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1917-1937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1917-1937
  • 李何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5110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文艺思潮-中国-1917-193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1917-193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五四”前后的文学革命运动1

绪论 由“五四”到“五卅”的文艺思潮之社会背景3

第一章 概论——从一九一七年到“五卅”的中国文艺思想界8

一 文学革命的经过8

二 林纾的反对12

三 “五四”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12

四 “学衡派”的反对12

五 整理国故问题14

六 “甲寅派”的反对18

七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对立20

第二章 文学革命运动的“思想和形式”的主张25

一 “历史的观念”和进化论的思想26

二 反“文以载道”和反封建的思想29

三 主张“写实文学”和朦胧的社会思想32

四 反文言文的不彻底36

五 白话文不与口语接近39

第三章 与反对者的论争42

一 林纾42

二 “学衡派”47

三 “甲寅派”56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69

一 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存在的社会基础69

二 写实主义的文学研究会76

三 浪漫主义的创造社85

四 对立的统一与“革命文学”思想的萌芽94

第二编 “大革命时代”前后的革命文学问题105

绪论 由“五卅”到“九一八”的文艺思潮之社会背景105

第一章 概论——从“五卅”前后到“九一八”的中国文艺思想界110

第二章 创造社的革命文学主张130

一 创造社的进步130

二 为什么要提倡革命文学131

三 对于革命文学的作者、内容及作者世界观的主张134

四 革命文学的创作方法140

五 文学的阶级性143

六 文学的宣传作用146

七 唯物的文学论149

八 结语152

第三章 鲁迅的态度和茅盾的意见153

一 鲁迅的态度153

二 茅盾的意见167

第四章 “语丝派”及其他作者的意见176

一 所谓“语丝派”176

二 侍桁的意见178

三 甘人的意见188

四 郁达夫的意见190

五 冰禅的意见192

第五章 “新月派”及其他反对者的论调199

一 与“新月派”斗争的历史任务199

二 “新月”的态度200

三 梁实秋的论调207

四 安那其主义者的空谈216

第六章 进步的文艺理论及文学团体的建立218

一 认识了共同的敌人218

二 科学的文艺论的输入与“左联”的成立225

三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昙花一现228

第三编 “九一八”到“八一三”的文艺思潮235

绪论 由“九一八”到“八一三”的文艺思潮之社会背景235

第一章 概论——从“九一八”到“八一三”的中国文艺思想界243

引言243

一 文艺的阶级性的再研讨244

二 文艺的武器作用的再研讨246

三 艺术的价值问题248

四 大众文艺用什么话写251

五 由反对“文言复兴”到建设“大众语”253

六 由“大众语”的标准问题到“拉丁化”运动255

七 新的政治形势与文艺运动的新动向258

八 一九三六年文艺论争的收获264

第二章 文艺创作自由问题267

一 问题的开端267

二 论辩的主体275

三 “左联”的结论289

第三章 大众文艺问题及语文改革运动311

一 序说311

二 新的文学革命314

三 文言—白话—大众语324

四 普通话—土话—拉丁化342

第四章 “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之争与鲁迅逝世前后文艺界的大团结358

一 文艺界“联合战线”与“国防文学”运动358

二 机械论者的反对与克服383

三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提出与“国防文学”论者的反对411

四 并非“第三种人”的“创作自由”问题——“宗派主义”和“机械论”的再检讨466

五 鲁迅逝世前后文艺界的大团结495

参考书目4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