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诉制度教程高级检查官培训教程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姜伟,钱舫,徐鹤喃,卢宇蓉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261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公诉-制度-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诉制度教程高级检查官培训教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诉制度的沿革1
第一节 公诉的概念1
第二节 公诉的起源3
第三节 公诉制度的基本类型7
第四节 中国的公诉制度8
第五节 公诉制度的发展趋势12
一、强化检察官公诉制度12
二、确定公诉机关的独立性12
三、强化公诉机关的集中统一性13
四、扩大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13
五、加强对公诉机关的监督制约14
六、强化公诉意见对审判的制约作用15
第二章 公诉权17
第一节 公诉权的性质17
一、公诉权是一种国家权力17
二、公诉权是一种司法请求权18
三、公诉权是一种犯罪追诉权18
四、公诉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力18
第二节 公诉权的根据19
一、公诉权的法理根据19
二、公诉权的法律根据24
三、公诉权的事实根据27
第三节 公诉权的基本权能28
一、公诉权形式上的权能29
二、公诉权内容方面的权能41
第四节 公诉权的功能43
一、保护功能43
二、保障功能43
三、评价功能43
四、安抚功能44
五、教育功能44
六、恢复功能44
第三章 公诉机制45
第一节 公诉权的行使45
一、公诉权的范围45
二、公诉权的主体46
三、公诉权的行使过程50
第二节 公诉权的制约53
一、提起公诉权的制约机制53
二、不起诉权的制约机制54
第三节 公诉权的救济57
第四章 公诉的价值59
第一节 公诉的价值目标59
一、法律正义60
二、程序公正62
三、诉讼效益65
第二节 公诉的价值冲突67
一、法律正义与程序公正的冲突68
二、法律正义与诉讼效益的冲突69
三、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益的冲突70
第三节 公诉价值的衡平原则71
一、兼顾原则71
二、程序公正优先原则72
三、尊重被告人意愿原则74
第五章 公诉的原则与政策76
第一节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77
第二节 公诉的法律原则80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81
二、罪刑法定原则86
三、无罪推定原则89
四、适用法律平等原则94
五、客观公正原则96
六、罪刑相适应原则99
第三节 公诉的刑事政策102
一、宽严相济政策102
二、公共利益原则110
三、公诉个别化原则119
四、诉讼经济原则124
第六章 公诉的程序意义128
第一节 公诉与侦查128
第二节 公诉与审判132
第三节 公诉与监督135
第七章 国家公诉人138
第一节 公诉人的条件138
一、公诉人的概念138
二、公诉人的法定条件139
三、公诉人的素质142
第二节 主诉检察官144
一、主诉检察官制度的概念和意义144
二、主诉检察官的权限147
三、主诉检察官的责任150
四、对主诉检察官的制约152
五、主诉检察官的奖惩机制153
第三节 公诉人的法律地位155
一、公诉人与法官155
二、公诉人与被告人157
三、公诉人与辩护人158
四、公诉人与被害人159
第四节 公诉人的职责160
一、公诉职责160
二、侦查职责161
三、监督职责161
第八章 公诉的条件与裁量163
第一节 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163
一、起诉法定主义164
二、起诉便宜主义167
三、起诉原则的发展趋势171
第二节 公诉的条件172
一、各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条件172
二、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条件173
第三节 公诉的裁量174
一、公诉裁量权的概念和特征174
二、公诉裁量的根据178
三、公诉裁量的因素180
四、公诉裁量的范围181
第九章 公诉的举证责任184
第一节 举证责任184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184
二、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185
三、举证责任的转移187
四、举证责任的倒置188
第二节 证据的收集189
一、收集证据的概念189
二、公诉中收集证据的一般要求189
第三节 证据的审查192
一、审查证据的一般方法193
二、对各种证据的审查方法195
三、证据的采用198
四、证据的采信203
第四节 公诉的证明标准205
一、国外的公诉证明标准205
二、我国的公诉证明标准207
三、“两个基本”的理解210
第五节 公诉的证据体系211
一、证据材料之间矛盾的排除211
二、证据之间的联系212
三、证据体系的要求212
第十章 审查起诉214
第一节 审查起诉的概念和任务214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和特征214
二、审查起诉的任务215
第二节 审查起诉的地位和意义216
一、审查起诉的地位216
二、审查起诉的意义217
第三节 审查起诉的内容218
一、其他国家审查起诉的内容218
二、我国审查起诉的内容219
第四节 审查起诉的程序226
一、审查起诉的模式226
二、受理案件的条件229
三、告知权利232
四、审阅案卷233
五、核实证据235
六、接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237
七、听取意见239
八、补充侦查241
九、审查起诉的期限242
十、赃款、赃物的处理243
第五节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244
一、审查报告概述244
二、审查综合报告的内容246
第十一章 不起诉251
第一节 不起诉的法律效力251
一、不起诉的概念和类型251
二、不起诉的法律效力253
三、我国不起诉制度的特色255
四、不起诉制度的意义256
第二节 不起诉的适用257
一、法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257
二、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260
三、证据不足不起诉的适用条件262
四、适用不起诉的基本程序264
第三节 不起诉的公开审查266
一、不起诉公开审查的必要性266
二、不起诉公开审查的形式268
第四节 不起诉的制约机制270
一、被害人的制约270
二、被不起诉人的制约271
三、侦查机关的制约272
四、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制约274
五、人民法院的制约275
六、人民监督员的制约275
第五节 附条件不起诉276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和特征276
二、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司法实践与立法278
第十二章 提起公诉280
第一节 提起公诉的条件280
一、提起公诉的实体条件280
二、提起公诉的政策条件282
三、提起公诉的程序条件283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与效力283
一、提起公诉的程序283
二、提起公诉的效力287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选择288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88
二、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290
三、简易程序的建议291
四、简易程序的法庭审理292
第四节 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选择294
一、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概念和特征294
二、公诉案件适用简化审理的条件297
三、简化审理的建议298
四、简化审理方式的法庭审理299
第五节 庭前证据展示300
一、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概念和意义300
二、庭前证据展示的实践304
第六节 出庭前的准备308
一、庭前准备的概念308
二、庭前准备的主要工作309
第七节 公诉的变更、追加和撤回321
一、变更、追加、撤回起诉的根据321
二、变更、追加、撤回起诉的条件323
三、变更、追加、撤回起诉的程序324
四、撤回起诉的效力325
第十三章 出庭支持公诉326
第一节 出庭支持公诉的任务326
一、代表国家指控、揭露和证实犯罪,提请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依法审判327
二、提出量刑建议327
三、对法庭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329
四、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329
五、结合案情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329
第二节 普通程序的法庭讯问和询问330
一、法庭讯问、询问的概念330
二、法庭讯问、询问的一般规则和要求333
三、讯问被告人335
四、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339
第三节 普通程序的举证与质证341
一、举证341
二、示证343
三、质证349
第四节 多媒体法庭示证354
第五节 认罪案件简化审理和简易程序的出庭公诉356
一、认罪案件简化审理与简易程序的区别356
二、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的出庭公诉357
三、简易程序的出庭公诉358
第六节 法庭辩论的规律与方法359
一、法庭辩论的概念359
二、法庭辩论的特点360
三、法庭辩论的一般规律和要求361
四、法庭答辩的方法364
第七节 公诉人申请延期审理365
第八节 公诉人的诉讼异议367
一、诉讼异议的概念和特点367
二、诉讼异议的提出367
第十四章 死刑案件的检察工作369
第一节 概述369
一、死刑案件检察工作的重大意义369
二、死刑案件检察工作的原则要求370
第二节 办理死刑案件的重点工作371
一、死刑政策的理解和运用371
二、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373
三、死刑案件的出庭工作376
四、死刑案件的法律监督377
第三节 死刑案件检察工作的程序要求378
一、死刑案件第一审程序378
二、死刑案件第二审程序379
三、死刑复核程序380
第十五章 刑事抗诉383
第一节 刑事抗诉的概念383
一、刑事抗诉的概念和特征383
二、刑事抗诉的意义384
三、刑事抗诉的种类385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和程序386
一、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概念386
二、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387
三、第二审程序抗诉的程序394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条件和程序397
一、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概念397
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条件398
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程序399
第四节 出席抗诉案件法庭402
一、出席抗诉案件法庭的概念和范围402
二、出席抗诉案件法庭的任务404
三、出席抗诉案件法庭的活动405
四、出席抗诉案件法庭应当注意的问题408
第十六章 公诉的特别程序412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412
一、概述412
二、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要求413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416
四、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419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420
一、概述420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具体适用421
三、适用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程序应当注意的问题423
第三节 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426
一、概述426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具体适用427
三、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应当注意的问题431
第四节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432
一、概述432
二、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具体适用433
三、适用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应当注意的问题437
第十七章 公诉文书439
第一节 制作公诉文书的基本要求439
一、公诉文书的概念和特征439
二、公诉文书的种类441
三、制作公诉文书的基本要求442
第二节 起诉书的制作443
一、起诉书制作的一般要求443
二、起诉书的基本格式445
三、起诉书制作和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448
第三节 不起诉决定书的制作452
一、不起诉决定书的基本格式452
二、不起诉决定书制作和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456
第四节 刑事抗诉书的制作457
一、刑事抗诉书的基本格式458
二、刑事抗诉书制作和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462
后记463
修订版后记465
第三版后记466
热门推荐
- 1267863.html
- 3208941.html
- 1052160.html
- 340576.html
- 940984.html
- 2117705.html
- 1470121.html
- 1829354.html
- 2844931.html
- 509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3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6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0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3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7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5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6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