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P路由原理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IP路由原理与应用
  • (美)(M.A.斯波尔泰克)Mark A.Sportack著;邓迎春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5546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P路由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部分 网络互联基础1

第1章 网络互联3

1.1 OSI参考模型3

1.1.1 七层模型4

1.1.2 对OSI参考模型的误解12

1.2 逻辑邻接14

1.2.1 逻辑邻接的实现方法15

1.2.2 接收比特流18

1.3 路由选择的需要22

1.3.1 路由器23

1.4 小结27

2.1 因特网的地址结构28

第2章 理解互联网地址28

2.1.1 通告网络地址29

2.2 IP编址32

2.2.1 二进制与十进制编号32

2.2.2 IPv4地址格式34

2.3 子网连网的出现40

2.3.1 子网连网41

2.3.2 VLSM45

2.4 无类域间路由选择47

2.4.1 无类编址48

2.4.2 增强型路由聚合48

2.4.3 超网连网49

2.4.4 CIDR怎样工作49

2.5 小结50

3.1 LAN域52

第3章 路由器和局域网52

3.1.1 介质访问域53

3.1.2 MAC广播域57

3.2 LAN网络分段60

3.2.1 用网桥分段60

3.2.2 用交换机分段66

3.2.3 用路由器对网络分段69

3.2.4 网桥、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差别72

3.3 LAN主干72

3.3.1 崩溃式主干73

3.3.2 并行主干75

3.4 WAN网关75

3.4.1 IP网络域76

3.5 小结79

4.1 详细考察路由器80

第4章 路由器和广域网80

4.1.1 物理组件81

4.1.2 路由器功能82

4.1.3 WAN中路由器的作用87

4.1.4 网络互联方案90

4.2 WAN性能评价标准94

4.2.1 组件正常运行时间95

4.2.2 通信容量96

4.2.3 延迟96

4.2.4 资源利用率97

4.2.5 WAN的花费99

4.3 小结100

第二部分 路由器的内部工作原理101

5.1 网络层103

第5章 互联网协议版本103

5.2 传输层104

5.3 互联网协议,版本4(IPv4)105

5.3.1 剖析TCP/IP107

5.4 互联网协议,版本6(IPv6)116

5.4.1 IPv6单点播送地址结构118

5.4.2 IPv6过渡性的单点播送地址结构121

5.4.3 IPv6任意点播送地址结构122

5.4.4 IPv6多点播送地址结构122

5.5 小结123

第6章 传输技术124

6.1 局域网技术124

6.1.1 以太网124

6.1.2 令牌环网129

6.1.3 FDDI130

6.1.4 ATM135

6.2 广域网技术136

6.2.1 租用线路136

6.2.2 电路交换设施137

6.2.3 分组交换设施139

6.2.4 信元交换设施142

6.3 载波系统标准143

6.3.1 ANSI的数字信号分级结构144

6.3.2 ITU的数字信号分级结构145

6.3.3 SONET的载波系统146

6.3.4 T-载波系统148

6.4 小结150

7.1 路由选择151

第7章 路由选择协议原理151

7.1.1 静态路由选择152

7.1.2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157

7.1.3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160

7.1.4 混合路由选择162

7.1.5 混合路由选择的性能特征163

7.2 会聚164

7.2.1 调整拓扑结构的变化164

7.2.2 会聚时间170

7.3 路由计算171

7.3.1 存储多个路由172

7.3.2 开始更新173

7.3.3 路由选择度量173

7.4 小结174

第三部分 路由选择协议177

第8章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179

8.1 RIP的由来179

8.1.1 Xeror(施乐)公司的RIP180

8.1.2 可路由选择协议181

8.1.3 RFC 1058182

8.2 RFC 1058规范183

8.2.1 RIP分组格式183

8.2.2 RIP路由选择表187

8.3 操作机理189

8.3.1 计算距离矢量192

8.3.2 更新路由选择表196

8.3.3 编址考虑199

8.4 拓扑变化203

8.4.1 会聚203

8.4.2 无穷计数206

8.5 RIP的局限214

8.5.2 固定度量215

8.5.3 表更新的网络强度215

8.5.4 会聚缓慢215

8.5.1站点计数限制215

8.5.5 缺乏负载均衡216

8.6 小结217

第9章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版本2218

9.1 更新RIP的需要218

9.1.1 RIP-2:RFC 1723219

9.2 RFC 1723规范220

9.2.1 RIP-2报文格式220

9.2.2 使用RIP-2报文223

9.3.1 鉴别225

9.3 RIP-2的新特性225

9.3.2 子网掩码228

9.3.3 下一站点识别229

9.3.4 多点播送231

9.4 RIP-2的局限性232

9.5 小结234

第10章 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235

10.1 IGRP由来235

10.1.1 性能需要236

10.1.2 Cisco的解决方案237

10.2 IGRP概述237

10.2.1 度量238

10.2.2 使用度量243

10.3.1 定时机制245

10.3 IGRP机制245

10.3.2 会聚机制247

10.4 操作机理250

10.4.1拓扑变化253

10.5 多径路由选择255

10.5.1 代价相等负载均衡255

10.5.2 代价不等负载均衡258

10.6 小结263

第11章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264

11.1 EIGRP的产生背景264

11.1.1 与IGRP后向兼容265

11.1.2 EIGRP的改进267

11.2 EIGRP的新特性268

11.2.1 邻居发现与恢复268

11.2.2 可靠的传输协议269

11.2.3 分布式更新算法270

11.2.4 专用协议模块271

11.3 EIGRP的数据结构272

11.3.2 EIGRP表272

11.3.2 EIGRP分组类型276

11.4 使用EIGRP的会聚280

11.5 小结284

第12章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285

12.1 OSPF的起源285

12.2 RFC 2328 OSPF版本2286

12.2.1 OSPF区域287

12.2.2 路由选择更新291

12.3 OSPF的数据结构295

12.3.1 Hello分组297

12.3.3 链路状态请求分组298

12.3.2 数据库描述分组298

12.3.4 链路状态更新分组299

12.3.5 链路状态确认分组303

12.4计算路由304

12.4.1 使用自动计算304

12.4.2 使用缺省路由代价305

12.4.3 最短路径树307

12.5 小结310

第四部分 实现问题311

第13章 构建互联网313

13.1 成功的蓝图313

13.1.1 规模313

13.1.3 通信容量314

13.1.2 距离314

13.1.4 运行延迟315

13.1.5 WAN的费用316

13.2 简单互联网拓扑317

13.2.1 对等拓扑318

13.2.2 环形拓扑319

13.2.3 星形拓扑321

13.2.4 部分网状拓扑323

13.3 大型互联网拓扑324

13.3.1 完全网状拓扑324

13.3.2 二级拓扑326

13.3.3 三级拓扑327

13.3.4 混合拓扑328

13.4 构建WAN之前329

13.4.1 决定主干负载329

13.4.3 选择传输技术331

13.4.2 安置网关331

13.4.4 选择路由选择协议332

13.5 构建WAN之后333

13.5.1 组件正常运行时间333

13.5.2 通信容量334

13.5.3 资源利用率335

13.6 小结337

第14章 使用异种协议进行网络互联338

14.1 异种结构338

14.2 异种可路由选择协议339

14.2.1 冗余可路由选择协议339

14.2.2 网关342

14.2.3 隧道342

14.3.1 综合路由选择协议344

14.3 异种路由选择协议344

14.3.2 冗余路由选择协议346

14.3.3 再分配路由选择信息348

14.3.4 路由再分配机制351

14.4 小结355

第15章 路由选择的未来356

15.1 基于计算机的路由器356

15.1.1 今天的产品358

15.1.2 基于计算机路由选择的新应用358

15.2 多层交换机359

15.2.1 多层交换机的好处与应用361

15.3 下一代路由选择362

15.3.1 IPv6的影响363

15.3.2 IPSec364

15.3.3 实时业务368

15.4 小结3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