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省志·政权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东省志·政权志
  • 本书编委会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4262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4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6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省志·政权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1

第一篇 人大43

第一章 建国前广东革命根据地人民代表机关45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代表大会45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大会45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8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的省代议机关49

第二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52

第一节 省第一、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2

一、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2

二、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3

第二节 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53

第三节 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工作机构56

第四节 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56

一、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57

二、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60

三、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62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省人民代表大会64

五、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65

六、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68

七、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74

八、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79

第三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81

第一节 省人大常委会的产生及其组成人员81

一、省人大常委会的产生81

二、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构成81

三、省人大常委会历届组成人员82

四、省人大常委会历届主任简介85

第二节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设置86

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86

二、省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87

三、省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职责90

第三节 省历届人大常委会历次会议91

一、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各次会议91

二、省六届人大常委会各次会议99

三、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各次会议114

四、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至五次会议129

第四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工作制度133

第一节 会议规则133

一、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规则133

二、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规则134

三、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规则134

第二节 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度135

第三节 决定重大事项制度137

第四节 监督工作制度138

第五节 选举和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制度139

一、选举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139

二、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40

第六节 办理议案和代表建议制度142

第七节 联系代表制度143

一、同省人大代表的直接联系143

二、通过各选举单位同省人大代表的联系143

三、建立省人大代表小组144

第八节 来信来访处理制度144

第九节 机关办文制度146

一、机关公文的种类146

二、机关公文的处理办法146

三、机关公文的行文规则147

第五章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纪略148

第一节 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148

一、围绕改革开放,把经济立法放在重要位置148

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立法,打击社会丑恶现象149

三、进行创造性的立法尝试149

第二节 监督和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150

第三节 督促和推动“一府两院”工作151

第四节 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152

第五节 办理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153

第六节 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155

第七节 密切联系代表和人民群众156

第六章 市、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设置157

第一节 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57

第二节 不设区的市、县、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58

第三节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158

附录一: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160

附录二:广东省地方性法规目录201

附录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决议和决定目录212

第二篇 政府221

第一章 建国前广东政府行政机构223

第一节 清朝以前广东历代政府行政机构223

第二节 清朝政府行政机构225

一、概况225

二、香港被英国强行割占,澳门被葡萄牙侵占227

第三节 民国时期政府行政机构231

一、广东军政府时期的都督府和北洋政府时期的省长公署231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广东省政府及其组成人员233

三、民国时期省政府派出机构244

四、民国时期的县、市政府、管理局252

五、民国时期的乡、镇公所254

第二章 建国后广东省人民政府组成及机构256

第一节 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56

第二节 广东省人民政府组成257

一、建国初期的广东省人民政府257

二、广东省人民委员会257

三、广东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和省革命委员会257

四、广东省人民政府258

五、广东省人民政府历届组成人员259

六、广东省人民政府历任主要领导人简介264

第三节 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269

一、直属机构的设置269

二、直属机构沿革及其主要负责人276

三、省人民政府的非常设机构318

第四节 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319

一、建国初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行政公署320

二、省人民委员会时期专员公署323

三、省军事管制时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325

四、省革命委员会时期地区革命委员会326

五、省人民政府行政公署328

第三章 市、县、区及乡(镇)人民政府机构330

第一节 各市、县、市辖区人民政府330

一、广州市331

二、深圳市332

三、珠海市333

四、汕头市333

五、韶关市334

六、河源市335

七、梅州市335

八、惠州市336

九、汕尾市336

十、东莞市337

十一、中山市337

十二、江门市337

十三、佛山市338

十四、阳江市339

十五、湛江市339

十六、茂名市340

十七、肇庆市340

十八、清远市341

十九、潮州市342

二十、揭阳市342

二十一、云浮市342

二十二、海南区343

第二节 基层乡(镇)人民政府344

一、区、乡人民政府344

二、乡、镇人民委员会345

三、人民公社346

四、乡、镇人民政府346

五、村(居)民委员会347

第四章 省人民政府工作制度348

第一节 会议制度348

第二节 公文处理制度349

一、公文种类350

二、行文规则350

三、公文格式和办理程序351

第三节 法制工作制度352

第四节 行政复议制度354

第五节 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制度356

第六节 办理建议提案工作制度359

第五章 建国前广东历代政府施政纪略361

第一节 古代361

一、春秋战国秦汉时期361

二、吴晋南朝隋唐五代时期361

三、宋元明及清前期(鸦片战争以前)362

第二节 清末364

一、鸦片战争时期364

二、洋务运动时期364

三、清末新政时期365

第三节 民国368

一、广东军政府时期368

二、民初军阀割据时期369

三、广州军政府时期369

四、陈济棠主粤时期371

五、抗日战争时期375

六、抗战胜利后378

第六章 建国后省人民政府施政纪略38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382

一、建立和巩固各级人民政权382

二、进行农村土地改革和城市民主改革385

三、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386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389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委员会的建立389

二、制订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389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391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393

第三节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393

一、“大跃进”和全党全民大办工业393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395

三、基层行政区划频繁变动396

四、国民经济大调整396

五、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99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399

一、“文化大革命”在广东的发展399

二、“文化大革命”对广东的影响401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403

一、拨乱反正403

二、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404

三、广东改革开放十五年的成就408

附录:文献、文件选载416

第三篇 政协435

第一章 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437

第一节 省第一、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建立437

第二节 省第一、二届协商委员会全体会议437

一、第一届协商委员会全体会议437

二、第二届协商委员会全体会议438

第三节 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39

一、第一届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39

二、第二届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40

第四节 省协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机构440

一、省第一、二届协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440

二、省协商委员会的机构设置442

第五节 省协商委员会主要工作442

第二章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445

第一节 政协广东省历届委员会全体会议445

一、第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445

二、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446

三、第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447

四、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448

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449

六、第六届委员会全体会议451

七、第七届委员会全体会议452

第二节 政协广东省历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52

一、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52

二、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54

三、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57

四、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58

五、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60

六、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62

七、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465

第三节 政协广东省历届委员会主席会议466

第四节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机构466

第五节 政协广东省历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468

一、省政协历届常务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468

二、省政协历届委员会主席简介474

第三章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要工作477

第一节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477

第二节 参政议政和组织专项调查478

第三节 学习和宣传479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集480

第五节 “三胞”联谊和对外友好活动481

第六节 落实政协委员政策482

第七节 市、县政协工作联系和指导482

附录一:广东省政协历届委员会委员名单484

附录二:文献、文件选载510

第四篇 人事525

第一章 人事管理制度概况525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人事管理制度525

第二节 建国后的人事管理制度525

第二章 人事机构与职责531

第一节 机构531

一、清朝和民国时期的人事机构531

二、建国后的人事机构532

第二节 职责533

第三章 干部管理536

第一节 干部来源536

一、军转干部安置536

二、高校毕业生分配538

三、中专毕业生分配540

四、录(聘)用干部541

第二节 干部调配542

一、调配重点542

二、调配手续544

三、调配权限545

四、调配纪律546

第三节 干部构成547

一、总量547

二、分机构构成547

三、层次构成547

四、性别、民族、政治状况构成548

五、学历构成548

六、年龄构成548

第四节 任免554

一、清朝的科举和铨叙官吏制度554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任用555

三、建国后的干部行政任免558

第五节 考核562

一、清朝的官吏考绩562

二、民国时期的公务员考绩562

三、建国后的干部考核563

第六节 干部培训566

第七节 工资福利569

一、清朝的品禄569

二、民国时期的官俸570

三、建国后的工资福利573

第八节 干部退休(退职)584

一、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退休制度584

二、建国后的退休退职制度584

第九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594

第十节 人事计划与干部统计596

一、人事计划管理596

二、工资基金管理599

三、干部统计600

第四章 人才智力交流与引进602

第一节 人才交流602

一、机构与职责602

二、交流政策602

三、交流的成果607

第二节 国外境外智力引进610

一、引进人才610

二、派出培训613

三、引进智力的成果614

第五章 机构与编制管理617

第一节 机构编制主管部门617

一、主要职责617

二、机构沿革618

第二节 机构编制管理621

一、管理范围和原则622

二、行政机构编制管理622

三、事业机构编制管理625

四、企业机构编制管理627

第三节 机构改革630

一、50年代的精简整编631

二、60年代的精简下放632

三、70年代的机构改革632

四、80年代的机构改革632

五、90年代的机构改革634

编后记636

CONTENTS6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