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构建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构建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
  • 姚宪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72332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陪审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构建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陪审制度的历史沿革1

第一节 古代陪审制2

一、陪审制的起源2

二、陪审制在英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发展和衰败4

三、陪审制在大革命前的法国产生的背景6

第二节 近代陪审制8

一、资本主义英国的陪审制8

二、资本主义法国的陪审制10

三、德国近代陪审、参审制度研究12

四、陪审制度与美国的反殖民斗争15

第三节 现代陪审制17

一、美国的陪审制17

二、现代法国的陪审制度24

三、陪审团制度与俄罗斯的司法改革26

四、香港地区的陪审团制度31

第二章 诉讼结构新论34

第一节 引言34

第二节 诉讼结构研究简述36

第三节 诉讼结构的历史考察37

第四节 立体三角形诉讼结构38

第五节 结论40

第三章 陪审与三大诉讼42

第一节 陪审与刑事诉讼42

一、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实行陪审制度的必要性42

二、“立体三角形”刑事诉讼结构中诉讼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48

第二节 陪审制度与民事诉讼53

一、陪审制度是实现民事诉讼基本价值目标的根本要求53

二、陪审制度与民事诉讼结构56

第四章 陪审制度与诉讼模式59

第一节 诉讼模式概述59

一、诉讼模式的定义59

二、各国诉讼模式的现状及其成因60

三、我国诉讼体制的模式属性61

四、诉讼模式的发展趋势62

第二节 陪审制度与诉讼模式63

一、陪审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63

二、陪审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64

第五章 陪审的法理研究72

第一节 陪审与民主政治72

一、民主政治概述73

二、陪审制度与民主政治的关系77

第二节 陪审与诉讼目的86

一、诉讼目的的概念86

二、陪审团制度与诉讼目的的关系89

第三节 陪审制度与诉讼价值93

一、陪审制度的价值定位93

二、陪审制的诉讼价值分析96

第四节 陪审与司法独立107

一、司法独立概述107

二、司法独立与陪审制度的关系114

第五节 陪审与自由心证119

一、自由心证概述119

二、自由心证与陪审制度的关系121

第六节 陪审与权力制约124

一、权力制约的机制125

二、陪审制度与权力制约的契合130

第七节 陪审与程序正义139

一、程序正义概述139

二、陪审制度与程序正义145

第六章 我国陪审制度的构建151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发展综述与现状分析152

一、人民陪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52

二、人民陪审员制的现状分析158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研究综述167

一、关于陪审制度存废问题的主要观点167

二、我国的陪审制度应当保留173

第三节 陪审制度可行性研究177

一、实行陪审制度的必要性178

二、实行陪审制度具有可行性180

第四节 实行陪审制之障碍所在182

一、人民群众传统观念上的障碍183

二、法官、法院及司法人员对实行陪审团的障碍186

三、立法层或国家领导层对实行陪审团制上的障碍190

四、实行陪审团制度在法律制度上的障碍192

五、实行陪审团制度在经济上的障碍195

六、实行陪审团制度在体制上的障碍195

第五节 陪审制度操作性研究198

一、完善陪审制度的相关立法,重新确立其宪法地位199

二、建立一套良好的对陪审制度实施的管理监督机制201

三、陪审制度适用范围的立法建议及具体实施办法203

四、陪审员和陪审团的具体操作设计和任职资格205

五、关于陪审员的任选问题206

六、明确陪审员的权利义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207

参考文献209

后记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