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 1904-2014 第3卷 改革开放以来的红十字运动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池子华总主编;杨红星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4281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70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红十字会-历史-中国-1904-2014;红十字会-文化-中国-1904-2014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 1904-2014 第3卷 改革开放以来的红十字运动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在机遇与挑战中砥砺前行(2009—2014)(上)347
第一节 “九大”:开启新的航程347
一、“九大”的召开347
二、为新航程指引方向350
第二节 内外兼修筑实力:开启红十字能力建设新时期352
一、能力建设的理论视野352
二、机遇与挑战:加强能力建设的社会背景358
三、新阶段对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360
四、能力建设的阶段性成果366
五、救灾能力大检阅:从西南旱灾到舟曲泥石流369
第三节 青海玉树震灾救援372
一、玉树地震灾情372
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紧急救援与整体部署373
三、中国红基会和地方红会的震灾救援377
四、八方爱心汇聚玉树381
五、玉树震灾救援思考385
第四节 彰显大国责任:中国红十字会的海地震灾救援388
一、海地地震的巨大伤亡388
二、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援行动390
三、红十字旗帜下的跨国情谊391
四、海地震灾救援的特点394
第八章 在机遇与挑战中砥砺前行(2009—2014)(中)398
第一节 “郭美美事件”的深度省思398
一、“郭美美事件”始末399
二、“郭美美事件”对慈善事业的影响402
三、中国红十字会的应对403
四、“郭美美事件”的反思412
第二节 “舆情漩涡”中的社会监督委员会416
一、社监委的成立及运行416
二、社监委陷信任危机421
第三节 负重前行:四川雅安震灾救援425
一、雅安地震灾情概况425
二、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援行动426
三、救援行动当中的舆论风波435
四、负重向前:雅安救援的成长与进步442
第九章 在机遇与挑战中砥砺前行(2009—2014)(下)447
第一节 推动修订《红十字会法》447
一、新时期的呼唤:启动修订工作448
二、制定出台《红十字会法(修改稿)》453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之路探析460
一、方向指引:《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461
二、总体趋势:趋向公开透明465
三、开路先锋:推动红十字文化传播469
四、核心内容:抓好制度建设474
五、关键步骤:注重品牌建设477
六、源头活水:推进理论研究482
第十章 博爱工程及其社会学考察487
第一节 博爱工程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487
一、博爱工程的基本内涵488
二、博爱工程的时代价值490
第二节 救援工程的发展脉络492
一、自救互助能力逐步改善(1997—1999)492
二、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1999—2004)494
三、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建立(2004—2009)498
四、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2009—2014)501
第三节 生命工程的全面展开504
一、让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卫生救护网络建设504
二、情系血液事业511
三、骨髓移植工作525
四、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533
五、遗体(器官)捐献工作538
第四节 爱心工程的接续发展545
一、融入社区:爱心工程的发展方向546
二、爱的奉献——红十字“博爱送万家”551
三、红十字天使计划555
四、红十字青少年互助工程559
五、“母亲工程”:爱心工程的典范561
六、“老康”:“夕阳事业”的“朝阳前景”567
第五节 博爱工程的社会学考察571
一、博爱工程折射的社会问题571
二、博爱工程: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574
三、博爱工程的社会保障功能576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历史省思581
第一节 “有为、有位”地携手共进581
一、“有为、有位”问题的提出582
二、“有为、有位”的理论解析584
三、“有为、有位”:公信力建设的视角587
第二节 推动筹资工作,增强红会实力589
一、21世纪以来筹资工作的发展589
二、新时期推动筹资工作的基本思路593
三、倚重募捐,推进筹资工作595
第三节 志愿服务:红十字事业的希望工程600
一、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内涵及价值601
二、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发展态势603
三、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深入发展的策略610
第四节 增强红十字软实力:以“5·8”特色文化为视角614
一、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614
二、“5·8”:培育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的重要视角616
第五节 在希望的田野上620
一、中国红十字会农村工作的发展轨迹620
二、参与“新农合”: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尝试628
三、走向“田野”:使命与希望634
第六节 推进红十字青少年工作639
一、新世纪以来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蓬勃发展639
二、在活动中推进规范化:江苏青少年工作的成功经验645
三、青少年工作长足发展的历史借鉴648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65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理论的探索过程65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根本遵循651
二、探索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理论的基本轨迹654
第二节 构建红十字事业的中国气派672
一、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发展趋势672
二、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673
三、发展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基本思路675
四、打造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核心竞争力676
余论:与社会携手同行680
一、在社会化工作机制下实现互通共建680
二、与社会同行,与时代共进684
主要参考文献689
热门推荐
- 3172780.html
- 332119.html
- 2785713.html
- 183946.html
- 738292.html
- 475669.html
- 1264691.html
- 3303620.html
- 893369.html
- 3153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7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9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5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8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2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7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2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6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5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3512.html