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兵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兵学史
  • 赵国华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4883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4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76页
  • 主题词:军事思想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兵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兵学的基本内涵1

二、中国兵学的发展阶段6

三、中国兵学史研究的思路9

第一编 先秦编1

第一章 上古兵学的萌芽1

一、战争历史的发端1

二、兵家始祖的出现4

三、军事思想的滥觞9

四、兵学著作的雏形19

第二章 孙武与《孙子》24

一、孙武的生平和著述24

二、《孙子》的军事原则31

三、《孙子》的作战方法38

四、《孙子》的理论特征43

五、《孙子》的学术地位50

第三章 吴起与《吴子》53

一、吴起的生平和著述53

二、《吴子》的军政方略57

三、《吴子》的作战原则64

四、《吴子》的价值67

第四章 《司马法》的兵学理论70

一、司马穰苴和《司马法》70

二、《司马法》的战争准则73

三、《司马法》的作战方法78

四、《司马法》的学术地位83

附:《周礼》所述的兵制85

第五章 孙膑与《孙膑兵法》89

一、孙膑的生平和著述89

二、《孙膑兵法》的基本内容92

三、《孙膑兵法》的理论特征100

四、《孙膑兵法》的价值106

第六章 儒墨的战争理念108

一、孔丘的军事观点108

二、墨翟的“非攻救守”111

三、孟轲的反战倾向117

四、荀况的“仁义之兵”122

第七章 道法的军事思想130

一、《老子》的战争观130

二、商鞅的“农战”方略133

三、《管子》的军事思想141

第八章 《尉缭子》的兵学理论150

一、尉缭和《尉缭子》150

二、《尉缭子》的军事原则154

三、《尉缭子》的作战方法159

四、《尉缭子》的史料价值164

第九章 《六韬》的兵学理论167

一、《六韬》的成书167

二、《六韬》的政治思想172

三、《六韬》的将论178

四、《六韬》的作战方法184

五、《六韬》的学术特征189

第二编 秦汉六朝编192

第十章 《吕氏春秋》的兵学思想192

一、《吕氏春秋》的编撰192

二、对“义兵”观念的论证195

三、对“非攻救守”的批判199

四、《吕氏春秋》的军事观点201

第十一章 《三略》的兵学理论207

一、《三略》的成书207

二、《三略》的政治方略211

三、《三略》的军事思想216

四、《三略》的理论特征220

第十二章 《淮南子》的军事思想224

一、《淮南子》的编撰224

二、《淮南子》的战争史观226

三、《淮南子》的军事思想231

四、《淮南子》的作战方法236

第十三章 兵书四种的分类242

一、张良、韩信“序次兵法”242

二、杨仆“纪奏《兵录》”244

三、任宏“论次兵书”247

四、“兵书四种”的分类250

五、兵学在汉代的地位253

第十四章 从贾谊、晁错到王符256

一、贾谊的军事观点256

二、晁错的戍边方略260

三、王符的边防理论266

第十五章 曹操、诸葛亮的兵学成就273

一、曹操的生平和著述273

二、孙子研究的先驱278

三、诸葛亮的军事战略282

四、《便宜十六策》和《将苑》284

第十六章 两晋南北朝兵学的衰落292

一、两晋南北朝兵学衰落的原因292

二、两晋南北朝兵学的成果297

第三编 隋唐宋元编307

第十七章 李靖与《唐李问对》307

一、李靖的生平和著述307

二、《唐李问对》的成书311

三、《唐李问对》的内容313

四、《唐李问对》的价值320

第十八章 李筌与《太白阴经》323

一、李筌的生平和著述323

二、《太白阴经》的编撰体例327

三、《太白阴经》的军事理论329

四、李筌对兵学的贡献339

第十九章 晚唐的兵学成就342

一、《通典·兵典》342

二、《长短经·兵权》348

三、杜牧的《孙子》研究351

四、《道德经论兵要义述》354

第二十章 武举、武学与《武经》360

一、武举制度的创立360

二、武庙、武学的设置363

三、《武经七书》的刊行369

四、《十一家注孙子》373

五、兵学在宋代的嬗变377

第二十一章 许洞与《虎钤经》380

一、许洞的生平事迹380

二、《虎钤经》的基本思想382

三、《虎钤经》的作战方法390

四、《虎钤经》的学术局限396

第二十二章 《武经总要》的编纂399

一、《武经总要》的成书399

二、《武经总要》的编纂体例401

三、《武经总要》的军事理论404

四、《武经总要》的史料价值411

附:《百战奇法》的特色413

第二十三章 兵家评议的勃兴417

一、《何博士备论》417

二、苏洵的军事观点426

三、张预和《百将传》432

四、陈亮的兵学思想439

第二十四章 兵制研究的崛起447

一、陈傅良和《历代兵制》447

二、钱文子和《补汉兵志》453

三、叶适的军事思想456

四、马端临的兵制观460

第四编 明清编466

第二十五章 明清的武经注解466

一、刘寅和《武经直解》466

二、赵本学的孙子研究479

三、李贽和《孙子参同》484

四、朱墉和《武经汇解》490

第二十六章 戚继光的兵学理论495

一、戚继光的生平和著述495

二、戚继光的练兵思想499

三、戚继光的练将思想504

四、戚继光兵学的特点513

第二十七章 兵法研究的成果516

一、何良臣和《阵纪》516

二、《草庐经略》的军事理论520

三、揭暄和《兵经》525

四、《乾坤大略》的战略构思531

五、魏禧的兵学著作536

附:《三十六计》的成书540

第二十八章 茅元仪与《武备志》543

一、茅元仪的生平事迹543

二、《武备志》的编纂体例545

三、茅元仪的军事思想550

四、《武备志》的著述特征553

第二十九章 火器研究的突破557

一、《火龙神器阵法》557

二、焦勖和《火攻挈要》563

第三十章 军事战略的探索570

一、郑若曾和《筹海图编》570

二、徐光启的军事理论577

三、顾祖禹和《读史方舆纪要》584

四、魏源和《海国图志》594

第三十一章 晚清兵学的终结603

一、军事体系的创新603

二、中西军事学的碰撞609

三、转型期的军事思想612

四、兵学在晚清的终结624

结语628

一、中国兵学的优良传统628

二、中国兵学的现代价值635

参考文献6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