性金融组织-国际信贷-经济评价-中国-1981~200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援助与发展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绩效评价 1981-200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Ⅰ)1

第1章 背景与概述1

1.1 中国发展背景1

1.2 中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背景5

1.3 中国吸引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基本情况及总体评价6

1.4 研究背景和方法10

第2章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的目标评价13

2.1 评价的指标体系13

2.2 评价结果14

第3章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的过程评价17

3.1 管理制度评价17

3.1.1 指标设定17

3.1.2 评价结果19

3.2 国际金融组织参与度评价20

3.2.1 指标设定20

3 2.2 调查评价与结果22

3.3 贷款人参与度评价23

3.3.1 指标设定23

3.3.2 调查评价与结果25

第4章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的结果和影响评价27

4.1 宏观经济增长评价27

4.1.1 背景28

4.1.2 方法、内容、数据31

4.1.3 初步结论32

4.1.4 有效地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36

4.2.1 微观经济评价指标设定39

4.2 微观经济评价39

4.2.2 经济效益评价结果40

4.3 环境评价43

4.3.1 指标设定43

4.3.2 评价结果44

4.4 社会影响评价46

4.4.1 指标设定46

4.4.2 评价结果47

4.5 可持续评价50

4.5.1 指标设定50

4.5.2 评价结果51

4.6 总结与建议53

4.6.1 总结53

4.6.2 政策建议54

第5章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按照行业和地区评价59

5.1 贷款项目的执行情况概述59

5.2 贷款人的评价60

5.3 行业评价62

5.3.1 农业64

5.3.2 工业65

5.3.3 能源65

5.3.4 交通66

5.3.5 教育67

5.3.6 卫生68

5.3.7 城市建设、供水和环境卫生69

5.3.8 保护环境70

5.4 地区评价73

第6章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的作用与贡献77

6.1 三个重要作用77

6.1.1 种子作用77

6.1.2 示范作用78

6.1.3 催化作用80

6.2 六大发展贡献82

6.2.1 发展观的贡献82

6.2.2 投资拉动贡献83

6.2.3 基础设施建设贡献85

6.2.4 减少贫困贡献86

6.2.5 知识、制度促进发展贡献92

6.2.6 可持续发展贡献96

第7章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的经验99

7.1 发展战略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100

7.2 加强援助战略与贷款国发展目标间的匹配性101

7.3 采用“以我力王,为我服务”的导向政策104

7.4 项目中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106

7.4.1 能力建设106

7.4.2 机构建设106

7.4.3 学习能力建设108

7.4.4 生产能力与效率的平衡108

第8章 国际金融组织对中国贷款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111

8.1 存在的问题111

8.1.1 对项目成本、收益和相关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111

8.1.2 部分项目在设计和立项时分析不足,效果评估不到位,预测超前,项目建设周期过长,抵抗政策、汇率等各种风险的能力差112

8.1.3 项目责任机构间管理、协调不到位112

8.1.4 资金管理不善、违反财经纪律现象仍然存在113

8.1.5 项目后评价等后续工作不足114

8.2 政策建议115

8.2.1 继续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115

8.2.2 积极推进对中国发展成果的共享116

8.2.3 促进从援助型向市场引导型的转变117

8.2.4 贷款分配要与各部门、各地区公共投资相适应118

8.2.5 积极实行“出资人负责制”投资体制119

8.2.6 完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各项制度和机制119

8.2.7 积极探索新阶段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的新方式121

第9章 附录129

9.1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129

9.1.1 世界银行与中国129

9.1.2 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136

9.2 研究与评价方法139

9.2.1 项目后评价的发展139

9.2.2 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141

9.2.3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145

9.2.4 一些项目后评价框架150

9.2.5 本研究使用的后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159

9.3 经济增长影响评价的模型169

9.3.1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经济增长影响评价169

9.4 替代性影响评价的模型172

9.4.1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储蓄的影响172

9.4.2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FDI的影响173

9.4.3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流动性评价175

后记1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