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北通史 3 魏晋北朝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河北通史 3 魏晋北朝卷
  • 严兰绅主编;牛润珍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2509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河北省(学科: 地方史) 河北省(学科: 地方史 年代: 魏晋南北朝时代) 河北省 地方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北通史 3 魏晋北朝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曹魏政权在河北的建立与统治12

第一节 曹操占据冀州与营建邺都12

一、曹操占据冀州12

二、邺都的营建15

第二节 曹魏建立后河北地位的变化及政治举措20

一、邺与汉魏禅代及河北地位的变化20

二、曹魏在河北的政治举措27

第三节 曹魏时期河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5

一、东汉末年经济的破坏35

二、曹魏时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恢复、发展37

三、经济发展的特点44

第四节 曹魏时期河北的行政区划46

一、冀州47

二、幽州54

第二章 西晋时期的河北57

第一节 西晋时期的地方政治57

一、从魏晋禅代到“八王之乱”57

二、幽冀二州的军事措置65

第二节 三魏幽冀的地方经济67

一、占田课田制的推行67

二、人口状况72

三、地方经济状况74

第三节 西晋时期河北的行政区划80

一、司州80

二、冀州82

三、幽州87

第一节 两晋之际豪强割据与后赵政权在河北的建立及灭亡90

一、赵魏、幽州、辽西鼎足三分及河朔大姓的南迁90

第三章 十六国时期的赵魏和幽州90

二、后赵政权在河北的建立与灭亡97

第二节 前燕、后燕政权在河北115

一、前燕政权的兴败115

二、后燕在河北的复兴与衰败124

第三节 十六国时期河北的地方政治136

一、赵魏幽州地区的蕃汉分制136

二、阶级关系的变化142

三、胡族贵族统治下各族人民的痛若与反抗149

第四节 十六国时期河北经济的曲折发展152

一、人口状况152

二、地方经济状况153

第一节 后赵 冉魏163

一、司州163

第四章 十六国时期河北政区的变化163

二、冀州165

三、幽州171

四、营州173

第二节 前燕173

一、中州174

二、冀州174

三、幽州176

四、平州177

第三节 前秦178

一、冀州178

二、幽州182

三、平州182

第四节 后燕183

一、冀州183

二、幽州186

三、营州187

第五章 北魏在河北地区的统治与崩溃189

第一节 北魏幽冀诸州的地方政治189

一、北魏在幽冀诸州统治的建立与发展189

二、河北与北魏拓跋氏的种族变革198

三、北魏后期社会予盾的激化与河北流民起义207

第二节 北魏幽冀诸州地方经济的发展219

一、区域经济形势219

二、人口状况220

三、地方经济状况223

第三节 北魏河北政区建置228

一、相州228

二、定州231

三、冀州233

四、瀛州235

五、幽州237

六、燕州238

七、安州238

八、平州239

第六章 东魏、北齐政权在河北的建立与灭亡240

第一节 东魏北齐的递嬗与邺都的复兴240

一、东魏北齐在河北的递嬗240

二、邺都的复兴251

第二节 高氏集团在幽冀诸州的统治与灭亡259

一、高氏集团的统治政策259

二、北齐统治的腐朽与灭亡272

第三节 幽冀诸州的地方经济280

一、人口状况280

二、地方经济状况280

一、司州288

第四节 河北政区划置与沿革288

二、定州292

三、冀州294

四、瀛州295

五、殷州297

六、沧州298

七、幽州299

八、安州300

九、平州300

十、侨东燕州301

十一、侨南营州301

十二、北燕州302

第一节 河北地区的人口流移304

一、人口流移的三个高峰304

第七章 魏晋北朝幽冀诸州的移民、民族交往与融合304

二、人口流移的类型与后果309

第二节 民族交往与融合312

一、民族交往312

二、民族融合313

第八章 魏晋北朝河北地区的文化319

第一节 哲学思想与宗教319

一、哲学思想319

二、宗教325

第二节 经学、史学、地理学和文学艺术335

一、经学335

二、史学与地理学340

三、文学345

四、艺术354

第三节 科学技术359

附:大事年表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