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数字移动通信实用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数字移动通信实用技术
  • 尤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7009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数字移动通信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2

第一章 概论2

1.1 主要通信方式2

1.2 移动通信的应用3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3

1.4 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4

1.5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5

1.6 数字移动通信的特征7

1.7 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8

1.7.1 移动通信的发展动向8

1.7.2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制式10

1.7.3 世界部分国家的汽车电话系统11

第二章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15

2.1 概述15

2.1.1 传播模式与接收电平分布15

2.1.2 接收信号电平自相关与频率相关16

2.2 传播损耗特性18

2.2.1 接收信号电平的统计方法18

2.2.2 损耗变动特性19

2.2.3 微小区方式的损耗特性20

2.3 多径传播特性21

2.3.1 时延谱与多径传播的评价系数21

2.3.2 时延扩展特性22

2.3.3 多径传播的分集效果23

2.3.4 微小区方式的时延特性25

2.4 隧道内等特殊地区的电波传播26

2.5 移动卫星通信的电波传播27

2.5.1 电波传播特性27

2.5.2 陆地上移动台与卫星之间的电波传播28

2.5.3 海上移动台与卫星之间的电波传播29

2.6 移动通信系统参数的预测30

3.1 概述32

3.2 多址的基本原理32

第三章 多址方式和系统容量32

3.3 随机接入方式34

3.4 TDMA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34

3.4.1 收发信定时35

3.4.2 帧的构成35

3.4.3 保护时间与发信定时的调整36

3.4.4 突发脉冲(burst)接收36

3.4.5 监视来自邻近基站的接收信号电平37

3.5 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37

3.5.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容量的计算37

3.5.2 频分FDMA、时分TDMA及码分CDMA系统容量的比较39

4.1.1 数字传输的基本理论42

第四章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42

4.1 数字调制解调的基本方式42

4.1.2 振幅与角度调制方式45

4.1.3 同步检波与异步检波47

4.2 多进制调制方式55

4.2.1 多进制调制55

4.2.2 四相相移键控QPSK57

4.2.3 信号点的配置与信号设计59

4.3 窄带调制技术61

4.3.1 PSK调制方式存在的问题61

4.3.2 恒定包络调制64

4.3.3 高斯低通预调制GMSK66

4.3.4 π/4-QPSK调制68

4.3.5 π/4-DQPSK69

4.3.6 调制解调器69

第五章 语音编码技术74

5.1 各种编码技术74

5.2 线性预测编码的基本原理75

5.3 数字移动通信中实用语音编码技术77

5.3.1 概述77

5.3.2 VSELP(矢量和激励LPC编码)语音编码方式78

5.3.3 GSM系统中语音编码方式79

5.4.2 VOX和回波抵消技术80

5.4 语音编译码器相关技术80

5.4.1 误码保护技术80

5.4.3 语音编译码器质量评价方法81

第二篇 数字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84

第六章 移动通信网组建技术84

6.1 通信网结构84

6.2 小区设计87

6.2.1 蜂窝结构87

6.2.2 小区构成88

6.2.3 信道分配93

6.2.4 无线线路设计96

6.3.1 概述101

6.3 通信网的信令方式101

6.3.2 移动通信网的信令方式102

6.4 无线线路控制115

6.4.1 多信道接入115

6.4.2 无线信道结构116

6.4.3 控制区118

6.4.4 控制过程119

6.4.5 无线小区的选择121

6.4.6 随机接入控制123

6.4.7 位置登记与寻呼控制125

6.4.8 无线线路控制与移动台节电技术126

6.5.1 移动通信交换控制的特征127

6.5 交换接续技术127

6.5.2 编号方式129

6.5.3 计费方式130

6.5.4 网关中继处理131

6.5.5 用户系统处理133

6.6 抗衰落和抗干扰技术139

6.6.1 抗衰落技术139

6.6.2 抗干扰技术143

7.2 伪随机序列PN码147

7.2.1 伪随机序列码特性147

7.1 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147

第七章 扩频技术147

7.2.2 m序列码149

7.2.3 Gold序列码151

7.3 直接序列扩频(DS)的原理152

7.4 跳频FH原理156

7.5 捕获与跟踪158

7.5.1 扩频系统的捕获与跟踪158

7.5.2 跳频系统的同步捕获与跟踪161

8.1.1 天线的技术指标166

8.1 天线166

第八章 移动通信设备166

第三篇 典型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及系统166

8.1.2 移动通信的基本天线167

8.1.3 移动通信的新型天线169

8.1.4 天线共用器169

8.1.5 馈线170

8.2 无线设备170

8.2.1 无线设备的基本类型170

8.2.2 基站放大装置171

8.2.3 调制解调装置175

8.2.4 移动台设备177

8.3.2 构成方式182

8.3 线路控制设备182

8.3.1 线路控制设备的功能182

8.3.3 运行管理184

8.4 交换设备185

8.4.1 移动通信交换机的构成185

8.4.2 移动通信交换机的各部分原理187

8.5 移动通信设备所用部件的高度集成化技术189

8.6 测量仪器191

8.6.1 数字调制用高频信号发生器191

8.6.3 误码率测量仪192

8.6.4 衰落仿真器192

8.6.2 调制波形分析仪192

8.6.5 电场强度测量仪193

8.6.6 功率表193

8.6.7 频谱分析仪194

第九章 数字移动通信典型系统195

9.1 GSM(全球数字移动通信)系统195

9.1.1 GSM的特点195

9.1.2 GSM系统构成196

9.1.3 GSM系统的主要参数198

9.1.4 GSM的网络结构198

9.1.5 GSM系统的网络接口199

9.1.6 GSM的无线接口200

9.1.7 GSM移动台信号的发射203

9.1.8 GSM的业务205

9.1.9 GSM数据高速传送技术207

9.2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08

9.2.1 概述208

9.2.2 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209

9.2.3 CDMA系统的传输方式212

9.2.4 CDMA系统的控制功能217

9.2.5 CDMA系统提供的业务221

9.3.1 概述225

9.3 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25

9.3.2 TD-SCDMA系统简介226

9.3.3 TD-SCDMA信道227

9.3.4 信道编码、交织和业务复用229

9.3.5 帧结构230

9.3.6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232

第十章 移动通信的未来与发展234

10.1 个人通信234

10.1.1 概述234

10.1.2 个人通信的关键技术234

10.1.3 个人通信的结构模型235

10.1.4 实现个人通信的途径与策略237

10.1.5 世界各国的个人通信系统238

10.2 数字无绳电话238

10.2.1 概述238

10.2.2 CT-2系统238

10.2.3 PHS系统239

10.2.4 DECT系统242

10.2.5 CT-3系统242

10.3 移动卫星通信243

10.3.1 概述243

10.3.2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244

10.3.3 世界各国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247

10.3.4 我国的卫星通信概况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