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永康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4197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
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据4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6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6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1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11
二、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14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9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2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邓小平理论23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6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26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26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与发展的曲折过程29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32
第二节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贡献34
一、强调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34
二、突出特色,具体地历史地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37
三、注重统一,在多样对立中寻求和谐发展39
四、深化真理标准,把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统一起来40
第三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4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45
三、“七一”讲话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坚持与发展51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54
一、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54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57
三、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意义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63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63
二、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5
三、坚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非得失6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71
第一节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7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7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80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8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5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8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92
四、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地位和意义9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9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98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101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101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101
二、世界范围的国际社会主义改革运动104
第二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06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一场深刻革命106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11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和基本经验113
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113
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116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121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121
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21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24
三、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127
第二节 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29
一、实行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129
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131
三、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134
第三节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37
一、逐步扩大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137
二、全面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14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3
第一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43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143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46
三、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51
一、国有经济151
二、集体经济154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1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160
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160
二、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62
三、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6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66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66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16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实现形式168
三、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172
第二节 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75
一、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75
二、分配制度要兼顾效率与公平177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79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81
一、社会保障在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81
二、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83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8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88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19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框架192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196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196
二、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98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200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02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重要地位202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203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04
第四节 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206
一、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06
二、宏观调控机制的转变207
三、宏观调控机制的主要经济政策208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11
第一节 分“三步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11
第二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216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216
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220
三、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225
第三节 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28
一、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成长228
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232
三、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235
第四节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39
一、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区差距问题239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42
三、以效益为中心,合理布局生产力245
第五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247
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发展观的重大调整247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原则250
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走出去”奠定坚实基础253
第十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258
第一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58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58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261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264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264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67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期性270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74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274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77
第四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80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80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282
三、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方针28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8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8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91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2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和根本目标29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296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300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3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307
一、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307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08
三、加强和改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312
第十二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315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315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15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318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320
一、坚持“一个国家”,实行“两种制度”320
二、力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323
三、携手通力合作,促进共同繁荣326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与伟大意义327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327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329
三、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332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337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337
一、邓小平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337
二、当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39
三、当今时代的潮流341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43
一、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43
二、建立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345
第三节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48
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348
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349
三、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50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3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54
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54
二、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57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3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366
一、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366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爱国宗教界的团结373
三、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377
后记381
热门推荐
- 3764365.html
- 1223394.html
- 1098959.html
- 3120452.html
- 886075.html
- 3859621.html
- 449883.html
- 1597023.html
- 95808.html
- 3792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4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1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5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0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8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8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