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地质学 彩色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舒良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491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地质学 彩色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地质学的任务2
第三节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2
第四节 地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3
一、地质作用3
二、地质作用的特点3
三、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3
第五节 我国地学研究的若干地域优势4
一、青藏高原4
二、西北黄土高原5
三、大别—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带5
四、云南澄江动物群5
五、辽西热河动物群5
六、陆相生油盆地6
七、滇黔桂喀斯特地貌6
八、华南花岗岩6
第二章 矿物8
第一节 矿物的概念8
一、矿物的定义8
二、晶体、非晶质体与准晶体9
第二节 矿物手标本的鉴定特征10
一、矿物的形态10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11
第三节 常见矿物13
一、矿物的分类13
二、常见矿物13
第四节 矿物的用途19
一、工业矿物原料19
二、矿物材料20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22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22
一、岩浆的概念22
二、喷出作用与喷发产物22
三、喷出岩浆的类型及其喷发特征25
四、火山喷发的间歇性26
五、典型火山喷发实例27
六、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28
七、世界火山的分布29
第二节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30
一、侵入作用概述30
二、侵入岩的产状31
三、侵入岩的主要类型32
第三节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32
一、火成岩的结构32
二、火成岩的构造33
第四节 火成岩的分类及其野外识别33
一、火成岩分类33
二、熔岩、深成侵入岩与浅成岩的主要辨别标志34
三、火成岩的野外识别34
第五节 火成岩的成因35
一、地球的内热35
二、地热的成因35
三、岩浆的形成36
四、火成岩多样化的原因37
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42
第一节 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42
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42
二、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44
三、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44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46
一、沉积物的来源46
二、沉积岩中的矿物46
三、沉积岩的结构46
四、沉积构造47
第三节 常见的沉积岩50
一、沉积岩的类型50
二、常见陆源和内源沉积岩及其特征51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56
第一节 变质作用概述56
一、变质作用概念56
二、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56
第二节 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58
一、物质成分的变化58
二、变质岩中的矿物59
三、变质岩的结构59
四、变质岩的构造60
第三节 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61
一、接触变质作用61
二、区域变质作用62
三、混合岩化作用65
四、动力变质作用66
第四节 岩石的演变67
第六章 地质年代70
第一节 相对年代的确定70
一、地层层序律70
二、生物层序律70
三、切割律或穿插关系71
第二节 同位素年龄的测定72
第三节 地质年代表73
一、地质年代表的建立73
二、地质年代名称的来源与含义73
三、岩石地层单位的概念75
第四节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爆发与灭绝76
一、生物大爆发76
二、生物大灭绝76
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79
第一节 地震的基本概念79
一、地震概况79
二、地震类型80
三、地震序列81
四、国内外强烈地震的实例82
第二节 地震波与地震仪84
一、地震波84
二、地震仪85
第三节 地震的强度87
一、地震的震级87
二、地震的烈度87
第四节 地震的分布88
一、全球地震带分布88
二、我国地震带分布89
第五节 地震预报与预防91
一、地震预报91
二、地震预防91
第六节 地球的内部构造92
一、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突变的主要界面92
二、初步的地球参考模型(PREM)94
三、地球内部各层圈的物质成分94
四、均衡原理96
第八章 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101
第一节 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101
一、水平运动101
二、垂直运动101
三、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101
第二节 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102
一、岩石的空间位置102
二、褶皱103
三、断裂107
四、节理113
五、断层相关褶皱114
第三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115
一、整合接触115
二、假整合接触115
三、不整合接触116
四、侵入接触116
五、侵入体的沉积接触116
第四节 构造期与构造事件117
一、太古宙构造期117
二、元古宙构造期117
三、新元古代晚期—志留纪构造期118
四、晚古生代构造期118
五、早中生代构造期118
六、燕山构造期118
七、喜马拉雅构造期118
第九章 板块构造121
第一节 大陆漂移121
第二节 海底扩张124
一、海底地质考察124
二、海底扩张的论证125
三、海底扩张说的提出126
四、海底扩张说催生的新成果127
第三节 板块构造133
一、板块边界类型——板块划分的依据133
二、全球板块的划分134
三、两种大陆边缘135
四、海洋的开闭旋回(威尔逊旋回)138
五、板块运动的驱动力140
六、地体的概念142
七、板块构造理论的最新进展——大陆动力学143
第十章 风化作用146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146
一、物理风化146
二、化学风化148
三、生物风化149
第二节 制约岩石风化性质与特征的因素150
一、气候150
二、地形150
三、岩石的特征151
第三节 风化作用的产物152
一、风化产物的类型152
二、残积物153
三、风化壳153
四、土壤153
五、风化地貌154
第十一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157
第一节 河流概述157
一、地表水流157
二、河谷的横剖面158
三、河流的纵剖面159
四、流域盆地159
五、影响河流侵蚀与沉积的因素159
第二节 河流的侵蚀作用160
一、侵蚀的方式160
二、侵蚀的方向161
第三节 河流的搬运作用165
一、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式165
二、物质搬运的方式165
三、河流的搬运能力和搬运量166
第四节 河流的沉积作用166
一、沉积发生的原因166
二、冲积物167
三、冲积物的地貌类型167
第五节 河流的均夷化与去均夷化169
一、深切河曲169
二、河流阶地170
三、阶地类型170
第六节 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171
第七节 准平原172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174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174
一、冰川的形成174
二、冰川的运动175
第二节 冰川的类型176
一、大陆冰川176
二、山岳冰川176
第三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177
一、冰川的剥蚀作用177
二、冰蚀地貌178
第四节 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180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180
二、冰川的沉积作用与冰碛物181
三、冰碛地貌181
第五节 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182
一、冰水扇182
二、纹泥182
三、蛇形丘182
第六节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183
一、冰川作用183
二、冰川作用的影响186
三、冰川作用的原因186
第十三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189
第一节 地下水概述189
一、地下水的赋存条件189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190
三、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190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192
一、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的划分192
二、根据含水层空隙性质的划分194
第三节 地下热水194
第四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195
一、地下水的剥蚀作用及喀斯特195
二、地下水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198
第五节 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200
第十四章 海洋及其地质作用202
第一节 海洋概况202
一、海与洋202
二、海水的化学成分202
三、海水的物理性质203
四、海水中的生物203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204
一、波浪及其地质作用204
二、潮汐及其地质作用207
三、洋流及其地质作用208
四、浊流及其地质作用208
第三节 海底沉积物210
一、海底沉积物的来源210
二、滨海沉积210
三、浅海沉积211
四、半深海沉积212
五、深海沉积213
第四节 海水的进退215
第十五章 湖沼及其地质作用218
第一节 湖泊概述218
一、湖泊概况218
二、湖水的来源、排泄及其化学成分219
三、湖泊的成因类型219
四、我国湖泊分布的特点222
第二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223
一、湖水运动的特征223
二、湖泊的剥蚀和搬运作用223
三、湖泊的沉积作用224
第三节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227
一、沼泽的概念及其成因227
二、沼泽的沉积作用228
第十六章 荒漠特征与风的地质作用230
第一节 荒漠概述230
一、荒漠的形成条件230
二、荒漠中的某些特征性现象231
三、荒漠化231
第二节 风的地质作用231
一、风的剥蚀作用231
二、风的搬运作用234
三、风的沉积作用235
第三节 黄土238
一、黄土的一般特征238
二、黄土的物质成分238
三、黄土的分布238
四、黄土的成因239
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241
第一节 影响块体运动的主要因素241
一、重力作用241
二、水的作用241
三、其他因素作用242
第二节 块体运动的类型242
一、崩塌242
二、滑坡243
三、泥石流245
第三节 相关地质灾害及其防治246
第十八章 行星地质概述250
第一节 太阳系及其起源250
一、太阳系250
二、撞击作用251
三、太阳系起源252
第二节 类地行星254
一、水星254
二、金星254
三、月球255
四、火星257
五、类地行星的比较259
第三节 类木行星及其卫星259
一、木星及其卫星259
二、土星及其卫星260
第十九章 地球形成与生物演化263
第一节 地球的天文时期263
一、地球层圈构造的形成263
二、陨星的撞击及其频繁的火山爆发263
三、热流值的迅速衰减263
四、原始地壳的组分与最初的地壳运动264
五、原始大气与次生大气264
六、原始水圈的出现264
第二节 太古宙—元古宙时期264
一、大气圈264
二、水圈265
三、生命的起源及演化265
四、陆核和地盾的形成266
第三节 显生宙时期267
第二十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277
第一节 环境地质学的一般概念277
一、环境与地质环境277
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277
第二节 城市兴衰与地质环境278
一、城市兴衰的地质因素278
二、城市规划的地质因素279
三、城市建设的地质因素280
第三节 人体健康与地质环境280
一、人体的元素组成280
二、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281
三、地方病的环境地质致因282
四、地质药物283
第四节 废物处置的地质环境284
一、城市废物处置的地质环境284
二、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地质环境284
第五节 人为地质作用285
一、地面沉降285
二、咸水入侵285
三、地下水污染285
四、海平面上升285
五、土地沙漠化286
六、土壤盐碱化286
七、水土流失286
八、诱发地震286
九、矿产资源枯竭286
参考文献288
热门推荐
- 882594.html
- 573384.html
- 3141762.html
- 3027233.html
- 3621512.html
- 631397.html
- 1333231.html
- 308899.html
- 3563973.html
- 3104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5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8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0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5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1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6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