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医效验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医效验方
  • 刘寿永,江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80060187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70页
  • 文件大小:361MB
  • 文件页数:949页
  • 主题词:验方-汇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医效验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内科疾病3

第一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3

第一节 普通感冒3

正柴胡饮3

感冒汤3

附方一:十神汤4

附方二:方氏治感冒方4

附方三:外感风痧冲剂4

附一:风热感冒5

银柴散5

附方一:解热合剂5

附方二:风热合剂5

附二:外感发热6

复方香鱼合剂6

附方一:加减双解汤6

附方二:梅翁汤7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7

柴葛解肌汤7

附方一:柴胡升麻滑石汤7

附方二:加减香薷饮8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8

孙氏治疗乙脑诸方8

附方:汪氏治疗乙脑方9

乙脑方9

罗氏治疗极重乙脑方10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0

罗氏治疗流脑诸方10

第五节 肝炎11

覃氏治疗肝炎诸方11

毛茛草发泡疗法12

附方一:茵陈失笑散12

附方二:杨氏治疗肝炎诸方13

附方三:紫草合剂13

附方四:清肝降酶汤13

附方五:茵岩清肝汤14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14

广益汤14

摩来卷柏汤14

田氏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方15

附方一:肝病Ⅱ号糖浆16

附方二:降黄三方16

附方三:消黄汤16

附方四:肝炎解毒饮17

附方五:肝炎复方17

附方六:芳化愈肝汤17

附一:阳黄18

解毒退黄饮18

附方一:乌韭合剂18

附方二:柴芩茵陈蒿汤19

附二:瘀胆型肝炎19

清热通腑利胆汤19

瘀胆合剂19

二、重症肝炎20

赵氏辨证治疗重症肝炎诸方20

附方一:王氏治重症肝炎方21

附方二:醒脑合剂21

王氏治暴发型肝炎诸方22

王氏治亚急性重型肝炎方22

三、慢性病毒型肝炎23

复肝宁23

朱氏辨证治疗慢性肝炎诸方23

清肝解毒饮24

黄芪姜黄汤25

清肝活血诸方25

附方一:复方水牛角片26

附方二:蒋氏治慢性肝炎诸方26

附方三:健脾补肾汤27

附方四:补清合剂27

附方五:四妙汤28

四、中毒型肝病(氯乙烯肝病)28

杨氏治氯乙烯肝病方28

附一:肝肿大29

缩肝汤29

附二:HBsAg阳性29

胡氏治HBsAg阳性诸方29

抗乙肝合剂30

附方一:王氏治“乙肝”方30

附方二:贯桑合剂31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31

一、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31

普济消毒饮31

二、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32

生脉汤32

三、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32

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诸方32

泻下通瘀合剂33

附方一:增液承气汤加减方33

附方二:大黄芒硝煎33

四、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34

复肾汤34

五、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34

桔梗白散34

第七节 斑疹伤寒35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35

甘露三石汤35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35

加味小柴胡汤35

第八节 伤寒36

杜氏治伤寒病诸方36

清瘟合剂37

附方一:王氏连朴饮加减方37

附方二:清热通腑法37

第九节 细菌性痢疾38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38

菌痢方38

二白苦艾汤38

附方一:王氏综合治疗菌痢方39

附方二:菌痢冲剂39

附方三:附子厚朴汤39

附方四:倪氏治急性菌痢方39

二、慢性细菌性痢疾40

马尾连煎剂40

田氏治慢性菌痢诸方40

附方:连理汤加减方41

三、志贺氏Ⅰ型细菌性痢疾41

葛根地榆汤41

第十节 流行性腹泻42

张氏清热化湿法诸方42

附方:苍葛米壳汤加味42

第十一节 布鲁氏杆菌病43

周氏治疗布病诸方43

附方:驱布汤44

第十二节 钩端螺旋体病44

钩体方44

附方一:五鲜饮45

附方二:狗仔花合剂45

附方三:升降白虎汤45

李氏治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诸方45

第十三节 阿米巴痢疾46

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46

第十四节 疟疾47

罗氏治疗间日疟方47

附方:二甘散47

第十五节 血吸虫病48

复方乌柴雄黄汤48

附: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48

董氏治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诸方48

附方:徐氏治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方49

第十六节 丝虫病(乳糜尿)50

王氏治乳糜尿方50

附方一:陈氏治乳糜尿方50

附方二:李氏治乳糜尿方50

第十七节 蛔虫病与蛲虫病51

一、蛔虫病51

小麦杆煎剂51

单味紫苏子52

二、蛲虫病52

百椒汤52

第十八节 梨形鞭毛虫病52

苦参百部汤52

第十九节 绦虫病与囊虫病53

一、绦虫病53

驱绦散53

二、囊虫病53

硝石矾石片53

附方:镇痉灭虫丸54

第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55

第一节 食管炎55

加减少阴甘桔汤55

附方一:治噎丸55

附方二:锡类散合剂56

附方三:食道炎丸56

第二节 贲、幽门痉挛症56

一、贲门痉挛56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56

二、幽门痉挛57

梅氏治幽门痉挛症方57

第三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57

溃疡散Ⅱ号57

附方一:许氏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诸方58

附方二:溃疡汤58

附方三:扶正治溃汤58

附方四:丹参饮合金铃子散59

第四节 慢性胃炎59

潘氏治慢性胃炎方59

舒肝健脾汤60

附方一:胃炎丸60

附方二:金四藤散60

附方三:张氏治疗慢性胃炎方61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61

胃炎煎61

附方一:香砂养胃汤62

附方二:加味半夏泻心汤62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63

养胃冲剂63

胃安63

附方一:李氏治疗萎缩性胃炎诸方64

附方二:李氏治疗萎缩性胃炎诸方64

附方三:丹参饮64

三、慢性糜烂性胃炎65

刘氏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方65

附一:胃黏膜异型增生66

四逆散66

附二: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66

异消平66

附方:天花粉合剂67

四、胃窦炎67

健胃茶67

附方一:黄芪建中汤加减方68

附方二:李氏治疗胃窦炎方68

第五节 胃黏膜脱垂症68

升阳益胃汤68

第六节 胃下垂69

升胃汤69

附方一:益气举陷汤69

附方二:刘氏治胃下垂方69

附一:内脏下垂70

枳壳槟榔汤70

附二:胃脘痛71

江氏治疗慢性胃脘痛方71

附方一:胃痛散71

附方二:香砂六君子加减方71

附方三:单氏治胃痛诸方72

附三:吞酸、嘈杂72

蒲猬饮72

附四:习惯性便秘73

通幽灵73

附五:呃逆73

补中益气汤合小建中汤加减73

附方一:加味芍甘汤74

附方二:暖胃活血降逆汤74

第七节 胃柿石症74

曹氏综合治疗胃柿石症诸方74

附方:棱莪化积汤75

第八节 肠炎75

一、急性胃肠炎75

芩柏合剂75

附方一:半夏泻心汤76

附方二:甘草泻心汤76

二、轮状病毒性肠炎76

止泻定76

三、空肠弯曲菌肠炎77

吴氏治空肠弯曲菌肠炎诸方77

四、霉菌性肠炎78

附子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78

附方:王氏治霉菌性肠炎方78

五、滴虫性肠炎78

高氏治滴虫性肠炎方78

附方一:灭滴汤79

附方二:姚氏治滴虫性肠炎方79

六、放射性直肠炎79

张氏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诸方79

第九节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0

宋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诸方80

保留灌肠诸方81

张氏治疗慢性结肠炎方82

附方一:银茵汤82

附方二:韩氏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诸方83

附方三:鲜葎草单方83

附方四:青黛Ⅱ号灌肠方83

附:直肠溃疡84

榆槐脏连汤84

第十节 肠道易激综合征84

痛泻要方合四神丸方84

附方一:刘氏治肠道易激综合征方85

附方二:郑氏治肠道易激综合征诸方85

附方三:翟氏治过敏性结肠综合征方85

附方四:杨氏治肠道激惹综合征诸方86

第十一节 肝硬化86

曲氏治肝硬化方86

黄芪丹参黄精汤87

附方一:运脾活血汤87

附方二:消症丸88

附:肝硬化腹水88

宋氏治肝硬化腹水诸方88

朱氏综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诸方89

附方一:谌氏治晚期肝硬化腹水诸方90

附方二:陈氏治肝硬化腹水方91

第十二节 肝脓肿91

潘氏治肝脓肿方91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93

第一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93

张氏治急性呼吸道感染诸方93

附方一:上感冲剂94

附方二:柴葛解肌汤94

第二节 急性支气管炎94

小青龙加石膏汤94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95

林氏治慢性支气管炎诸方95

十味贝砂散95

伏天药饼96

附方一:夏治片96

附方二:复方白屈菜96

附方三:四佛合剂97

附方四:清肺化痰健脾汤97

附方五:百部煎剂97

附方六:平喘合剂98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98

温通开闭方98

附方一:麝香敷贴方98

附方二:朱氏治支气管哮喘方99

附方三:邵氏治支气管哮喘方99

第五节 阻塞性肺气肿99

《张氏医通》敷贴方99

附方:纳气定喘汤100

第六节 肺炎100

一、大叶性肺炎100

叶氏治大叶性肺炎诸方100

清解活化汤101

陈氏治急性肺炎诸方101

附方一:白头翁汤102

附方二:宣痹汤102

二、小叶性肺炎102

王氏治小叶性肺炎诸方102

三、病毒性肺炎103

佟氏治病毒性肺炎方103

第七节 支气管扩张症104

支扩成方104

泻白化血汤105

附方:张氏治疗支扩咯血诸方105

第八节 肺脓肿106

焦氏治疗肺脓肿诸方106

谢氏治疗急性肺脓肿方106

附方:肺痈汤107

第九节 肺结核108

武氏治肺结核诸方108

附方:抗痨月华丸108

附:咯血109

泻心汤109

附方一:地榆汤109

附方二:止血汤109

第十节 胸膜炎和胸腔积液110

一、胸膜炎110

十枣汤110

二、胸腔积液111

逐饮方111

附:悬饮111

宣清化饮汤111

附方:清热利水方111

第十一节 自发性气胸112

葶苈大黄汤112

附方:百合固金汤112

第十二节 矽肺113

赵氏治矽肺方113

附方:陈氏治石棉肺方113

附一:咳嗽113

速效止咳汤113

附方一:咳速停114

附方二:止嗽散加减方114

附二:风寒咳嗽115

玉屏附子二陈汤115

附方:加减杏苏散115

附三:热型咳嗽116

清肺定咳汤116

附四:燥咳116

沙参麦冬汤116

附方:清燥救肺汤116

附五:郁火咳嗽117

小柴胡汤117

附六:哮喘117

哮喘穴位敷贴散117

附方:补虚定喘方118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19

第一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119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119

徐氏治充血性心力衰竭诸方119

屠氏治“心衰”诸方119

朱氏治“心衰”诸方120

附方一:葶苈生脉五苓散121

附方二:参麦五味汤121

附方三:魏氏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方122

二、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22

陆氏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方122

葶苈大枣泻肺汤123

三、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23

自拟苈黄汤123

第二节 心律失常124

一、心律失常124

韩氏治心律失常诸方124

钱氏治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方124

邵氏治心律失常诸方125

附方一:薛氏治心律失常方126

附方二:养心复脉汤127

附方三:脂通泻127

二、室性早搏127

李氏治室性早搏方127

附方一:健心复脉灵128

附方二:调律片128

附方三:整律合剂128

三、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128

顾氏治室早方128

四、快速性心律失常129

魏氏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方129

五、心动过缓130

宋氏治心动过缓方130

升率汤130

附方一:桂枝附子汤131

附方二:复方参附散131

六、脉迟证131

自拟增脉汤131

第三节 “肺心病”132

一、慢性“肺心病”急性期132

晁氏治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诸方132

附方一:张氏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诸方133

附方二:许氏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诸方133

二、“肺心病”缓解期134

徐氏治“肺心病”缓解期诸方134

附方:谭氏治慢性“肺心病”诸方134

三、“肺心病”继发红细胞增多症135

陈氏治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方135

第四节 风湿病和风湿性心脏病135

一、风湿热135

退热通络汤135

二、风湿痛症136

钟氏治风湿痛症方136

三、风湿性关节炎137

四物四藤合剂137

附方:防己地黄汤加减137

四、风湿性心脏炎137

银翘白虎汤137

五、风湿性心脏病138

利湿化瘀汤138

第五节 心肌疾病139

一、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139

温阳和血汤139

二、病毒性心肌炎139

心肌炎合剂139

宁心汤140

附方一:炙甘草汤140

附方二:姚氏治病毒性心肌炎方141

附方三:宋氏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诸方141

三、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141

薛氏治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诸方141

第六节 高血压病及低血压病142

一、高血压病142

降压三方142

降压方143

加味二仙汤144

附方一:平调阴阳方144

附方二:傅氏治高血压病诸方144

附方三:脐压散145

附方四:新降灵汤145

二、低血压146

王氏治低血压方146

加味杞菊地黄汤146

附方一:升压汤146

附方二:李氏升压汤147

第七节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147

一、动脉粥样硬化Ⅰ期147

脱疽Ⅰ号147

附方:丹参通脉汤147

二、冠心病148

血通Ⅲ号148

冠心活血汤148

附方一:银蜜片149

附方二:宁心汤149

附方三:通阳补心汤150

附方四:孟氏治冠心病方150

三、冠心病心绞痛151

舒心散151

附方一:加味瓜蒌薤白汤151

附方二:自拟除痰化瘀汤151

附方三:谈氏治心绞痛方152

附方四:补心合剂152

四、不稳定性心绞痛152

邓氏辨证治疗心绞痛诸方152

五、急性心肌梗塞153

益气活血合剂153

附方:益气活血注射液154

六、心肌梗塞并发腹胀154

通痹消胀汤154

附:胸痹155

益阳化瘀汤155

第八节 高脂血症155

丹田降脂丸155

茵陈合剂156

附方一:欧阳氏治高脂血症方156

附方二:山何降脂片156

第九节 克山病157

青茶汤157

治心丸157

附方:活血化瘀养心汤158

第十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158

房氏治大动脉炎诸方158

第十一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9

心宝159

附方一:复脉膏159

附方二:阳和汤159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160

第一节 贫血160

一、缺铁性贫血160

陆氏治缺铁性贫血诸方160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161

华氏治疗“再障”诸方161

马氏治疗慢性“再障”诸方161

附方一:治疗慢性“再障”三方162

附方二:常氏治疗慢性“再障”诸方163

附方三:梁氏分型治疗“再障”急重症诸方163

附: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热证164

参薇柴翘饮164

第二节 白血病164

一、急性白血病164

李氏治急性白血病诸方164

附方:消白汤165

附: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165

吴氏治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方165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66

慢粒片166

第三节 白细胞减少症166

升白冲剂166

鸡甲升白汤167

附方一:二至地黄汤167

附方二:何氏升白汤167

附方三:曾氏升白汤168

附一: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168

卢氏升白汤168

附二、放射线引起白细胞减少169

升粒片169

附方:升白丸169

第四节 血小板减少症169

三药方169

附方:焦氏治血小板减少症诸方170

李氏治血小板减少症诸方170

第五节 紫癜171

朱氏治紫癜方171

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72

曹氏辨证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172

附方一:姚氏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诸方172

附方二:吴氏辨证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诸方173

附方三:王氏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173

二、过敏性紫癜174

茜草汤174

附方一:水牛角地黄汤174

附方二:三参二白汤174

附方三:初氏治过敏性紫癜方175

附方四:消斑汤175

第六节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75

龙胆泻肝汤175

第七节 蚕豆病176

治蚕豆病方176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177

第一节 尿路感染177

栝蒌瞿麦丸加味177

消淋汤177

清利方178

附方一:清淋合剂179

附方二:知柏汤179

附方三:地榆大黄汤179

附方四:五神汤179

附:热淋180

治热淋诸方180

附方一:九味清淋饮180

附方二:蒲灰散合茯苓戎盐汤181

第二节 肾盂肾炎181

一、急性肾盂肾炎181

通淋利湿汤181

附方一:黄连解毒汤182

附方二:银蒲八正散182

二、慢性肾盂肾炎182

桃仁承气汤182

三、滴虫性肾盂肾炎183

苦参胶囊183

第三节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83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183

王氏治急性肾小球肾炎诸方183

复方蝉衣饮184

附方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184

附方二:清风散185

附方三:七味治肾汤185

附方四:余氏治急性肾炎方185

附: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186

肾复康186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186

益肾汤186

附方一:刘氏治慢性肾炎诸方187

附方二:益母地黄益肾汤188

附方三:张氏治慢性肾炎诸方188

附方四:清心莲子饮188

附一:慢性肾炎蛋白尿189

降白灵丸189

附二:慢性肾炎氮质血症189

香砂六君子汤189

三、隐匿性肾小球肾炎190

康肾汤190

附方:沈氏治隐匿型肾炎方190

第四节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191

一、狼疮性肾炎191

陈氏治狼疮性肾炎方191

二、紫癜性肾炎191

郭氏治紫癜性肾炎诸方191

附方一:姜氏治紫癜性肾炎方192

附方二:王氏治紫癜肾炎方192

第五节 肾功能衰竭193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193

通腑泄热灌肠液193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193

吕氏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诸方193

黄氏治尿毒症诸方194

附方一:保真汤加减方195

附方二:屠氏治慢性肾衰诸方195

附方三:刘氏治慢性肾衰诸方196

附方四:贺氏治慢性肾衰方196

第六节 肾病综合征196

邵氏治肾病综合征诸方196

朱氏治肾病综合征诸方197

第七节 泌尿系结石198

三金排石汤198

通淋益肾排石合剂199

附方一:二子化瘀排石汤200

附方二:舒氏治泌尿系结石方200

附方三:溶石汤200

附方四:身痛逐瘀汤200

附一:输尿管结石201

金沙通淋汤201

附二:肾绞痛202

加味疝气方202

附方:复方冬葵子汤202

附三:血尿203

仙芪地紫合剂203

附方:当归拈痛汤203

第八节 肾盂积水症203

孙氏治肾盂积水症方203

附一:阴水症204

秘真汤204

附二:气虚尿闭症204

升苓通闭汤204

第七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206

镇痛片206

附方一:川芎止痛汤206

附方二:马氏治三叉神经痛方206

附方三:止痛汤207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207

小续命汤207

蒲氏番蜜膏208

附方一:加味牵正散208

附方二:刘氏治面神经麻痹方208

附方三:麻附细辛汤209

附方四:巴豆斑蝥生姜膏209

一、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9

防风蜈蚣散209

二、亨特氏综合征210

龙胆泻肝汤合正容汤210

三、面肌痉挛210

止痉汤210

附方:解痉汤210

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211

吴氏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诸方211

附方:张氏治前庭神经元炎方211

第四节 眩晕212

王氏治眩晕方212

陈氏治眩晕诸方212

附方一:于氏眩晕合剂213

附方二:方氏眩晕合剂213

附方三:仙芪汤213

附方四:倪氏治中枢性眩晕方213

第五节 头痛214

血府逐瘀汤214

一、血管神经性头痛214

淡野翁方214

附方:理气通窍汤215

二、肌紧张性头痛215

头风散215

三、顽固性头痛215

自拟止痛方215

四、眉棱骨痛216

清肝和解汤216

附方:选奇汤216

五、偏头痛217

治偏头痛冲剂217

活血止痛汤217

附方一:桃红四物汤218

附方二:川芎定痛饮218

附方三:调中益气汤218

附方四:芎牛汤218

六、慢性头痛219

加味清空汤219

附方一:头痛汤219

附方二:救脑汤219

附方三:芎芷二陈汤220

附:瘀血头痛220

血府逐瘀汤220

附方:血府逐瘀汤加味220

七、椎管内麻醉后并发头晕头痛221

归脾汤221

八、外伤致瘀头痛221

夺命丹221

第六节 乙脑后遗症222

任氏治乙脑后遗症诸方222

第七节 脑动脉硬化(症)222

软脉灵222

附方一:首乌延寿汤223

附方二:李氏治脑动脉硬化症诸方223

第八节 脑血管意外症(中风)224

邵氏治中风病诸方224

化痰通腑饮224

一、脑血栓形成225

吕氏治脑血栓形成诸方225

张氏治脑血栓形成诸方226

附方一:通脉舒络液227

附方二:通脉汤227

二、中风后遗症228

治瘫还元汤228

第九节 脑出血228

一、脑出血颅内血肿228

水蛭单方228

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229

施氏治“脑血肿”方229

第十节 脑水肿229

导赤宣白承气汤229

第十一节 癫痫230

通窍活血汤230

抗痫散231

附方一:脐血粉231

附方二:痫风散231

附方三:化痫止抽二号232

附方四:胡氏治痫证诸方232

第十二节 小舞蹈病233

桂枝加龙骨牡蛎合甘麦大枣汤233

第十三节 进行性脊肌萎缩233

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233

益髓汤233

第十四节 肌肉疾病234

一、重症肌无力234

李氏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方234

补中益气汤235

附方:石氏治眼肌麻痹诸方235

二、周期性麻痹235

香薷饮合鸡苏散235

第十五节 不安腿综合征236

芍药甘草汤236

谢氏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方236

附方:加味芍药甘草汤237

附:抽搐237

栝蒌桂枝汤237

第十六节 神经官能症238

川香柴郁散238

宁神灵238

附方一:参味合剂239

附方二:宁神合剂239

附方三:益智饮239

附方四:复方五加参丸240

一、神经性呕吐240

血府逐瘀汤240

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240

新加逍遥饮240

宁神酊241

三、失眠241

女贞子汤241

镇心安神汤242

谢氏治失眠症方243

附方一:元首汤243

附方二:养阴镇静丸243

附方三:百合九味方244

附方四:安眠丸244

四、梦游244

张氏治梦游症方244

第十七节 精神分裂症(癫狂)245

乔氏治疗精神分裂症诸方245

清心安神汤245

附方一:滚痰豁窍汤246

附方二:三香汤246

附方三:清心折火汤247

附方四:桃黄片247

附方五: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247

附方六:灵丹合剂247

第十八节 癔病(脏躁症)248

加味百合地黄汤248

解郁清心汤248

附方:柴附桃红四物汤249

附一:癔症球(梅核气)249

旋覆代赭汤249

加味半夏厚朴汤249

附二:焦虑症250

黄连阿胶汤250

第八章 代谢内分泌系统结缔组织疾病与变态反应病第一节 糖尿病251

治糖尿病方251

附方一:抑糖汤251

附方二:黄连降糖散252

附方三:甘露消渴胶囊252

第二节 单纯性肥胖症252

天雁减肥茶252

附方一:“体可轻”方253

附方二:曲氏治单纯性肥胖病方253

第三节 尿崩症253

范氏治尿崩症方253

第四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254

边氏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诸方254

沈氏治疗红斑狼疮诸方255

附方:李氏辨证治疗红斑狼疮诸方256

第五节 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256

章氏治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诸方256

第六节 低血浆蛋白症257

李氏治低血浆蛋白症方257

第二篇 儿科疾病261

第一章 新生儿疾病261

第一节 处理脐带261

止血粉261

第二节 早产儿疾患261

真武汤261

第三节 新生儿溶血病262

黄疸茵陈冲剂262

第四节 新生儿便秘263

四磨饮263

第五节 新生儿黄疸263

消黄利胆汤263

加味茵陈蒿汤264

附方:郭氏治疗新生儿胆道阻塞方265

第二章 儿科传染病266

第一节 麻疹266

舒氏辨证治疗麻疹诸方266

王氏辨证治疗麻疹诸方266

第二节 水痘267

清热解毒汤267

贯射合剂268

第三节 腮腺炎268

一、流行性腮腺炎268

刘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诸方268

复方泽漆膏269

附方一:腮腺炎膏270

附方二:腮腺宁冲剂270

附方三:刘氏分型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诸方270

二、慢性化脓性复发性腮腺炎271

胡氏辨证治疗慢性化脓性复发性腮腺炎诸方271

三、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272

小柴胡加石膏汤272

四、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273

李氏治疗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方273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273

一、病毒性肝炎273

肝炎合剂273

茅根木贼汤274

附方一:王氏分期治疗小儿急性肝炎二方274

附方二:马兰合剂275

附方三:柴胡茵陈汤275

二、急性黄疸性肝炎275

茵柴汤275

黄疸汤276

附方一:肝炎合剂276

附方二:茵陈赤虎汤277

附方三:许氏辨证治疗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诸方277

三、无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277

广东中医院辨证治疗小儿无黄疸型肝炎诸方277

邹氏治疗小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方278

附方一:张氏辨证治疗小儿乙型肝炎二方279

附方二:小儿乙肝糖浆279

四、婴儿肝炎综合征280

茵陈四苓合剂280

附方:时氏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方280

第五节 猩红热281

胡氏治疗猩红热阻断法方281

第六节 百日咳281

百日咳糖浆281

百日咳合剂282

附方一:顿咳方282

附方二:庞氏治疗小儿百日咳方282

附方三:张氏治疗百日咳痉咳期方283

附方四:张氏治疗百日咳方283

第七节 白喉283

夏氏分期治疗白喉诸方283

林氏治疗白喉方284

附方一:抗白喉合剂285

附方二:龚氏治疗白喉内外合治方285

附方三:谢氏治疗白喉方285

第八节 细菌性痢疾286

止痢汤286

附方:葛根芩连合白头翁汤286

第九节 乙型脑炎286

夏氏分期治疗小儿乙型脑炎诸方286

第十节 小儿麻痹症287

李氏分期治疗小儿麻痹症诸方287

第三章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289

第一节 口腔炎289

一、小儿口疮289

加味竹叶石膏汤289

附方一:清热降火汤290

附方二:三子膏290

附方三:陆氏治疗小儿口疮方290

二、小儿口疳291

任氏治疗口疳二方291

附方一:清热泻脾散291

附方二:砂蔻膏291

第二节 婴幼儿腹泻292

一、分型辨治292

石氏分型辨治婴儿腹泻诸方292

谭氏分型辨治小儿腹泻诸方293

附方一:孙氏分型辨治婴幼儿腹泻诸方294

附方二:韩氏分型辨治婴幼儿腹泻诸方294

附方三:刘氏分型辨治小儿腹泻诸方295

二、一方统治295

通补汤295

腹泻宁296

附方一:孩儿茶合剂297

附方二:止泄灵297

附方三:诃防汤297

附方四:茯苓愈婴汤298

三、适型选方298

消食止泻饮(伤食泻)298

附方:消食和中汤(伤食泻)299

温脐散(寒泻)299

止泻汤(湿热泻)299

健童散300

附方:七味白术散300

泽苓保赤饮(秋季泻)301

石氏治疗泄泻二方(秋季泻)301

附方一:五味秋泻饮302

附方二:葛芩参苓汤302

玉露散(暑热泻)303

附方:加味天水散303

增液益胃汤(重症泻)303

强儿粉(慢性泻)304

附方一:膈下逐瘀汤304

附方二:舒氏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方305

附方三:五肉汤305

附方四:二楂面方305

四、腹泻合并症306

行气整肠黄连汤(腹泻并发肠麻痹)306

詹氏治疗婴幼儿惊泻方306

第三节 小儿消化不良307

代针丸307

附方一:小儿消积散307

附方二:青杠树皮煎308

第四节 小儿疳积308

补阴健脾汤308

附方一:王氏治疗疳积病方308

附方二:肥儿散309

附方三:疳积散309

附方四:治疳散309

第五节 小儿厌食症310

开胃冲剂二方310

健脾糖浆310

附方一:消化散311

附方二:导滞运脾方311

第六节 小儿便秘312

增液合剂312

第四章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313

第一节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313

一、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313

复方清肺饮313

解毒乙方314

附方:清热合剂314

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315

中草药煎剂315

附方一:保儿宁315

附方二:桂芪合剂316

第二节 小儿发热316

一、小儿高热316

小儿清热灵316

广附儿科辨证治疗小儿高热诸方317

附方一:刘氏辨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诸方318

附方二:万全汤319

附方三:热毒清319

附方四:珠黄散319

附方五:青板银翘合剂320

附方六:石板柴胡汤320

二、小儿低热320

王氏辨证治疗小儿低热诸方320

附方:大连翘饮321

第三节 气管炎321

一、支气管炎321

麻辛汤321

千金苇茎汤322

气管炎膏322

附方一:泻白散合苏葶丸323

附方二:宣降汤323

附方三: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324

附方四:射干麻黄汤324

附方五:止咳散324

二、毛细支气管炎325

射干麻黄细辛汤325

附方:定喘汤325

三、哮喘性支气管炎325

王氏分型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方325

附方一:理痰汤326

附方二:平喘合剂326

附方三:诸氏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方327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327

小儿治哮灵327

龙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穴位敷贴方328

附方一:王氏分型治疗幼儿哮喘诸方328

附方二:蒋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期二方329

附方三:喘咳糖浆合哮喘丸329

附方四:黄芪汤329

第五节 肺炎330

一、小儿肺炎330

周氏辨证治疗小儿肺炎诸方330

尚氏辨证治疗小儿肺炎诸方331

附方一:唐氏辨证治疗小儿肺炎诸方332

附方二:黎氏治疗小儿肺炎诸方332

附方三:银翘麻杏汤333

附方四:平喘合剂333

二、婴幼儿肺炎334

康氏分型治疗婴幼儿肺炎诸方334

附方:朱氏治疗婴儿肺炎诸方335

三、重症肺炎335

南京儿童医院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诸方335

附方一:刘氏辨证治疗婴幼儿危重肺炎诸方336

附方二:清营解毒汤336

四、病毒性肺炎337

张氏分期治疗病毒性肺炎诸方337

附方一:阎氏辨证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诸方338

附方二:韦氏辨证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诸方338

五、间质性肺炎339

健脾益肺汤339

六、迁延性肺炎340

降气消痰汤340

附方一:沙参麦冬汤340

附方二:沙参山药汤340

附方三:王氏治疗迁延肺炎方341

第六节 肺脓肿341

王氏治疗小儿肺脓肿方341

附方:桔梗苇茎汤342

附:小儿咳喘342

麻黄银翘汤342

麻油膏343

鱼花止咳糖浆343

附方一:加味三拗汤344

附方二:清肺方344

附方三:止咳合剂344

第五章 小儿心血管、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346

马氏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诸方346

附:叹息、胸闷、悸动347

刘氏治疗叹息、胸闷、悸动方347

第二节 急性肾炎348

叶氏辨证治疗小儿急性肾炎诸方348

江氏治疗小儿肾炎方348

附方一:尹氏辨证治疗小儿急性肾炎诸方349

附方二:靖氏分期治疗小儿急性肾炎诸方349

附方三:刘氏辨证治疗小儿急性肾炎诸方350

第三节 慢性肾炎与隐匿性肾炎350

陈氏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方350

夏氏辨证治疗小儿隐匿性肾炎诸方351

第四节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52

韦氏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诸方352

附方一:孔氏辨证治疗紫癜性肾炎诸方353

附方二:时氏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方354

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354

邱氏辨证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诸方354

王氏综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诸方355

附方一:蒋氏综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方356

附方二:张氏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方356

附方三:刘氏辨证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诸方356

附方四:师氏辨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诸方357

第六节 肾功能衰竭357

徐氏治疗小儿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方357

附方一:顾氏辨证治疗小儿尿毒症二方358

附方二:安氏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方359

附:血尿359

王氏辨证治疗小儿血尿诸方359

第六章 其他儿内科疾病361

第一节 小儿脑积水361

平氏综合治疗小儿脑积水方361

附方一:鹿角胶合剂362

附方二:荣氏治疗脑积水方362

第二节 脑功能障碍363

补肾健脑片363

第三节 癫痫364

王氏治疗儿童癫痫症二方364

止痫灵364

附方一:朱氏辨证治疗小儿癫痫诸方365

附方二:纪氏辨证治疗小儿癫痫诸方366

附方三:刘氏分期治疗小儿癫痫诸方367

附方四:止痫汤367

第四节 舞蹈病367

加味乌头汤367

第五节 儿童多动症368

张氏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诸方368

智力糖浆369

附方一:康益糖浆(胶囊)369

附方二:宋氏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诸方370

附方三:清脑益智Ⅱ号合剂370

第六节 夏季热370

滋阴八味汤370

羊耳菊合剂371

附方一:雷氏清热保津方371

附方二:吴氏治小儿夏季热方372

附方三:蒋氏治小儿夏季热二方372

第七节 遗尿症372

遗尿方372

遗尿灵373

附方一:五子衍宗丸374

附方二:时氏治小儿遗尿方374

附方三:桑椹白术汤374

附方四:四神丸375

第八节 小儿神经官能症375

一、情感性交叉擦腿症375

刘氏分型辨治情感性交叉擦腿症诸方375

二、儿童善太息376

旋覆代赭汤加减376

第九节 佝偻病376

李氏辨证治疗佝偻病诸方376

益儿糖浆1号377

附方:佝偻病糖浆378

第十节 营养不良性贫血378

杨氏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诸方378

附方:补血灵糖浆379

第十一节 小儿紫癜379

阎氏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379

附方一:刘氏辨证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诸方380

附方二:杨氏辨证治疗小儿紫癜诸方381

附方三:茅青消斑汤381

附方四:诸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方381

第十二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382

马钱复痿灵汤382

附方:史氏治疗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诸方383

第七章 小儿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疾病第一节 婴幼儿斜颈385

牵筋散385

第二节 疝气385

张氏辨病治疗小儿疝气诸方385

附方:蜘蛛散386

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386

万氏治疗急性阑尾炎诸方386

附方:阑尾汤387

第四节 髋关节单侧性暂时性滑膜炎388

小儿舒筋汤388

第五节 脱肛389

健脾益气汤389

附方:脱肛丸389

第六节 蛔虫性肠梗阻390

加减化虫汤390

第七节 骨髓炎390

消骨痨丸390

第八节 咽——结膜热391

陈氏分期辨治咽——结膜热诸方391

附方:刘氏治疗流行性咽结膜热方391

第九节 中耳炎392

耳炎散392

第十节 鼻出血392

叶氏健脾止血方392

第十一节 传染性脓疱疮393

清暑汤393

附方:解毒利湿汤394

第十二节 疖肿394

倪氏综合治疗小儿暑疖诸方394

附方一:消疖汤395

附方二:蒋氏治疗小儿多发性疖肿方395

第十三节 湿疹与风疹395

一、湿疹395

楼氏分期治疗小儿湿疹二方395

龚氏辨证治疗婴儿湿疹诸方396

附方一:余氏治疗婴儿湿疹方397

附方二:硫磺霜398

附方三:复方黄连霜398

二、风疹398

银翘散加味398

第十四节 手足口综合征399

李氏综合治疗手足口综合征二方399

附方一:加味导赤散399

附方二:马氏辨证治疗手足口病诸方400

第十五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00

赵氏辨证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诸方400

附一:盗汗401

止汗散401

附方一:方氏治疗小儿顽固性盗汗方401

附方二:时氏辨证治疗小儿多汗症诸方402

附二:夜啼402

蝉衣散402

附方:单味牵牛子403

第十六节 尿布皮炎403

中药粉剂403

中药煎剂403

第十七节 过敏性阴茎包皮水肿404

香栀煎剂404

第三篇 妇科疾病407

第一章 妇科功能性疾病407

第一节 闭经407

一、功能性闭经407

加味真武汤407

归芪调经汤合六子汤407

加味桃红四物汤408

二、棉酚中毒所致闭经409

叶氏治疗闭经方409

第二节 月经过多与子宫出血(崩漏)409

一、青春期子宫出血(室女崩漏)409

截崩斩漏汤409

附方一:栀母霜汤410

附方二:乌归丸(片)410

附方三:益气补肾清热止血方411

二、“人流”术后子宫出血411

加味八珍汤411

附方:补肾祛湿固冲汤411

三、放环后子宫出血412

环崩1号方412

附方:加味生化汤412

四、绝经后子宫出血413

井氏辨证治疗绝经后子宫出血诸方413

五、功能性子宫出血414

春血安胶囊414

妇科止血灵415

附方一:椿皮饮415

附方二:育阴止崩汤415

附方三:仙鹤固宫汤416

附方四:加味安冲汤416

六、妇产科出血性疾病416

止血灵416

益气固冲止崩汤417

止崩饮与固漏饮418

附方一:清经失笑散418

附方二:复方乌贼骨茜草汤418

附方三:复方黑芥穗汤419

附方四:疗崩止漏汤419

第三节 痛经419

一、原发性痛经419

痛经散419

二、继发性痛经420

化膜汤420

邵氏治疗“异位症”二方420

附方一:刘氏辨证治疗“异位症”方421

附方二:蔡氏治疗“异位症”方421

附方三:戴氏治疗“异位症”诸方422

三、未作病因诊断之痛经422

田七痛经散422

附方一:痛经饮423

附方二:痛经宁423

附方三:玄灵汤424

附方四:舒肝理气活血汤424

第四节 月经不调425

吴氏治疗月经病三方425

附方:郑氏治疗倒经二方426

第五节 经期综合征426

瓜蒌乌药散结汤426

附方一:王氏治疗经前乳房胀痛方427

附方二:妇宁丸427

附方三:邓氏辨证治疗经期综合征方427

第六节 更年期综合征428

坤宝丸428

加减杞菊地黄丸428

附方一:宋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429

附方二:理气调血汤429

附方三:定经汤430

第二章 妇科炎症431

第一节 阴道炎431

三黄粉431

参百蛇洗剂431

附方一:高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方432

附方二:何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方432

附方三:何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外用内服诸方432

附方四:司徒氏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外洗方433

附方五:张氏治疗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方(清阴汤)433

第二节 宫颈炎434

周氏治疗慢性宫颈炎外用方434

黄蜈散四方434

附方一:虎胆散二方435

附方二:治糜灵435

附方三:地槐丸435

附方四:消糜栓436

第三节 慢性盆腔炎及盆腔炎性包块436

一、慢性盆腔炎436

妇科七号片436

妇炎散437

郭氏辨证治疗盆腔炎诸方437

附方一:双红合剂438

附方二:山东人民医院综合治疗盆腔炎诸方438

附方三:棱莪七味散439

附方四:三黄虎杖汤439

附方五:刘氏治疗慢性盆腔炎穴位敷贴膏(消化膏)439

二、盆腔炎性包块440

周氏分型治疗盆腔炎性包块诸方440

附方:文氏辨证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方441

第四节 带下病441

止带方441

乌鸡樗皮汤442

附方一:复方地骨皮煎442

附方二:易黄汤442

附方三:张氏辨证治疗带下二方443

第三章 外阴疾病444

第一节 外阴瘙痒症444

凌氏治疗外阴瘙痒症诸方444

蛇白汤445

附方一:苦参外洗方445

附方二:蛇床子洗方445

附方三:蛇黄洗剂446

附方四:张氏治疗外阴瘙痒症浴方446

第二节 外阴白斑447

邓氏综合治疗外阴白斑诸方447

张氏综合治疗外阴白斑诸方447

附方一:胡氏辨证治疗外阴白色病损诸方448

附方二:马氏综合治疗外阴白斑诸方449

第三节 外阴营养不良450

辨证治疗外阴营养不良诸方450

附方:门氏治疗女性外阴病二花一黄汤451

第四节 前阴溃疡451

解毒祛腐汤451

第四章 妇科肿瘤453

第一节 子宫肌瘤453

宫症汤453

附方一:桂枝茯苓丸加减煎剂453

附方二:桂苓丸454

附方三:杨氏治疗子宫肌瘤方454

附方四: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454

第二节 卵巢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455

孙氏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诸方455

附方一:施氏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诸方455

附方二:龙胆泻肝汤456

附:癥瘕456

少腹逐瘀汤456

第五章 不孕症457

张氏治不孕症方457

陈氏治不孕症方458

附方一:郝氏辨证治疗不孕症诸方458

附方二:张氏辨证治疗不孕症诸方459

附方三:刘氏辨证治疗不孕症诸方459

附方四:高氏辨证治疗不孕症诸方460

附一:输卵管阻塞不孕症460

崔氏分型治疗输卵管阻塞诸方460

附二: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461

加味四物汤461

第六章 妊娠病463

第一节 妊娠呕吐(妊娠恶阻)463

田氏辨证治疗妊娠恶阻诸方463

生津注射液463

附方一:十三太保方464

附方二:抑肝和胃饮464

第二节 妊娠水肿(合并肾炎)465

黄芪腹皮汤465

第三节 妊娠高血压465

黄氏辨证治疗妊娠高血压诸方465

附方一:复方当归芍药散466

附方二:当归芍药散466

附方三:李氏辨证治疗妊娠中毒症诸方467

第四节 妊娠合并肝炎467

马氏辨证治疗妊娠肝损二方467

附方:陆氏分型治疗妊娠合并“急黄肝”诸方468

第五节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468

官氏治疗妊娠急性阑尾炎方468

附方:张氏治疗妊娠期阑尾炎方469

第六节 妊娠疟疾469

姚氏治疗妊娠疟疾方469

第七节 妊娠尿路感染470

通关丸470

附方:当归贝母苦参汤470

第八节 妊娠流行性出血热471

阎氏分期综合治疗妊娠出血热诸方471

第九节 异位妊娠472

一、胎位不正472

郑氏辨证治疗胎位不正诸方472

加味当归芍药散472

附方一:寿胎丸473

附方二:保产无忧汤473

附方三:转胎方474

附方四:加减八珍汤474

二、宫外孕474

活络效灵丹474

附方一:朱氏治疗宫外孕方475

附方二:胶艾四物汤合参附汤476

附方三:王氏分型治疗宫外孕诸方476

第十节 流产及终止早孕477

一、先兆流产477

高氏治疗先兆流产二方477

戴氏辨证治疗先兆流产诸方477

附方一:安胎合剂478

附方二:宋氏辨证治疗先兆流产诸方479

附方三:黄氏辨证治疗先兆流产诸方479

附方四:保胎汤480

二、习惯性流产480

寿胎丸480

少腹逐瘀汤481

附方一:举元煎481

附方二:张氏治疗滑胎方481

附方三:安奠二天汤482

三、终止早孕482

通经抗孕汤482

舒氏中药人工流产方483

第十一节 羊水过多症483

赵氏治疗羊水过多症方483

附方一:张氏治疗羊水过多症方484

附方二:白术散484

第十二节 难产(滞产)484

启宫汤484

第十三节 过期妊娠485

催产饮方485

第七章 产后病486

第一节 产后出血(恶露不绝)486

银黄汤486

附方:缩宫逐瘀汤486

第二节 产后尿潴留487

蝉蜕汤487

外敷散487

附方一:通脬汤488

附方二:补气通脬饮488

附方三:升麻黄芪汤488

附方四:张氏治疗产后尿潴留方489

第三节 乳汁过少489

一、初产妇缺乳489

疏肝通乳汤489

二、肥胖体质缺乳490

张氏辨证治疗肥胖体质缺乳诸方490

附方:张氏辨证治疗产后缺乳诸方490

第四节 产后高热491

荆防败毒散491

第五节 产褥感染491

产科消炎合剂491

附:郁冒证492

生脉保元汤492

第六节 乳头皲裂症492

乳风散492

第七节 产后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493

甘草人参煎剂493

第八章 妇产科手术后病494

第一节 “人流”术后病494

一、“人流”术后发热494

吴氏辨证治疗“人流”术后发热诸方494

二、“人流”术后出血495

王氏治疗“人流”术后出血澄源塞流方495

三、“人流”术后腹痛496

王氏治疗“人流”术后腹痛方496

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粘连496

黄氏治疗“人流”术后子宫内膜粘连症方496

五、人工流产后遗症497

宫复康497

第二节 引产术后病(引产后胎盘残留)497

活血化瘀汤497

第三节 绝育术后病498

一、绝育术后腰酸痛498

独活寄生汤加减498

二、绝育术后综合征498

欧阳氏治疗绝育术后综合征方498

第四节 “放环”术后病499

甄氏辨证治疗“放环”术后病二方499

第五节 其他妇科手术后病500

术后排气汤500

附方一:中药术后方500

附方二:钟氏治疗剖宫产后发热诸方500

第九章 其他妇科病症502

第一节 围产期痔疮502

复方脏连丸并熏洗方502

第二节 子宫脱垂502

升提汤502

复方丝瓜络注射液503

附方一:黄芪坤草汤503

附方二:收宫散503

附方三:升陷汤504

附方四:升麻牡蛎散504

附一:妇人腰痛504

四物合理中汤504

附二:妇科血证505

桂枝茯苓丸505

附三:多种妇科病症505

活血化瘀饮505

第四篇 外科疾病509

第一章 颈部外科疾病509

第一节 颈淋巴结炎509

痰毒煎509

附方:张氏分期治疗急性淋巴结炎诸方510

第二节 颈淋巴结核510

一、一般淋巴结核510

曹氏综合治疗颈淋巴结核诸方510

石灰大黄纱条511

附方一:白降丹512

附方二:猫骨丸512

附方三:骨痨敌Ⅰ号513

二、溃疡型淋巴结核513

拔瘰药513

附方:李氏综合治疗淋巴结核诸方513

附:瘰疬514

瘰疬三猫汤514

附方一:秘方一嗅灵515

附方二:蟾砒丸515

第三节 颌下腺结石515

王氏治颌下腺结石方515

第四节 甲状腺炎516

张氏辨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二方516

第五节 甲状腺肿物517

一、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内出血、甲状腺炎等517

瘿瘤散结汤517

附方一:王氏辨证治疗甲状腺包块诸方518

附方二:加减玉壶汤518

附方三:海贝柴香汤519

二、结节性甲状腺肿519

林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方519

附方一:周氏治甲状腺结节二方520

附方二:甲瘤丸520

三、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囊肿520

方氏治甲状腺腺瘤方520

四、地方性甲状腺肿521

消瘿散521

第六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522

甲亢丸522

柴胡龙牡汤522

附方一:夏氏治“甲亢”重症方523

附方二:甲亢煎523

第七节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524

张氏治“甲减”二方524

第二章 胸部外科疾病525

第一节 胸部外伤525

舒筋散525

第二节 乳房疾病525

一、乳腺炎(乳痈)525

张氏分期治疗乳痈诸方525

立效散527

附方一:公英芍药汤527

附方二:赵氏治疗乳痈方528

二、乳房囊性增生病529

金氏治慢性乳房囊性增生病诸方529

巴蜡丸529

附方一:化癖三联汤530

附方二:消结汤530

附方三:洪氏治乳腺增生病二方531

附方四:加减血府逐瘀汤531

三、男性乳房发育症531

王氏治男性乳房发育症方531

附方一:乳疬内消汤532

附方二:袁氏辨证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三方532

四、乳中结核533

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533

第三章 腹部外科疾病534

第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534

汪氏辨证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诸方534

附方一:魏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诸方535

附方二:?木合剂535

附方三:江氏治上消化道出血方536

附方四:?红白及汤536

附方五:黄土汤536

第二节 溃疡病穿孔537

清胆汤537

附方一:急协6号537

附方二:安氏治溃疡病穿孔方538

第三节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538

马齿苋合剂538

皮氏辨证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诸方539

附方一:范氏辨证治疗急性出血性肠炎诸方539

附方二:邓氏治疗急性坏死性结肠炎方540

附方三:桃红解毒承气汤540

第四节 肠梗阻541

一、急性肠梗阻541

复方大承气汤541

复方大承气汤541

附方一:通结酊541

附方二:厚朴三物汤542

二、粘连性肠梗阻542

通肠汤542

附方一:加味乌药汤543

附方二:理气汤543

附方三:欧阳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543

附方四:廖氏治疗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方543

三、蛔虫性肠梗阻544

冯氏治蛔虫性肠梗阻方544

附方:乌梅承气汤544

第五节 阑尾炎545

一、急性阑尾炎545

陈氏治急性阑尾炎诸方545

关氏辨证治疗阑尾炎诸方546

附方一:清肠饮547

附方二:西安医学院治疗特殊性阑尾炎二方547

二、阑尾周围脓肿547

胡氏治阑尾周围脓肿方547

附方一:阑尾脓肿汤548

附方二:李氏治阑尾周围脓肿内服外敷方548

三、阑尾炎性腹膜炎549

阑尾炎合剂549

附方:王氏治阑尾穿孔腹膜炎二方549

四、阑尾炎术后病550

阑尾炎术后饮550

第六节 老年人腹股沟疝550

补中益气汤550

第七节 胰腺炎551

一、急性胰腺炎551

吴氏治急性胰腺炎方551

大柴胡汤552

附方一:陈氏治疗急性胰腺炎方552

附方二:加减大承气汤552

附方三:加减大柴胡汤553

附方四:胰腺消炎汤553

二、水肿型胰腺炎554

加味芍药甘草汤554

附方:清胰合剂554

三、出血性胰腺炎555

大清胰汤555

四、重症胰腺炎555

姚氏治疗重症胰腺炎二方555

附方:清胰汤Ⅱ号556

第八节 腹部手术后并发症557

一、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57

桃仁承气汤557

附方:宋氏治术后胀逆证二方557

附:促进术后肠蠕动法558

排气汤558

附方一:保元汤558

附方二:胃肠复元汤558

附方三:促进腹部术后肠蠕动二方559

附方四:李氏促进胃术后肠蠕动方559

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560

姚氏治疗手术后创口愈合不良诸方560

三、术后腹腔残余脓肿561

清脓汤561

第九节 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561

加味大承气汤561

第十节 胆系感染和胆石症562

一、急性胆囊炎562

大柴胡汤562

大黄雪金汤562

附方一:清降汤563

附方二:毕氏治急性胆囊炎方563

二、慢性胆囊炎564

清热利湿理气通腑方564

附方:蒿芩清胆汤564

三、急性胆道感染564

李氏辨证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诸方564

绵红汤565

清胆注射液565

复方胆通片566

附方:唐氏治胆石症胆道感染方567

四、慢性胆系感染567

安胆汤567

朱氏辨证治疗胆道感染胆石症诸方567

附方一:毛氏辨证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诸方568

附方二:柴钱黄金汤568

五、胆结石569

大柴胡汤569

刘氏治胆石症方569

胆道排石汤570

附方一:游氏治胆囊炎、胆石症诸方571

附方二:利胆排石汤572

六、胆道蛔虫572

安蛔法572

附方一:胆蛔汤573

附方二:加减乌梅汤573

第四章 肛门疾病574

第一节 痔574

一、痔疮574

化痔灵574

复方消痔灵栓575

附方一:复方五倍子合剂575

附方二:痔疮散576

附方三:固痔汤576

附方四:赤芍祛瘀汤576

二、内痔混合痔577

枯痔液577

附方一:矾黄消痔液577

附方二:加减麻杏石甘汤578

三、外痔578

叶氏治疗炎性外痔诸方578

附方:艾炙炉甘石粉579

四、痔出血579

椿归止血散579

附方:黄氏治疗痔便血三方580

五、痔核结扎并发尿潴留581

益气升阳利尿方581

第二节 肛裂581

马氏治疗肛裂熏洗方581

浴裂汤582

附方一:肛裂坐浴散582

附方二:乳没膏583

第三节 软组织窦道583

许氏治软组织窦道诸方583

附方一:高氏治慢性瘘管及窦道外插诸药锭584

附方二:四品散585

附方三:红升丹585

附:肛门病585

鱼马洗剂585

第五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第一节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炎症587

一、泌尿系感染587

刘氏治疗泌尿系感染二方587

秦氏辨证治疗泌尿系感染诸方587

附方一:彭氏辨证治疗急性尿路感染诸方589

附方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