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医疗事故纠纷的鉴定程序、举证规则与赔偿计算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最新医疗事故纠纷的鉴定程序、举证规则与赔偿计算全书
  • 卞晶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京华出版社
  • ISBN:780600279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40页
  • 文件大小:141MB
  • 文件页数:2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新医疗事故纠纷的鉴定程序、举证规则与赔偿计算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目录3

第一编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法条释义3

第一章 总则3

第1条 立法宗旨3

第2条 医疗事故的概念5

第3条 处理医疗事故的基本原则6

第4条 医疗事故的分级8

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10

第5条 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守法义务10

第6条 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12

第7条 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控14

第8条 病历的书写与保管15

第9条 对病历的非法行为17

第10条 患者获得病历资料的权利18

第11条 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19

第12条 医疗事故的预案20

第13条 医疗机构的内部报告制度21

第14条 医疗机构的外部报告制度22

第15条 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减免损害的义务23

第16条 有关材料封启的程序23

第17条 现场实物的封存保留和检验24

第18条 尸检25

第19条 尸体的存放和处理27

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28

第20条 鉴定的启动28

第21条 鉴定的主体及职责分工30

第22条 再次鉴定的申请32

第23条 鉴定专家库34

第24条 专家鉴定组36

第25条 专家鉴定组的组成和活动原则40

第26条 专家鉴定组成员的回避42

第27条 专家鉴定组的任务和行为规范43

第28条 鉴定材料的提交44

第29条 鉴定书的作出程序46

第30条 专家鉴定组的调查工作48

第31条 鉴定书的内容50

第32条 鉴定办法制订的委托授权52

第33条 医疗事故的例外情形53

第34条 鉴定费用54

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56

第35条 作出行政处理的主体56

第36条 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57

第37条 当事人的申请57

第38条 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权限划分58

第39条 对申请的审查处理60

第40条 行政处理与诉讼的关系63

第41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鉴定程序的审核64

第42条 审核结论66

第43条 医疗事故争议的协商解决69

第44条 医疗机构的书面报告70

第45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逐级报告72

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74

第46条 赔偿争议解决的方式74

第47条 赔偿协议75

第48条 赔偿的调解75

第49条 赔偿数额的确定77

第50条 赔偿的项目和标准80

第51条 患者近亲属有关花费的赔偿83

第52条 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85

第六章 罚则86

第53条 行政人员处理医疗事故时的违法情形86

第54条 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时的违法87

第55条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处罚90

第56条 预防和处置医疗事故管理规范的违反91

第57条 鉴定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93

第58条 拒绝尸检和违法保管病历资料的责任94

第59条 扰乱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责任96

第七章 附则99

第60条 医疗机构的概念及计划生育部门的权限99

第61条 非法行医的责任100

第62条 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制订102

第63条 时间效力102

第一章 医疗行为107

第一节 医疗行为的概念107

第二编 医疗服务基本理论107

第二节 医疗行为的特征110

第三节 医疗行为的性质115

第二章 医疗服务与医疗服务法律关系123

第一节 医疗服务的概念和特征123

第二节 医疗服务法律关系的概念124

第三节 医疗契约127

第四节 医疗无因管理145

第五节 强制医疗153

第六节 医疗服务侵权与违约责任的竞合160

第七节 医疗服务的伦理学要求163

第三章 医疗服务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175

第一节 患者的权利175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种类176

第二节 患者的义务192

第三节 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者的义务197

第四节 医疗服务者的权利210

第四章 医疗管理制度与规范215

第一节 医疗管理制度与规范概述215

第二节 医疗机构216

第三节 医务人员217

第四节 医院工作制度220

第三编 医疗事故概论241

第五章 医疗纠纷241

第一节 医疗纠纷的概念241

第三节 医疗纠纷的防范315

第四节 医疗纠纷相关理论问题323

第六章 医疗事故的概念和法律构成329

第一节 医疗事故的概念和性质329

第二节 违法行为331

第三节 严重的损害后果333

第四节 因果关系358

第五节 责任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376

第六节 主观过失378

第七节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418

第七章 医疗事故的具体种类420

第一节 手术医疗事故420

第二节 药剂科医疗事故437

第三节 护理医疗事故444

第四节 内科医疗事故453

第五节 儿科医疗事故457

第六节 妇产科医疗事故463

第七节 输血输液医疗事故468

第八节 过敏反应医疗事故472

第九节 麻醉医疗事故478

第十节 医政管理医疗事故483

第十一节 美容医疗事故491

第八章 医疗事故的分级497

第一节 一级医疗事故497

第二节 二级医疗事故501

第三节 三级医疗事故502

第四节 四级医疗事故503

第五节 医疗事故分级的实际确定504

第九章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507

第一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507

第四编 医疗事故处理总论507

第二节 客观公正的原则510

第三节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513

第十章 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概述514

第一节 医疗事故的报告与查处514

第二节 各种资料与现场实物的保管和保存515

第三节 医疗事故纠纷与尸体解剖516

第四节 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521

第十一章 解决医疗事故的诉讼程序525

第一节 民事诉讼程序526

第二节 行政诉讼程序538

第三节 刑事诉讼程序540

第十二章 医疗事故的诉讼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42

第一节 医疗事故诉讼的常见原因542

第二节 医疗诉讼的证据和律师问题545

第三节 医疗诉讼安件的起诉和受理551

第一节 对医疗单位的要求556

第十三章 处理医疗事故对医患双方的要求556

第二节 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561

第十四章 中外关于处理医疗事故的实践567

第一节 古代和近代医疗法规简介567

第二节 建国后医疗事故处理简况570

第三节 习惯法国家医疗事故或纠纷处理简介571

第四节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教训582

第十五章 医疗事故的防范584

第一节 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素质584

第二节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585

第三节 开展医疗卫生法制宣传教育587

第十六章 鉴定的一般原理591

第一节 鉴定的本质591

第五编 医疗事故的鉴定591

第二节 鉴定的客体601

第三节 鉴定的科学基础608

第四节 鉴定的同一认定理论614

第十七章 医疗事故鉴定的种类623

第一节 医疗事故鉴定623

第二节 医疗过错鉴定633

第三节 医疗事故罪鉴定639

第十八章 医疗事故鉴定活动的原则643

第一节 法制原则643

第二节 鉴定活动与侦查、检察、审判活动分离原则644

第三节 鉴定活动独立进行,不受机关、团体、个人非法干涉原则647

第四节 鉴定客观公正原则647

第五节 鉴定监督原则648

第十九章 医疗事故鉴定人651

第一节 鉴定人的概念和诉讼地位651

第二节 鉴定人的基本条件652

第三节 鉴定人资格的取得654

第四节 鉴定人的管理655

第五节 鉴定人的权利655

第六节 鉴定人的义务660

第七节 鉴定人的法律责任663

第八节 鉴定回避制度665

第一节 鉴定程序的概念668

第二节 鉴定的提请668

第二十章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668

第三节 鉴定的决定与委托670

第四节 鉴定受理675

第五节 鉴定材料提供、收集、保全的责任677

第六节 鉴定实施678

第七节 鉴定文书683

第八节 补充鉴定688

第九节 重新鉴定689

第十节 共同鉴定690

第十一节 鉴定委员会鉴定692

第十二节 鉴定人出庭作证694

第二节 申请重新鉴定699

第一节 申请复议699

第三节 复议和重新鉴定的条件699

第二十一章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异议699

第四节 复议和重新鉴定中的几个问题700

第五节 鉴定中应注意的事项700

第二十二章 医疗事故鉴定材料的收集701

第一节 医疗事故鉴定材料的收集701

第二节 尸体解剖702

第二十三章 医疗事故鉴定的方法和标准704

第一节 医疗方责任的确定和判断标准704

第二节 就诊人损害结果的规定和判断标准709

第三节 残疾评定的标准713

第四节 精神损害的评定721

第五节 损伤参与度的引入723

第二十四章 医疗事故鉴定中应注意的事项734

第一节 调查研究734

第二节 尸体检验735

第三节 其他事项737

第二十五章 证据基本理论741

第六编 医疗事故的举证741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741

中册目录741

第二节 相反证(反证)据与反驳证据744

第三节 原件、原物与复制品746

第四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748

第五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749

第六节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749

第七节 “新的证据”752

第八节 医疗记载的证据学特征753

第二十六章 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758

第一节 举证责任的含义和性质758

第二节 举证责任与相关概念764

第三节 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与规则788

第四节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821

第二十七章 医疗事故证据的调查收集826

第一节 调查收集证据的方式826

第二节 调查收集证据的期限和程序832

第三节 书证的调查收集834

第四节 物证的调查收集836

第五节 视听资料的调查的收集837

第六节 证据的保全838

第七节 证据与鉴定848

第八节 勘验笔录859

第九节 文件、材料的摘录862

第二十八章 医疗事故证据的提出864

第一节 举证规则概述864

第二节 当事人提供证据872

第三节 举证时限886

第四节 证据交换889

第二十九章 医疗事故证据的审查判断894

第一节 查证规则概述894

第二节 质证的一般规定918

第三节 对证人的质证922

第四节 对鉴定人、勘验人等其他证据方法的质证926

第三十章 医疗事故证据的审核认定929

第一节 采证规则概述929

第二节 法官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940

第三节 各类证据的证明力948

第四节 证明的要求961

第五节 证明的标准967

第六节 心证公开制度973

第三十一章 损害赔偿的一般理论979

第一节 损害赔偿之债979

第七编 医疗事故的赔偿979

第二节 损害赔偿之债的发生的根据983

第三节 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1006

第四节 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1033

第五节 损害赔偿的抗辩事由和诉讼时效1056

第六节 损害赔偿法律关系1082

第七节 损害赔偿规则1089

第三十二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1116

第一节 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适格1116

第二节 近亲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1119

第三十三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1122

第一节 应赔偿损害的种类及决定各损害范围的基准1122

第二节 损害赔偿范围的时间限定1122

第三十四章 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1124

第一节 人身损害与人身损害赔偿1124

第二节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1126

第三节 人身赔偿法律关系及赔偿原则1128

第四节 医疗事故赔偿范围概述1138

第五节 一般损害的赔偿1138

第六节 致人伤残的赔偿1140

第七节 致人死亡的赔偿1142

第三十五章 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相关问题1144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1144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1152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构成1165

第四节 精神损害赔偿金1176

第五节 人身伤害的慰抚金赔偿1181

第六节 侵害名誉权的精神损害赔偿1187

第七节 侵害隐私权的精神损害赔偿1198

第八节 侵害肖像权的精神损害赔偿1207

第九节 侵害亲权的精神损害赔偿1218

第三十六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计算1230

第一节 损害赔偿计算的方法1230

第二节 损害赔偿计算的基准时1231

第三节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额的具体计算1234

第一节 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概述1257

第二节 短期诉讼时效的起算点1257

第三十七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1257

第三节 长期诉讼时效的起算1258

第三十八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1260

第一节 医疗依赖1260

第二节 与保险相关的医疗损害赔偿1262

第三节 与自购药物有关的损害赔偿1263

第三十九章 处理机构1271

第一节 卫生行政部门的性质和职责1271

第八编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1271

第二节 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罚1272

第三节 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方式1273

第四十章 处理原则和效力1275

第一节 处理原则1275

第二节 处理的性质和效力1276

第一节 卫生行政复议的概念1277

第二节 卫生行政复议的管辖1277

第四十一章 卫生行政复议1277

第三节 行政复议程序1278

第四节 卫生行政复议的职责1278

第五节 提起卫生行政复议机构的主体1279

第六节 卫生行政复议代理人1280

第七节 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1280

第八节 卫生行政复议决定1281

第九节 卫生行政复议的原则1282

第四十二章 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1283

第一节 医疗事故责任者的行政责任1283

第二节 承担行政责任的形式及其具体责任1285

第九编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1293

第四十三章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概述1293

第一节 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1293

第二节 构成犯罪是负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1294

第三节 实现刑事责任的方法1300

第四节 几种刑罚制度1302

第一节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1305

第四十四章 医疗事故罪1305

第二节 医疗事故罪的量刑1312

第四十五章 非法行医罪1319

第一节 非法行医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19

第二节 非法行医罪的司法认定1322

第三节 非法行医罪的刑罚适用1323

第四十六章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1325

第一节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25

第二节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司法认定1331

第三节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刑罚适用1337

第四十七章 妨害传染罪防治罪1339

第一节 妨害传染罪防治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39

第二节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司法认定1353

第三节 防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刑罚适用1360

第四十八章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1363

第一节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63

第二节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司法认定1371

第三节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刑罚适用1377

第四十九章 非法组织卖血罪1379

第一节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80

第二节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司法认定1386

第三节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刑罚适用1389

第五十章 强迫卖血罪1391

第一节 强迫卖血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91

第二节 强迫卖血罪的司法认定1394

第三节 强迫卖血罪的刑罚适用1395

第五十一章 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1396

第一节 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97

第二节 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的司法认定1405

第三节 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的刑罚适用1411

第五十二章 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1413

第一节 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414

第二节 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的司法认定1421

第三节 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的刑罚适用1424

第五十三章 生产、销售假药罪1425

第一节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426

第二节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司法认定1436

第三节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刑罚适用1440

第五十四章 生产、销售劣药罪1442

第一节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442

第二节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司法认定1447

第三节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刑罚适用1452

第五十五章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1453

第一节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453

第二节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司法认定1461

第三节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刑罚适用1465

第五十六章 故意杀人罪1466

第一节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466

第二节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1474

第一节 故意杀人罪的处罚1500

第五十七章 故意伤害罪1505

第一节 故意伤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505

第二节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1508

第三节 故意伤害罪的处罚1524

第五十八章 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1525

第一节 过失致人死亡罪1525

第二节 过失致人重伤罪1533

第五十九章 强奸罪1535

第一节 强奸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535

第二节 强奸罪的认定1551

第三节 强奸罪的处罚1563

第六十章 奸淫幼女罪1565

第一节 奸淫幼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565

第二节 奸淫幼女罪的认定1568

第三节 奸淫幼女罪的处罚1574

下册目录1577

第十编 医疗事故处理典型业例评析1577

案例1 病人不到医院来复诊的责任1577

案例2 引产误剪小肠的赔偿1584

案例3 医疗事故与非医疗事故的区分1588

案例4 医疗事故的调解处理1592

案例5 带病手术纠纷1594

案例6 延误手术时机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1595

案例7 古稀老人之死与三株口服液1597

案例8 尸体器管返还纠纷1601

案例9 美容事故的巨额赔偿1603

案例10 缺陷儿的出生与索赔1605

案例11 生育聋儿的责任1610

案例12 因误诊引起的名誉纠纷1612

案例13 误诊艾滋病的后果1616

案例14 美容事故的罪与非罪1619

案例15 恶意输血的恶果1627

案例16 事故责任的因果关系1629

案例17 区分赔偿与补偿1630

案例18 危害结果是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1631

案例19 谁是谁非1632

案例20 医生强制猥亵妇女案1634

案例21 “三万里寻儿”索赔案1639

案例22 “龙凤胎”脑瘫赔偿案1643

案例23 婴儿脑瘫的原因1656

案例24 违禁操作致恶果1660

案例25 责任赔偿的法律依据1661

案例26 损害的减轻与法律责任1662

案例27 债务纠纷和医疗纠纷的区分1664

案例28 医院擅自解剖尸体纠纷案1670

案例29 非事故的赔偿1674

案例30 医院起诉卫生局的行政诉讼案1677

案例31 婴儿掉包案1682

案例32 错抱亲子二十年1685

案例33 结论不确切的判决1687

案例34 鼠咬婴儿案1690

案例35 普查身体引发的名誉侵权纠纷1693

案例36 “切肝案”的罪与非罪之辩1695

案例37 医疗事故的巨额赔偿1698

案例38 赔偿项目的重复1701

案例39 医院合法权益的保护1703

案例40 法医鉴定的作出1706

案例41 切除卵巢引发的纠纷1710

案例42 医疗事故的是是非非1713

案例43 庸医治死人的责任1717

第六十一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基本规定1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1721

第十一编 医疗事故处理相关法律法规17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1月26日)1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17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1979年7月1日)176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年1月15日)176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4月4日)1775

第六十二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1785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4月26日)1785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4年8月29日)1790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5月15日)1803

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职责(试行)(1986年1月22日)1808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1988年12月15日)1840

中医师、士管理办法(试行)(1989年1月14日)1842

中医人员个体开业管理补充规定(1989年5月3日)1846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1992年10月7日)1847

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1989年1月4日)18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3年3月26日)18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1855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1999年7月16日)1862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1999年7月16日)1872

第六十三章 医疗事故的认定1878

第一节 认定医疗事故的基础——医疗工作规范1878

医院工作制度(1982年4月7日)1878

医院工作制度的补充规定(试行)(1992年3月7日)1915

中医医院工作制度(试行)(1986年1月22日)1918

男性节育手术并发症诊断标准(1989年7月15日)1958

女性节育手术并发症诊断标准(1989年7月15日)1959

计划生育技术工作管理办法(1992年12月16日)1962

消毒管理办法(1992年8月31日)1966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1994年1月4日)1971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1994年10月12日)197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1年12月6日)1992

解剖尸体规则(1979年5月21日)2003

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关于各地成立中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通知(1988年1月25日)2005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1988年3月30日)2006

卫生部关于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几个问题的答复(1988年11月29日)2009

卫生部关于台胞要求查证“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有关事宜的通知(1992年7月1日)2010

民政部 公安部 外交部 铁道部 交通部 卫生部 海关总署 民用航空局关于尸体运输管理的若干规定(1993年3月30日)2014

卫生部对“关于处理尸解脏器标本问题的请示”的复函(1993年9月28日)2016

卫生部对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三条有关问题的请示”的答复(1994年7月5日)2017

卫生部关于永卫医函字(1994)第1、2号文的复函(1994年9月20日)2018

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印发《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的通知(1990年3月29日)2019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1990年4月20日)2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2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1989年1月7日)2045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1987年11月28日)2052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12月27日)2057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12月27日)2059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1989年1月13日)2063

中药商业质量管理规范(试行)(1989年1月11日)2067

生物制品管理规定(1993年7月26日)207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1994年9月29日)207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加强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1996年4月16日)2080

新药审批办法(1999年3月12日)2084

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2092

(1999年3月26日)2092

进口药品管理办法(1999年3月12日)2097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1999年4月12日)2101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1999年5月31日)2108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1999年3月18日)2117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1999年6月11日)2126

戒毒药品管理办法(1999年4月12日)2128

国务院办公厅 转发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等部门关于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1999年8月24日)213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1999年12月28日)2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年12月29日)2141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年12月30日)2144

卫生部关于加强进口血液制品管理的通知(1987年8月22日)2150

卫生部关于整顿血液制品生产管理的通知(1988年4月1日)2151

卫生部 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进口人血丙种球蛋白处理意见的通知(1988年6月20日)2153

血液制品无菌试验暂行规程(1988年10月24日)215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国家计委2156

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制品生产管理报告的通知(1990年6月5日)2156

第六十四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范围2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节录)(1993年10月31日)2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录)(1999年3月15日)2160

第六十五章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及对行政处理不服的处理………………………第一节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2162

卫生部关于对湖南省临武县卫生局《关于医疗事故处理中几个问题的请示》的答复(1990年1月12日)2162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通知(1993年9月17日)2164

卫生部关于对“请求解释《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请示”的复函(1993年6月19日)2166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1994年8月29日)216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当事人以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答复(1995年6月14日)217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999年4月29日)217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2180

第六十六章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程序218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李新荣诉天津市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事故赔偿一案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1992年3月24日)218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医疗事故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复函(1989年10月10日)2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21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1年4月9日)22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6日)2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