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朱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5219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篇2
第1章 云计算的概念2
1.1 什么是云计算2
1.1.1 云计算的优点2
1.1.2 云计算的特点3
1.2 云计算的由来4
1.2.1 思想演化4
1.2.2 技术支撑5
1.3 云计算的诞生7
1.3.1 SaaS的诞生7
1.3.2 “IT不再重要”的发表7
1.3.3 Google的三大核心技术7
1.3.4 AWS的推出8
1.3.5 IBM和Google的合作8
1.4 云计算的成长8
1.5 云计算的影响10
1.5.1 服务器供应商10
1.5.2 软件开发商11
1.5.3 云终端供应商11
1.5.4 云供应商11
1.5.5 整个IT产业12
1.6 云计算的使用场景12
1.6.1 IDC云12
1.6.2 企业云12
1.6.3 云存储系统12
1.6.4 虚拟桌面云13
1.6.5 开发测试云13
1.6.6 大规模数据处理云13
1.6.7 协作云13
1.6.8 游戏云14
1.6.9 HPC云14
1.6.10 云杀毒14
第2章 云计算的架构16
2.1 云的架构16
2.1.1 SaaS17
2.1.2 PaaS19
2.1.3 IaaS21
2.1.4 云管理层22
2.1.5 架构示例25
2.2 云的4种模式27
2.2.1 公有云27
2.2.2 私有云28
2.2.3 混合云30
2.2.4 行业云30
第二部分 产品与技术篇34
第3章 Google App Engine34
3.1 Google的云计算产品34
3.1.1 SaaS层34
3.1.2 PaaS层36
3.1.3 IaaS层36
3.1.4 云客户端36
3.2 Google的核心技术39
3.2.1 分布式基础设施39
3.2.2 分布式大规模数据处理42
3.2.3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43
3.2.4 数据中心优化技术45
3.3 Google的设计思想和整体架构46
3.3.1 设计思想46
3.3.2 整体架构48
3.4 Google App Engine简介50
3.4.1 历史50
3.4.2 功能51
3.4.3 使用流程51
3.4.4 主要组成部分51
3.4.5 编程模型54
3.4.6 限制和资费55
3.5 Google App Engine的使用56
3.5.1 例子56
3.5.2 搭建环境56
3.5.3 初始化项目56
3.5.4 编写数据库代码58
3.5.5 添加Web处理方法59
3.5.6 测试和部署60
3.6 Google App Engine的架构62
3.6.1 设计理念62
3.6.2 架构62
3.6.3 流程63
3.6.4 Python版和Java版的区别64
3.7 本地测试服务器的设计64
3.7.1 架构64
3.7.2 工作流程65
3.8 Datastore的设计66
3.8.1 使用方面66
3.8.2 实现方面67
3.9 总结69
3.9.1 注意点69
3.9.2 最佳实践69
3.9.3 适用场景70
3.9.4 对未来的期望70
第4章 Salesforce Force.com72
4.1 Salesforce简介72
4.1.1 公司历史72
4.1.2 Salesforce的整体架构73
4.1.3 Force.com73
4.2 多租户的介绍74
4.2.1 概念74
4.2.2 多租户技术的优缺点75
4.2.3 常见的多租户模型75
4.3 Force.com的多租户架构(上)76
4.3.1 总体架构76
4.3.2 元数据驱动77
4.3.3 应用服务器77
4.3.4 共享数据库78
4.4 Force.com的多租户架构(下)78
4.4.1 应用服务器的模块78
4.4.2 数据库表的设计79
4.4.3 Apex80
4.5 总结81
4.5.1 设计理念81
4.5.2 经验教训81
第5章 系统虚拟化83
5.1 系统虚拟化简介83
5.1.1 虚拟化的概念83
5.1.2 系统虚拟化的概念83
5.1.3 系统虚拟化技术的分类84
5.1.4 系统虚拟化的用处87
5.2 x86虚拟化技术88
5.2.1 虚拟机的3大特征88
5.2.2 为什么x86架构很难被虚拟化88
5.2.3 CPU虚拟化89
5.2.4 内存虚拟化89
5.2.5 I/O虚拟化90
5.2.6 总结与预测90
5.3 VMware vSphere的简介91
5.3.1 VMware的思路91
5.3.2 VMware vSphere92
5.4 VMware ESX的架构95
5.4.1 Service Console95
5.4.2 VMKernel96
5.5 虚拟网络99
5.5.1 简介99
5.5.2 虚拟网卡100
5.5.3 虚拟交换机101
5.6 动态迁移背后的奥秘105
5.6.1 动态迁移的实现机制105
5.6.2 动态迁移今后的挑战106
5.7 虚拟器件107
5.7.1 虚拟器件的定义106
5.7.2 虚拟器件的主要组成部分108
5.7.3 虚拟器件的生命周期109
5.7.4 虚拟器件的好处110
5.7.5 虚拟器件的不足之处111
5.7.6 业界支持112
5.7.7 虚拟器件与云计算112
5.8 OVF协议112
5.8.1 OVF信封113
5.8.2 OVF环境文件113
5.8.3 使用流程114
5.9 VMware的云计算计划115
5.9.1 VMwarev Cloud Express115
5.9.2 VMwarev Cloud Director116
5.9.3 VMforce119
5.10 Xen的架构119
5.10.1 Xen简介120
5.10.2 半虚拟化技术介绍120
5.10.3 Xen的架构121
5.11 Xen的实现机制122
5.11.1 超级调用122
5.11.2 vCPU调度123
5.11.3 中断虚拟化123
5.11.4 内存管理124
5.11.5 I/O系统124
5.11.6 信息传递124
5.11.7 时间管理125
5.12 Intel VT技术125
5.12.1 VT-x126
5.12.2 EPT129
5.12.3 VT-d130
5.12.4 VT-c131
5.13 最新的进展132
5.13.1 VMware vSphere4.1132
5.13.2 Xen4.0133
5.13.3 Intel VT的PLE技术134
第6章 Amazon EC2135
6.1 AWS的概况135
6.1.1 简介135
6.1.2 产品类别136
6.1.3 产品特点137
6.1.4 成功案例138
6.2 Amazon EC2简介138
6.3 Amazon EC2的主要模块139
6.3.1 AMI139
6.3.2 实例140
6.3.3 存储140
6.3.4 安全方面141
6.3.5 可用区142
6.3.6 网络方面142
6.3.7 Web管理界面142
6.3.8 API143
6.4 Amazon EC2的使用143
6.4.1 准备账号143
6.4.2 创建实例144
6.4.3 启动服务148
6.5 Amazon EC2的优缺点148
6.5.1 优点148
6.5.2 不足之处149
第7章 Cisco UCS151
7.1 什么是 UCS151
7.2 UCS的架构151
7.2.1 Cisco UCS 6100系列互联阵列152
7.2.2 Cisco UCS管理程序152
7.2.3 Cisco UCS 2100系列扩展模块153
7.2.4 Cisco UCS 5100系列刀片机箱153
7.2.5 Cisco B系列刀片服务器153
7.2.6 Cisco UCS网络适配器154
7.3 UCS的核心技术之内存扩展154
7.3.1 Xeon 5500内存架构154
7.3.2 思科的内存扩展技术156
7.4 UCS的核心技术之VN-Link157
7.4.1 虚拟网络的难题157
7.4.2 Cisco Nexus 1000V的方案157
7.4.3 NIV的方案158
7.5 UCS的核心技术之统一网络159
7.5.1 数据中心的现状159
7.5.2 统一网络简介160
7.5.3 统一网络的基石160
7.5.4 不足之处162
7.6 为虚拟化而生162
7.6.1 虚拟化的目标163
7.6.2 服务器整合163
7.6.3 简化系统管理163
7.6.4 加速应有部署164
第8章 云计算的安全165
8.1 云计算安全的概念165
8.1.1 新的挑战166
8.1.2 现有安全系统的不足166
8.1.3 云计算的优势167
8.2 云计算安全的架构167
8.2.1 云客户端168
8.2.2 云端168
8.2.3 第三方机构170
8.3 Salesforce Force.com的安全机制170
8.3.1 整体监管和合规性170
8.3.2 用户管理171
8.3.3 数据管理171
8.3.4 系统和网络171
8.3.5 物理设施171
8.4 AWS的安全机制172
8.4.1 整体监管和合规性172
8.4.2 用户管理172
8.4.3 数据管理172
8.4.4 应用保护173
8.4.5 系统与网络173
8.4.6 物理设施174
8.5 为什么云计算更安全174
8.5.1 安全管理方面174
8.5.2 高可用性方面174
8.5.3 数据安全方面175
8.5.4 人才方面175
8.5.5 广域网方面175
8.5.6 总结175
第三部分 实践篇178
第9章 深入分析Big Table178
9.1 BigTable简介178
9.2 BigTable的架构178
9.3 BigTable的数据模型和调用接口179
9.3.1 数据模型180
9.3.2 调用接口181
9.4 BigTable的存储模型181
9.4.1 Tablet的运行机制182
9.4.2 SSTable的介绍182
9.4.3 Compaction机制183
9.5 BigTable的分布式模型183
9.5.1 综述184
9.5.2 Chubby184
9.5.3 如何定位Tablet185
9.5.4 如何分配Tablet186
9.6 BigTable的文件系统187
9.6.1 GFS简介187
9.6.2 GFS的架构188
9.6.3 GFS与BigTable的协作191
9.7 BigTable的优化技术191
9.7.1 局部性群组191
9.7.2 压缩192
9.7.3 通过缓存提高读操作的性能192
9.7.4 Bloom过滤器192
9.7.5 提交日志的实现193
9.7.6 利用不变性193
9.8 BigTable的功能集194
9.8.1 论文中提到的特性194
9.8.2 新特性195
第10章 YunTable概览197
10.1 为什么要开发YunTable197
10.2 YunTable的目标198
10.2.1 0.2版的主要目标198
10.2.2 一些限制199
10.3 YunTable的数据模型199
10.4 YunTable的命令行199
10.4.1 Add命令200
10.4.2 Put命令200
10.4.3 Get命令200
10.5 YunTable的架构200
10.5.1 Master节点201
10.5.2 Region节点201
10.5.3 客户端202
10.6 工作流程202
10.6.1 流程1:启动Master节点202
10.6.2 流程2:启动Region节点203
10.6.3 流程3:启动客户端203
10.6.4 流程4:添加Master节点203
10.6.5 流程5:添加Region节点204
10.6.6 流程6:创建表格204
10.6.7 流程7:创建列组204
10.6.8 流程8:添加数据205
10.6.9 流程9:根据Row Key查询205
10.7 YunTable的使用205
10.7.1 准备环境205
10.7.2 测试用例206
10.8 YunTable的规划207
第11章 YunTable的代码剖析209
11.1 基础知识209
11.1.1 编程规范209
11.1.2 代码结构209
11.1.3 开发环境210
11.1.4 重要设定211
11.2 基础部分211
11.2.1 Utils212
11.2.2 List215
11.2.3 Item216
11.2.4 Conf219
11.2.5 RPC220
11.3 Master部分222
11.3.1 数据结构部分222
11.3.2 对外接口部分223
11.3.3 实现部分223
11.4 Region部分226
11.4.1 Region227
11.4.2 WAL233
11.4.3 Tablet236
11.4.4 Memstore242
11.4.5 YFile244
11.5 客户端部分251
11.5.1 数据结构部分251
11.5.2 实现部分252
第四部分 展望篇264
第12章 云计算的未来264
12.1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264
12.1.1 比较264
12.1.2 未来的竞争265
12.2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266
12.2.1 “超市”模式266
12.2.2 “电厂”模式267
12.2.3 “超市”模式和“电厂”模式的区别269
12.2.4 超市还是电厂269
12.3 云计算与中国270
12.3.1 现状270
12.3.2 对未来的期望271
12.4 云计算最新技术272
12.4.1 Facebook的Open Compute项目272
12.4.2 VMware的开源PaaS Cloud Foundry273
12.4.3 YunEngine273
12.5 聊聊科技产业的未来274
12.5.1 潜在的优势275
12.5.2 主要方向275
12.5.3 驱动力276
结尾277
附录278
热门推荐
- 1519323.html
- 1501862.html
- 1034351.html
- 3278680.html
- 3542543.html
- 489272.html
- 1249676.html
- 3636493.html
- 1210356.html
- 2355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7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5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6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3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8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8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4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