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应急管理 “一案三制”创新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府应急管理 “一案三制”创新研究
  • 张维平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0703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紧急事件-公共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应急管理 “一案三制”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的现状1

第一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预案建设现状1

一、应急预案是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1

二、政府应急预案的中国特色5

三、应急预案在抗击台风中的成功运用6

第二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体制建设现状10

一、中国政府应急管理行政体制的历史演变10

二、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13

三、国外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4

第三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现状21

一、中国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21

二、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在汶川地震中的成功应用23

三、应急机制在汶川地震中成功应用的启示28

第四节 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现状30

一、中国政府应急法制的基本构成31

二、中国已出台的相应法律和法规32

三、《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和实施33

第二章 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39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和预案在南方雪灾中暴露出的问题39

一、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9

二、冰冻造成的大停电:应急预案的作用没有发挥41

三、未在应急预案中特别关注次生灾害的危险性42

四、防灾基础性建设不足:不能寄希望于已有预案43

第二节 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44

一、部门职责不清关系不顺45

二、协调机构的权威性不足46

三、领导政府应急管理关联度低47

第三节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48

一、缺乏公共安全的防范意识49

二、缺乏快速周密的预警机制49

三、应急决策系统的协调性不够50

四、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51

五、预案启动时间不够明确52

六、应急资源投入不足和浪费53

第四节 政府应急管理法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54

一、应急法制的系统性有待完善55

二、应急法制的协调性有待加强56

三、应急法制的实效性有待提升58

第三章 美国政府应急管理的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63

第一节 美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和特点63

一、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赈灾机构63

二、红十字会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64

三、分工明确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队伍65

四、美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66

第二节 “9.11”后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调整67

一、成立“国土安全部”68

二、对联邦调查局的改革69

三、对移民局与社会保障局的改革69

四、成立北方司令部69

第三节 美国政府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70

一、国家安全应急管理机制71

二、社会应急管理机制72

三、经济应急管理机制73

四、道德应急管理机制75

五、地震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75

第四节 美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制的现状76

一、美国模式是法律制度完备的典型76

二、美国极为重视反恐怖主义法的制定77

三、美国有一套健全的《政府道德法》78

第五节 美国政府应急管理对中国政府的启示78

一、统一的决策指挥系统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79

二、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政府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79

三、理性的突发事件防范意识是政府应急管理的保证81

四、社会各界力量和军队作用是政府应急管理的支柱82

第四章 政府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成因透视84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影响84

一、生态环境安全问题84

二、资源安全问题87

三、非法滥开滥采(小煤矿)问题91

第二节 社会安全问题的影响91

一、社会差距(贫富、地区和城乡)扩大问题92

透视:贫富差距的扩大的原因92

二、违规燃放烟花爆竹问题95

三、针对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问题96

四、就业需求与失业问题98

透视:中国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99

五、通讯与网络问题100

六、社会保障与保护问题102

七、征地拆迁问题104

八、进城农民工问题107

透视:农民工的困境107

九、公共卫生(疾病控制)问题108

十、边疆地区毒品问题111

透视:2004年破获的重大毒品案111

十一、社会治安问题113

透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层社会矛盾114

十二、教育问题117

透视:应试教育的悲哀和高校债务的严重117

十三、中产阶级危机问题119

十四、家庭暴力问题119

第三节 政治安全问题的影响120

一、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宗教民族主义诉求问题120

二、腐败问题121

三、劳工权益问题122

四、“三农”问题125

透视:农村“苦、穷、险”的原因126

五、“台独”问题129

六、党和国家人事的更迭问题129

第四节 经济安全问题的影响130

一、国有资产流失问题131

透视:国有资产流失十大案例131

二、金融风险问题133

三、石油的价格波动问题133

四、劳资矛盾突出问题134

透视:2007年十大劳资纠纷事件134

五、粮食问题137

六、利用外资问题138

七、经济全球化问题141

第五节 价值观念问题的影响142

一、行政执法混乱、行政行为不规范问题142

透视:天门城管人员致人命案142

二、政府对各部门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不够问题143

透视: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144

三、预算缺乏约束问题144

四、防灾机构设置不规范、力量不足、权威性不够问题146

五、安全投入不足问题146

六、信心和诚信问题147

七、国民安全意识问题147

透视:北京密云彩虹桥特大踩踏伤亡事故148

八、防灾思想观念陈旧问题149

透视:河南郏县高门洞煤矿透水事故149

九、负面心理效应的影响问题150

十、道德信仰危机问题151

透视:信仰缺失昭示着道德沦丧151

第六节 涉外安全问题的影响153

一、恐怖主义问题153

透视:一组暗杀、爆炸、劫机事件154

二、非法宗教活动问题155

三、中美等关系问题156

四、国家周边的安全问题157

第五章 政府应急预案建设创新对策159

第一节 预警指标调查问卷设计准则159

一、科学性与权威性并重159

二、整体性与相关性并重160

三、简洁性与敏感性并重160

四、真实性与准确性并重160

五、普适性与可比性并重160

第二节 设计和统计预警指标与权重161

一、预警指标维度体系构建设计161

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基本情况163

三、随机抽样调查的过程和结果164

第三节 明确突发事件预警指标系数与权重166

一、理清引发突发事件原因的结构体系166

二、设定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预警阈值169

三、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政府应急预案180

第六章 政府应急管理预警体制建设创新对策184

第一节 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学理分析184

一、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科学内涵185

二、对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构想188

第二节 创新政府应急管理层级管理预警体系192

一、强化政府应急管理协调能力193

二、设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委员会193

三、建立常设突发事件预警机构194

四、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194

第三节 创新政府应急管理预警组织机构设置195

一、建立分权式的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195

二、建立具有会商决策功能的综合体系196

三、调整政府应急管理预警组织的责权利197

第七章 政府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创新对策202

第一节 建立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快速传送渠道203

一、建立政府公共安全信息平台203

二、对突发事件信息多方位监控204

三、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研究205

四、突发事件情形模拟影响评估205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政府应急管理的电子政务207

一、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207

二、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与政府应急管理决策的分析系统207

三、发挥Avaya应急呼叫中心集成解决方案的作用209

第三节 建立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保证机制211

一、应明确突发事件预警的网络“终端”212

二、及时披露有关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212

三、整合和协调突发事件预警管理行动213

四、完善预警知识体系与高科技应急管理214

第八章 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创新对策217

第一节 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应急管理法制的特点217

一、应急法律的专门化、体系化217

二、机构人员的专门化、专业化218

三、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多元化、立体化和网络化趋势218

四、政府应急管理程序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定化218

五、预警资源储备与调动和化解等机制完备219

六、民防志愿者的参与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219

七、情景训练和演习经常化、制度化、法定化220

第二节 明确中国应急法制建设的目标、原则与重点221

一、中国应急法制建设的目标221

二、中国应急法制建设的原则221

三、中国应急法制建设的重点221

第三节 完善突发事件政府应急管理制度体系223

一、应急机构制度223

二、应急预案制度223

三、监测预警制度224

四、信息沟通与公开制度225

五、公众报告与举报制度226

六、紧急协商与强制措施制度226

七、社会保障制度226

八、紧急救援制度227

九、法律后果制度228

十、教育训练制度231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232

一、细化预防、准备和预警等内容233

二、推进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整合234

三、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的制度235

四、建立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237

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的评价制度238

结语241

主要外文参考资料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