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分析与检测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药分析与检测 第2版
  • 时维静,王甫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24998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分析与检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中药分析与检测的目的与意义1

二、中药分析的特点1

三、影响中药材、饮片及制剂质量的因素1

四、中药分析与检测的历史发展与展望3

第二节 中药分析与检测的基本程序4

一、取样5

二、待测试样品的制备6

三、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10

第二章 中药常用仪器分析方法12

第一节 分光光度法12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2

二、红外分光光度法14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6

四、荧光分光光度法18

第二节 色谱法20

一、薄层色谱法20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25

三、气相色谱法30

第三节 其他新技术应用37

一、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37

二、其他定量分析方法46

第三章 中药及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与检测方法48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48

一、理化性质48

二、定性分析49

三、定量分析50

第二节 黄酮类成分的分析51

一、理化性质51

二、定性分析52

三、定量分析54

第三节 醌类成分的分析54

一、理化性质54

二、定性分析55

三、定量分析56

第四节 香豆素和木脂素类成分的分析56

一、理化性质56

二、定性分析57

三、定量分析58

第五节 皂苷类成分的分析59

一、理化性质59

二、定性分析59

三、定量分析60

第六节 挥发性成分的分析61

一、理化性质61

二、定性分析61

三、定量分析62

第七节 有机酸类成分的分析63

一、理化性质63

二、定性分析63

三、定量分析63

第八节 萜类成分的分析64

一、理化性质64

二、定性分析64

三、定量分析65

第四章 常用药材分析与检测66

人参66

三七68

山药69

山楂70

山茱萸72

女贞子73

大黄74

天麻76

牛膝78

附:川牛膝79

乌梅80

五味子81

丹参83

车前子85

附:车前草86

石膏87

白芷88

白术89

白茅根90

白头翁91

白芍93

玄参94

冬虫夏草95

甘草97

当归99

朱砂100

延胡索(元胡)101

决明子102

红花104

西红花105

西洋参106

芒硝108

地榆109

地黄111

防风113

牡丹皮114

何首乌115

辛夷117

阿胶119

灵芝121

连翘123

沙棘125

炉甘石126

虎杖127

金银花129

金钱草131

苦杏仁132

苦参133

厚朴135

知母137

青蒿139

板蓝根141

附:大青叶142

枸杞子142

重楼144

独活146

荆芥147

栀子148

秦皮149

射干151

浙贝母152

附:川贝母152

荷叶155

桔梗156

秦艽157

桃仁159

益母草160

柴胡162

黄芪163

黄连165

黄柏167

附:关黄柏168

黄芩170

银杏叶171

菊花173

葛根175

附:粉葛176

雄黄177

蒲公英177

槐花179

酸枣仁181

第五章 常用中药制剂分析与检测184

第一节 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184

一、性状鉴别184

二、显微鉴别184

三、理化鉴别185

第二节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185

一、药味的选定原则186

二、测定成分的选定原则186

第三节 各类中药制剂定性、定量分析187

一、合剂、口服液分析与检测187

二、中药酒剂和酊剂分析与检测189

三、中药注射剂分析与检测190

四、丸剂分析与检测190

五、片剂分析与检测197

六、胶囊剂与微囊剂分析与检测199

七、栓剂分析与检测200

八、外用膏剂分析与检测202

九、气雾剂分析与检测205

第六章 中药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制定206

第一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与特性206

一、药品标准的定义206

二、药品标准的分类206

三、质量标准的特性207

四、质量标准制定的先决条件207

五、质量标准研究程序207

第二节 中药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208

一、中药材质量标准208

二、中药制剂质量标准210

三、中药及其制剂的指纹图谱212

第三节 中药新药研究概述215

一、中药及天然药物开发的意义215

二、中药及天然药物注册分类215

三、新药研制的基本程序215

第四节 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起草说明217

一、中药生物活性测定的意义217

二、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218

附录221

一、常用缓冲液221

二、一些常用酸碱指示剂222

三、常用固态化合物浓度配制222

四、化学试剂纯度分级表222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常用试液223

六、常用试剂配制及TLC显色方法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