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方栓喜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6052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4

1.2 文献综述6

1.2.1 主流理论范式将公共产品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外生变量6

1.2.2 公共产品作为外生变量的好处13

1.2.3 公共产品作为外生变量的局限性15

1.3 研究目的20

1.3.1 公共产品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式分析框架20

1.3.2 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内涵23

1.3.3 借助公共产品解释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24

1.3.4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和规律25

1.4 技术路线、本书结构与创新26

1.4.1 技术路线26

1.4.2 本书结构27

1.4.3 本书的创新31

2 公共产品作为经济发展方式内生变量的立论依据33

2.1 公共产品的性质:共同福利34

2.1.1 作为技术特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34

2.1.2 有赖于集体行动的社会产品35

2.1.3 本质属性是共同福利37

2.2 不同福利观视野下的公共产品38

2.2.1 效用福利观视野下的公共产品38

2.2.2 正义福利观视野下的公共产品41

2.2.3 能力福利观视野下的公共产品43

2.3 以多数人可行能力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方式44

2.3.1 正义是经济发展方式不可牺牲的资源44

2.3.2 好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三种形式的正义45

2.3.3 聚焦于多数人可行能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才值得追求46

2.4 公共产品在扩展多数人可行能力中的作用47

2.4.1 营造合作主义社会环境47

2.4.2 确保人的基本生存权49

2.4.3 扩大人的经济自由50

2.4.4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50

2.5 本章小结52

3 公共产品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模型53

3.1 基本假设53

3.1.1 居民只消费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53

3.1.2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各自被看成是一种产品54

3.1.3 居民只能通过社会产品消费提高自身可行能力54

3.1.4 居民追求可行能力最大化54

3.1.5 所有个人的可行能力是同质的55

3.2 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的静态模型55

3.2.1 人的可行能力的无差异曲线55

3.2.2 国民收入与预算约束线57

3.2.3 既定国民收入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方式优化57

3.3 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的动态模型59

3.3.1 国民收入变化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最优路径59

3.3.2 发展陷阱一:公共产品短缺造成系统偏离最优路径61

3.3.3 发展陷阱二:公共产品过度供给造成系统偏离最优路径62

3.4 模型经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型64

3.4.1 公共产品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64

3.4.2 从古典自由主义到福利国家模式的转型66

3.4.3 从福利国家模式到新自由主义模式的转型68

3.4.4 从新自由主义模式到“第三条道路”的转型70

3.5 本章小结73

4 公共产品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75

4.1 所有社会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计划经济76

4.1.1 服务于重工业发展的公共产品安排76

4.1.2 公共产品过度供给与城乡经济失衡77

4.1.3 城乡分立的福利制度79

4.1.4 公共产品过度供给与经济的低效率80

4.1.5 机会匮乏与实质性危机81

4.2 缩减公共产品供给范围的市场化改革83

4.2.1 公共产品范围缩减与渐进的市场化83

4.2.2 市场化改革与多数人福利渠道的改变85

4.2.3 市场化改革与基本物品消费平等86

4.2.4 市场化改革与就业机会创造88

4.3 公共产品短缺与经济发展偏离最优路径89

4.3.1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与政府的自利化89

4.3.2 公共产品短缺现象的出现92

4.3.3 经济发展偏离多数人的可行能力94

4.4 本章小结96

5 公共产品短缺与经济结构的多维转换98

5.1 公共产品短缺与向低碳经济的结构转换99

5.1.1 低碳经济成为经济结构转换的重大课题99

5.1.2 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的短缺100

5.1.3 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扩展多数人的可行能力101

5.2 公共产品短缺与消费主导型经济102

5.2.1 居民实际消费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均较低102

5.2.2 公共产品短缺是制约消费增长的突出矛盾105

5.2.3 经典的生产过剩危机110

5.3 公共产品短缺与服务业主导型经济111

5.3.1 服务业主导与多数人的可行能力111

5.3.2 人口城市化缓慢的直接结果114

5.3.3 农村公共产品短缺与人口城市化滞后115

5.3.4 公共产品本身也是服务产品117

5.4 公共产品短缺与人力资本主导型经济120

5.4.1 人力资本是基本的可行能力120

5.4.2 公共产品短缺与人力资本“瓶颈”122

5.4.3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125

5.5 本章小结126

6 以培育中产阶层为目标的公共产品供给128

6.1 中产阶层: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问题128

6.1.1 中产阶层规模与多数人的可行能力128

6.1.2 欧美发达国家公共产品与中产阶层规模131

6.1.3 中国中产阶层规模与经济发展困境132

6.1.4 中国公共产品短缺与中产阶层规模难以扩大135

6.2 中产阶层与新型工业化成就136

6.2.1 中产阶层与低碳经济发展136

6.2.2 中产阶层与消费主导型经济137

6.2.3 中产阶层与服务业主导型经济140

6.2.4 中产阶层与人力资本主导型经济142

6.3 以培育中产阶层为目标建设积极的社会福利制度144

6.3.1 以增加国家福利为主基调144

6.3.2 机会创造与能力创造并举147

6.3.3 人力资本投资优先148

6.3.4 注重新兴就业机会的创造150

6.3.5 减轻中低收入者的基本生存负担152

6.3.6 塑造开放、高效的公共部门153

6.4 本章小结155

7 结论与展望156

7.1 基本结论156

7.1.1 正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灵魂”156

7.1.2 以扩大中产阶层为目标设计和推进二次改革157

7.1.3 把建设积极的国家福利制度作为改革的重点160

7.1.4 把重构公共部门作为二次改革的中心环节163

7.1.5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67

7.2 下一步研究展望169

参考文献171

索引184

后记1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