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消费品安全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日本消费品安全管理
  • 王贇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3236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9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消费资料-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消费品安全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召回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1

1.1《道路运输车辆法》对汽车召回的有关规定1

1.1.1《道路运输车辆法》(召回内容选摘)1

1.1.2《道路运输车辆法》施行令(召回内容选摘)5

1.1.3《道路运输车辆法》施行规则(召回内容选摘)5

1.2对汽车安全若干技术问题法律规定6

1.2.1关于防止因汽车的结构、装置引发的事故6

1.2.2关于针对缺陷车辆问题的对策7

1.2.3关于防止因汽车的结构、装置引发事故的对策8

1.2.4关于召回备案等事项的处理要领9

1.2.5关于在召回备案时可将有关召回中的不符合标准现象作为可预料事项处理的事例24

1.2.6关于特定装置的召回备案等事项的处理要领25

1.2.7关于判断特定装置改善措施的指导原则40

第2章 汽车型式认证相关法律规定45

2.1《道路运输车辆法》(汽车型式指定相关内容选摘)45

2.2汽车型式指定规则(内容选摘)48

2.3参考“关于汽车型式认证实施要领(授权通知)”的制定116

2.4汽车型式指定、型式认定相关通告的修改与废除119

2.5“关于汽车型式认证实施要领(授权通知)”的部分修订正文124

第3章 生活消费品的相关法律与安全技术标准134

3.1《生活消费品安全法》134

3.2《生活消费品安全法》施行令152

3.3《生活消费品安全法》施行规则155

3.4经济产业省对相关特定产品的技术标准有关省令157

3.5依据《生活消费品安全法》施行令第10条第2项向都道府知事进行报告的省令186

3.6经济产业省关于提供有关消费生活用品等事故信息的要求188

第4章 消费产品事故信息报告、公告制度191

4.1产品事故信息报告、公告制度的目的与概要191

4.1.1制度导入的背景191

4.1.2制度概要192

4.1.3制度的流程(从重大产品事故发生开始,到报告、公开和处罚为止)193

4.2生活消费品的定义(消安法第2条第1项)194

4.2.1生活消费品的基本考虑方法194

4.2.2生活消费品:具体有哪些196

4.3产品事故及重大事故的定义(消安法第2条第4项及第5项)197

4.3.1产品事故是什么197

4.3.2重大产品事故的必要条件:列为报告范围内的产品事故是什么198

4.3.3什么样的事故需要报告(常见问题问答)200

4.4产品事故的收集…报告(消安法第34条和第35条)201

4.4.1企业的基本责任201

4.4.2制造企业或者进口企业的报告义务202

4.4.3如何更好地履行报告义务202

4.4.4得知产品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208

4.5经济产业省的重大产品事故的公告(消安法第33条及第36条)212

4.5.1事故信息公开的基本流程212

4.5.2具体事故信息的公开方法212

4.5.3事故原因的技术调查与原因分析213

4.6如何构建防止再发生的对策214

4.6.1企业的基本职责214

4.6.2经济产业省的再发防止对策216

4.7完善体制的命令(消安法第37条)及惩罚217

4.7.1体制整改命令217

4.7.2罚则218

4.7.3策划产品安全自主行动计划的指南218

4.8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础机构事故信息收集制度218

4.8.1制度的宗旨218

4.8.2制度概要219

第5章 长期使用产品安全检测与标识表示制度说明227

5.1长期使用产品安全检测制度227

5.1.1长期使用产品安全检测制度的宗旨、概要227

5.1.2特定维护产品的指定229

5.1.3特定维护产品生产商、进口商的义务230

5.1.4销售商(特定维护产品贸易商)的义务、职责239

5.1.5相关企业的职责241

5.1.6所有人(消费者、租赁商)的职责242

5.1.7收集并提供年久劣化产品的相关信息242

5.2长期使用产品安全标识制度242

5.2.1长期使用产品安全标识制度的宗旨、概要242

5.2.2对象产品的指定及标识义务243

5.2.3相关问答248

第6章 电气用品相关法律法规259

6.1《电气用品安全法》259

6.2《电气用品安全法》施行令276

6.3《电气用品安全法》施行规则297

第7章 电气用品安全技术标准316

7.1电气用品范围的解释316

7.1.1一般事项316

7.1.2特定电气用品317

7.1.3非特定电气用品323

7.2对象产品与非对象电气产品的关系331

7.2.1电线、保险丝、配线器具、限流器、变压器、安定器、小型交流电动机相关内容331

7.2.2电热器具、电动器具、光源器具、电子器具、其他交流器具、便携式发电机341

7.3关于规定电气用品技术性标准的省令(内容摘要)362

第8章 关于石油液化气的安全保障及公正交易的法律386

第9章 企业产品安全主动行动计划指南414

9.1产品安全主动行动计划指南414

9.1.1明确企业领导的意识414

9.1.2完善体制及其相关工作414

9.1.3中小企业应开展的工作416

9.2关于进口商的主动行动指南416

9.2.1明确企业领导的意识416

9.2.2完善体制及其相关工作416

9.2.3中小企业应开展工作的项目417

9.3关于修理与安装施工单位的主动行动指南418

9.3.1明确企业领导的意识418

9.3.2完善体制及其相关工作418

9.3.3中小企业应开展的工作419

9.4关于销售商的主动行动指南419

9.4.1明确企业领导的意识419

9.4.2完善体制及其相关工作419

9.4.3中小企业应开展的工作420

第10章 生活消费品召回手册421

10.1前言421

10.1.1本手册的目的421

10.1.2为何要实施产品召回422

10.1.3由谁来实施产品召回422

10.1.4产品召回的全过程424

10.2日常的措施424

10.2.1在平时切实做好思想准备425

10.2.2完善事故及投诉信息的收集体制426

10.2.3完善掌握产品的销售途径、追踪信息的体制427

10.2.4探讨、制定及完善应对指南428

10.2.5确认/确保产品召回所需的费用430

10.3对事故等迅速回应430

10.3.1掌握事实情况430

10.3.2判断是否实施产品召回434

10.3.3成立对策总部等实施主体437

10.3.4制定产品召回计划438

10.3.5决定企业公告等提供信息的方法440

10.3.6向相关机构等报告443

10.4产品召回的追踪446

10.4.1对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及修改446

10.4.2向相关的行政机关等报告经过447

10.4.3填写记录、对遗漏召回的处理体制及反馈447

10.5参考案例448

10.5.1关于是否实施产品召回的例子448

10.5.2企业公告/广告的例子450

10.5.3互联网主页的企业公告等452

10.5.4向相关的行政机关等报告455

10.5.5相关法令(精选470

10.5.6关于“优株式会社”进口/销售的取暖电炉(卤素电热器)475

第11章 关于“产品召回”的现状及问题调查报告478

11.1调查目的478

11.2产品召回的相关咨询479

11.2.1 PIO—NET消费生活信息网络系统上的主要咨询479

11.2.2从咨询情况来看产品召回所牵涉的问题481

11.3公告实例481

11.4与产品召回状态相关的问卷调查484

11.4.1消费者问卷调查484

11.4.2经营者问卷调查492

11.5日本产品召回实况499

11.5.1从法律层面上来看其实况499

11.5.2主要业界的产品召回状态501

11.6美国、EU、韩国的产品召回508

11.6.1各国及地区的产品召回梗概508

11.6.2各国、各地区不同产品的具体事例516

11.7产品召回存在的问题519

11.7.1采取召回措施前的状态520

11.7.2告知的应有方式520

11.7.3实施召回的应有方式521

11.7.4承担费用的应有方式521

11.8确保产品召回的实效性522

11.8.1产品召回制度及结构的充实522

11.8.2给消费者的建议522

11.8.3给经营者的建议522

11.9附录523

11.9.1消费者问卷调查523

11.9.2经营者的调查表528

第12章 有关产品召回措施信息使用状况的调研报告533

12.1调查结果535

12.1.1产品召回现状535

12.1.2有关产品召回信息的传播540

12.1.3报纸公告543

12.1.4通过网络提供信息550

12.1.5其他提供信息的方式556

12.2今后的研讨方向560

12.2.1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课题560

12.2.2提高产品召回率以及今后的研讨方向561

12.2.3研讨门户网站理想状态的方向性565

12.3参考资料5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