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中庸讲演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中庸讲演录
  • 王岳川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7744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儒家;大学-研究;中庸-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中庸讲演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讲 作为经典的《大学》及其当代价值3

(一)由“记”上升到“经”3

(二)关于《大学》的作者5

(三)《大学》的文化心理整合的当代意义7

(四)《大学》的当代精神生态价值8

第二讲 《大学》“三纲”的历史语境11

(一)内在品格的自我彰显11

(二)推己及人的公共意识13

(三)止于至善的高妙境界14

(四)循序渐进的精神跃升15

第三讲 《大学》“八目”的方法论问题18

(一)内在修养的人格境界18

(二)“内圣外王”的反思性考量20

(三)格物穷究的精神指向21

(四)修身为本的人文内涵22

第四讲 “明明德”与“亲民”的重要性24

(一)光明大德的主体自觉性24

(二)君子维新的社会担当26

第五讲 “止于至善”的精神高度29

(一)“知止”主体与多元取向29

(二)人伦所止的现代意义32

(三)止于至善的精神维度34

第六讲 内本外末的人格提升37

(一)求真知本的人文价值37

(二)君子慎独的人格典范40

(三)以诚为本的精神意义44

(四)诚意修身与面对本真45

第七讲 身心公正的理性意识47

(一)客观公正的理性判断47

(二)清心无欲的澄明境界50

(三)身心贯通的道德修为52

第八讲 家国相连的社会伦理55

(一)公正合度的人际交往55

(二)由家及国的伦理扩展57

(三)人己相系的道德力量59

第九讲 天下太平的社会理念62

(一)絜矩之道的重要意义62

(二)仁政重民的施政原则63

(三)德本财末的体用意识64

(四)仁善保民的道德关注66

第十讲 以义为先的行动原则67

(一)仁人爱恶的理性自觉67

(二)身本财末的社会价值68

(三)以义为利的治国纲领69

结语 推己及人的文化担当71

附:《大学》章句74

第十一讲 《中庸》作者及其成书过程考辨79

(一)关于《中庸》的作者79

(二)《中庸》成书的大体过程83

第十二讲 中庸实践难度及中西中庸观85

(一)中庸内在含义及其是否可能85

(二)中庸思想的当代性与世界性91

第十三讲 天人合一的儒家之道95

(一)中庸的形而上学根据95

(二)中庸的自我性情修养实践96

(三)中和的精神意义在于心怀谨慎97

(四)中庸之路的正与反98

第十四讲 中庸的精神高度与实践价值101

(一)中庸境界的高度与难度101

(二)过与不及的历史经验教训102

(三)践行中庸之道的现实难度103

(四)理论实践双难的中庸之道105

第十五讲 中庸之难与君子之强107

(一)须臾不离的中庸之道107

(二)中庸不可能的深层原因109

(三)君子之强的精神价值操守110

(四)常行正道的中庸实践111

第十六讲 君子之道的广大与隐微114

(一)儒家对君子的多重规定性114

(二)实践君子之道的张力结构115

(三)道不远人的人文立场116

(四)日用规范中的中庸实践要求117

第十七讲 中庸实践的主体自觉与功效119

(一)自我定位的“素位”意识120

(二)循序渐进的君子之道121

(三)敬畏神灵的当代思想启示122

(四)大德受命的中庸功效123

第十八讲 礼治规范与伦理政治话语125

(一)圣人续接的礼治规范125

(二)中庸之政的人文关怀123

(三)达道达德的公共价值129

第十九讲诚:修治天下的内在根据131

(一)治国九经的政治思想132

(二)政治预见性与行动合法性133

(三)知行合一的为道功夫134

(四)至诚之道的天地境界135

第二十讲 至诚无息的精神生态意义137

(一)致曲有诚的精神跃升137

(二)至诚如神的精神投注138

(三)成己成物的内外一体性139

(四)至诚无息的精神超越性140

第二十一讲 德合天人的文化理念142

(一)至诚之道的实践路径142

(二)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144

(三)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145

(四)天人相喻的文化意义146

第二十二讲 中庸之德的社会伦理价值148

(一)至圣之道的五种美德148

(二)简淡谨微的道德境界149

(三)内省慎独的内修价值150

第二十三讲 《中庸》的思想内涵与当代意义153

附:《中庸》章句160

一 重解中国经典与互释中西文化精神169

二 “太空文明时代”与“妖魔化中国”症候180

三 在文化输出中使中国思想逐渐世界化186

四 大国文化守正创新与中国形象重塑194

五 守望文化中国与重铸文化精神201

六 在全球化语境中持守中国身份立场208

七 文化身份表征亚洲价值与大国文化竞争力212

八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语境中的中国文化处境217

九 玄奘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222

十 反对“去中国化”而坚持东方文化的世界化226

附录229

一、治学心得:学术精神与生命踪迹229

二、主要学术著作及提要241

三、主要学术论文目录246

后记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