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异质性 生态效率与绿色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区域异质性 生态效率与绿色发展
  • 黄建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912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异质性 生态效率与绿色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区域发展方式转变1

第一节 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性、紧迫性和长期性1

一 三大问题倒逼中国加速转变发展方式1

二 区域绿色发展之路:前途光明但实现不易8

第二节 区域发展研究的新视角: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12

一 从单要素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12

二 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14

第二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生态效率的理论内涵18

第一节 生态效率的概念18

第二节 生态效率的理论内涵20

第三节 以生态效率为核心的效率体系23

第三章 生态效率及其子效率的测度方法28

第一节 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投入产出效率的DEA模型及其改进方向28

一 已有测度方法简要回顾28

二 DEA模型的不足及其改进方向30

第二节 基于异质性技术等因素综合测度生态效率的方法37

一 共同前沿(Metafrontier)的构造37

二 考虑坏产出的群组前沿和共同前沿SBM模型38

三 考虑坏产出的共同前沿超效率 (Meta-US-SBM)39

四 考虑坏产出的共同前沿MinDW模型41

第三节 投入或产出导向下生态效率子效率的测度方法42

一 能源效率的测度42

二 经济效率的测度44

三 环境效率的测度45

第四章 区域生态效率及其子效率的时空演变47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投入产出变量47

第二节 生态效率的跨期变化与省域差异49

一 生态效率的区域特征:基于截面观察49

二 区域生态效率的跨期变化52

三 区域生态效率及其增长的梯队分布56

四 生态效率的空间集聚和时空跃迁59

第三节 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能源效率的时空特征64

一 经济效率的时空特征64

二 环境效率的时空特征67

三 能源效率的时空特征71

第四节 效率视角下的区域发展:模式识别与时空跃迁75

一 效率视角下区域发展模式:识别与比较75

二 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下区域发展模式及其时空跃迁80

第五章 REE系统不协调的来源:基于无效率的分析86

第一节 文献回顾86

第二节 系统不协调与无效率的联系:基于CREE-EIE分析框架88

第三节 无效率的测度方法89

第四节 REE子系统不协调及其来源92

一 资源不协调与资源无效率93

二 环境不协调与环境无效率97

三 经济不协调与经济无效率99

四REE子系统不协调的比较101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103

第六章 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增长分解视角105

第一节 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和文献105

第二节 基于Malmquist - Luenberger指数的效率增长分解方法106

第三节 生态效率增长及其成分贡献分析110

一 区域生态效率的增长及其分解110

二 生态效率增长的成分贡献和机理分析113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114

第七章 区域生态效率受影响机制分析及其空间计量检验116

第一节 影响机制分析与关键变量选取116

一 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116

二 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122

三 金融发展与生态效率129

第二节 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说明133

一 空间计量模型133

二 变量和数据136

第三节 计量结果与机制检验142

一 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143

二 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157

三 金融发展与生态效率162

四 其他因素与生态效率168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170

第八章 生态效率视角下“资源诅咒”现象与低效成因173

第一节 “资源诅咒”假说:文献与理论173

第二节 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区域的识别与生态效率差异176

一 两类区域的识别与单一视角下的“资源诅咒”176

二 两类区域生态效率的比较与多维视角下的“资源诅咒”177

第三节 规模效应与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181

一 两类区域的规模效应比较181

二 规模效应对生态效率的贡献度181

第四节 部门结构与资源开发型区域的生态效率183

一 结构控制法与对照样本选取183

二 资源利用部门和资源开发部门生态效率的测度与比较184

三 两类部门效率对区域总体生态效率的贡献186

第五节 “资源诅咒”的成因与启示188

第九章 区域生态效率的收敛分析191

第一节 收敛理论和相关文献191

一 收敛的概念与经济收敛性研究191

二 关于效率的收敛性分析193

第二节 区域生态效率收敛的理论分析195

一 追赶效应与锁定效应196

二 竞争效应与梯度收敛198

第三节 区域生态效率及其增速间关系的统计分析200

第四节 区域生态效率收敛的统计观察与计量检验202

一 方法、数据和变量202

二 σ收敛分析结果205

三 β收敛分析结果206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212

第十章 异质性视角下区域绿色发展的实现途径215

一以REE协调为区域发展导向,着力打破旧发展观念的束缚215

二 以生态效率“锦标赛”为治理机制,着力突破路径依赖216

三 机制优化与结构调整并重,协调创新提升生态效率218

四 突出重点目标,着力改善环境无效率和资源无效率219

五 抓住关键因素,多方破解“资源诅咒”并改变坏收敛220

参考文献222

后记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